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试作弊看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

从考试作弊看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

ID:9803051

大小:115.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0

从考试作弊看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_第1页
从考试作弊看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_第2页
从考试作弊看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_第3页
从考试作弊看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考试作弊看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考试作弊看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诚信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考试作弊就是大学生诚信缺失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在调查大学生考试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必要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261-03   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几乎是每一所大学都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每到期中、期末或英语四六级考试时,学校的各主管部门以及老

2、师都要不断地对学生强调:一定不要作弊,要考出真实的水平来;做人要诚实、要有信誉。对考试中作弊的学生也做出了各种处罚规定。但事实是,尽管有各种处罚,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无视学校的各种规定,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网上流传甚广的一首词,颇能体现大学生作弊之精髓,词曰:“考场风光,千里纸飘,万里眼瞟。望教室内外,风景甚好,交头接耳,互打手势,欲与考官试比高;需来日,看试卷成绩,互喜互贺。惜八股取士,摇头晃脑。死记硬背,甚是苦恼。一代天骄,时代骄子,考试作弊出高招。俱往矣,数风流高手,还看今朝。”更有甚者,写了一副对联,上联:宁愿没人

3、格不能不及格,下联:考试不作弊明年当学弟,横批:一定要过![1]这首词和对联的描述虽有点超越实际,却也反映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部分情况,所以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已不再简单,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它仅仅看作一个考试问题,它已经切实地关系到了大学生的诚信问题。   本文在调查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路径。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分析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进而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探讨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路径。2013年3月份,我对武汉地区6所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考试作弊

4、现象与诚信问题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大致按三个部分展开:1)考试作弊的群体;2)考试作弊的手段;3)考试作弊的动机;4)考试作弊与诚信的关系。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94份。根据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作弊现象日益显现出三个特点。   (一)作弊队伍的广泛性   根据调查的结果可知:无论哪个年级、哪个专业的学生都有弊情况。有作弊经历的既包括差生、一般学生也包括班干部、党员。三本高校学生有弊,一本高校学生也不例外。文科考试好作弊,理科考生也有办法。   (二)作弊动机的复杂性   (三)考试作弊手段的多样性和系统性   纵观大学生考试

5、作弊的主客观原因,并不仅仅是为了及格那么简单,调查结果显示考试作弊动机呈现出复杂性特点。另外作弊者的心态比较坦然,似乎觉得考试作弊并没有什么不光彩的。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作弊方式多样化,作弊工具现代化,作弊手段不断出新,由过去同学间互相帮助、夹带小抄到请“枪手”替考、利用现代科技相互传递试题答案等。还出现了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枪手”,他们通常通过张贴海报公布QQ号的方式进行联络,组成了一支训练有素,记录严明的中介队伍,为大学生的作弊提供了很方便的服务。   二、考试作弊凸显出大学生诚信缺失   由以上的调查不难看出,有部分大学生对考试

6、作弊与诚信的相关关系还是很模糊,认为考试作弊与诚信无关。笔者认为考试作弊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突出表现,理由是:   (一)从考试目的上看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教学体制下,考试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仍是衡量、评价、鉴定学生学业成就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学生可把从考试取得的成绩与其他同学成绩的对比中来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校、教师也要通过对考试成绩进行质量分析来对学生学业的好坏做出判断,并予以奖惩[2]。而考试作弊则是采用隐瞒欺骗、弄虚作假的方式来达到一种不切实际的评价,它破坏了生活本身的

7、竞争规则,践踏了公平竞争的基础,也使得考试的鉴别、衡量作用不能正常发挥。作为当代大学生,作弊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蔑视,更是对严肃的学术风气的亵渎;作弊者不仅丢掉了能力,更丢掉了人格中的诚信。   (二)从作弊的主观原因上看   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原因可以归纳为:第一,缺乏是非观念与道德观念。究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他们不想也不愿意进行分析,不认为考试作弊是可耻的、不道德的。第二,投机取巧,坐享其成。不少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就降低了对自己要求,也失去了学习的目标。缺少了高考前的吃苦精神,不愿把时间花在

8、学习上,为了对付期末考试只得动歪脑筋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作弊,企图坐享其成。第三,产生盲从心理。有些学生看到考场监考不是很严,而周围又有别的同学通过作弊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结果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