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ID:9736713

大小:7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5-07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_第1页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_第2页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_第3页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_第4页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关键词:半城市化;社会整合;嵌入;社会认同;系统  否允许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是否走城市化道路这样一些问题,曾经困扰了中国几十年,进入21世纪后,似乎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然而,现在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如何让进城的农村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最近几年,社会各界都在为农民工问题而呼吁,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旨在改善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状况的政策,比如要求让他们的子女在城市与其他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待遇,要求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这些政策以及一些相应的研究主要针对如何改善他们在城市的"暂居状态",很少考虑到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然而现

2、实中却出现了超出"暂居状态",长期留居城市的变化趋势。因此需要从更远、更广的视野去研究和看待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生存现状。  一、研究视角和问题  经历2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当前的中国社会却深陷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但没能解决的整合困境,即劳动分工导致的利益分化和冲突如何可以成为规范整合(normativeintegration)的基础(参见GoughOlofsson,1999)?这在进城的农村流动人口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已经加入城市的劳动分工,承担着城市专业分工的一些重要功能,但是并没有自然地整合到城市社会中去。"分工绝对不会造成社会的肢解和崩溃,它的各个部分

3、的功能都彼此充分地联系在一起,倾向于形成一种平衡,形成一种自我调节机制"(涂尔干,2005:193).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找到了工作,也有钱可赚,但是,最近几年以来,他们的权益受损问题、子女得不到公平教育、受到社会歧视等等社会整合问题却越来越突出。  劳动分工,并不必然产生平衡机制,并不意味着达成社会整合。实际上涂尔干也意识到这一点,而卡尔。博兰尼(KarlPolanyi)在其大转变理论中提出的嵌入(embedding)观点对此更具解释力。他说,人类历史经历的两大转变——即从传统社会(traditionalsociety)向纯市场社会(puremarketsociet

4、y)转变,再从纯市场社会向受规制的市场社会(regulatedmarketsociety)转变——中,纯市场社会经历了脱离嵌入(disembedding)和嵌入(embedding)两个过程,而真正脱离嵌入的时间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是很短暂的。在他看来,在大部分的历史时间中"不是经济嵌入在社会关系之中,就是社会关系嵌入在经济系统中".纯市场的独立存在,势必会对社会系统乃至文化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损害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Polanyi,1957).也就是说,仅凭市场,不但解决不了社会整合问题,反而不利于社会整合。  从博兰尼的理论来看,改革开放使中国经历了从计划体制下分离

5、和引入市场的"脱离嵌入"大转变,大大地加快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市场处于长时间的"脱离嵌入"状态,没有与社会、制度乃至文化系统实现很好的衔接(或重新嵌入),从而带来许多社会整合问题。用这一观点来反观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的关系,就会发现:农村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社会,但他们主要还是在不太成熟的市场层面与城市发生联系,即使在市场层面,他们也只能在城市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难以进入城市主流劳动力市场(李强,2005).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农村人口进城,一直被当作纯粹的就业者和劳动者,被局限在次级的劳动力市场,大多从事非正规就业,

6、有限地参与城市的劳动分工,并没有与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实现有效的衔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我们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半城市化".  当然",半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从整合理论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在城市的一种社会融合,按博兰尼的看法,是经济活动与社会、制度和文化的相互嵌入。也就是说,城市化包含三层涵义:一是系统层面的整合,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及制度系统四者相互衔接,而不是脱节的,农村流动人口仅仅从经济系统上被接纳,在其他系统中却受到排斥,不能说是实现了城市化;二是社会层面的整合,即农村流动人口在行动、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不存在明显区隔;三是

7、从心理上认同于城市社会,对城市有着归属感。由此观之",半城市化"并没有在三个层面上实现完全的"嵌入":农村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也找到了工作,但是没有融入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在城市的生活、行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疏远乃至不认同的感受,处在"半城市化"状态。①「我对"半城市化"的使用,深受美国学者P.H.廖塔、詹姆斯。米斯克尔的启发,他们指出,"半城市化的各种背井离乡的人口也有可能形成其他一些黑暗地带。现在有数千万的难民生活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苏丹以及非洲大湖地区的半永久性的营地里。这些人口密集的名副其实的贫民窟(那里的生活没有机会,没有希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