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抱怨_和_埋怨_辨析与词典释义

_抱怨_和_埋怨_辨析与词典释义

ID:9818876

大小:1.62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0

_抱怨_和_埋怨_辨析与词典释义_第1页
_抱怨_和_埋怨_辨析与词典释义_第2页
_抱怨_和_埋怨_辨析与词典释义_第3页
_抱怨_和_埋怨_辨析与词典释义_第4页
_抱怨_和_埋怨_辨析与词典释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_抱怨_和_埋怨_辨析与词典释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抱怨和埋怨辨析与词典释义张占山摘要文章从语义角色的角度分析了抱怨和埋怨用于对人时的差别,指出了对物时二者的使用倾向,据此分析了现汉释义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同义词辨析要进行语法功能、组合语义关系(语义角色)、语义属性的整合描写,要有语言整体观。关键词抱怨埋怨语义角色一、问题的提出同义词词典和辨析手册从词义着重点、适用对象和语义轻重三方面描写抱怨和埋怨的差异,各家的观察结果很不一致:语[1][2]义轻重上,刘叔新认为埋怨重、抱怨轻,张志毅、高庆[3][4]赐、佟慧君的观点则完全相反(在语义轻重这一点上,埋怨轻、抱怨重的看法占

2、据了主流,实际上,这两个词的语义轻重往往会依说话人的语气、语境等不同而变化,正如方文一所指出的,[5]语义重的和语义轻的两者都可用,语义轻重的差别在其词汇意义中远没有在轻视、鄙视、蔑视、请求和恳求、努力和竭力中那样显著和稳固,是语境所赋予的);在适用对象上,各家都认为可以用于对人、对物,但在抱怨对人时是否可以用于对自己,却有[6]不能用,少用(张志毅、高庆赐、邓守信),可以用(佟慧君)的分46歧。词义着重点上的分歧可见表1所示;表1刘叔新张志毅高庆赐佟慧君邓守信抱怨责怪怨恨不满不满因事情不如埋怨责怪责怪责备意而不满方文一发现了二者辨析上存在的主观性规定的问题,呼

3、吁同义词辨析应该从语言实际出发,而不能主观地硬性规定它们有[7]这样或那样的差别,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方文一在另一篇文[8]章中论证的二者是等义词的结论,却更不符合语言事实,以下句中的抱怨都不可换为埋怨(本文所依据的语料是人民日报19952000年的语料括号内标人和中科院计算所数字化研究室的汉英跨语言语料库括号内标中):她总是抱怨(*埋怨)鸡毛蒜皮的事。(中)许多人抱怨(*埋怨)他们太忙,找不到时间阅读。(中)[9]林杏光的人机通用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中,二者基本式都可带一个施事和一个受事,扩展式也基本一致(抱怨的扩展式有12项,埋

4、怨只有其中6项,不过似有列举不全之嫌,根据笔者的语感,埋怨亦可用于其他各扩展式中)。孟琮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二者都可带对象类名宾、动宾、小句宾,后面都可以出[10]现相同的动时量、动态助词、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这两本词典显示,除了埋怨前可以加很,二者的语法功能和语义格关系也完全一样。从语言事实出发,抱怨和埋怨的差异的确存在,本文拟从语义角色角度分析一下二者的差异,并以此反观现代汉语词典(下简称现汉)释义中存在的问题。47二、语义角色视角下的抱怨与埋怨辨析1.抱怨与埋怨所涉及的语义角色分析抱怨与埋怨的核心义素是表示不满,同时

5、,这种不满是借助于言语行为表达出来的,因此抱怨与埋怨是情绪类心理动词,同时又是言语行为动词。作为情绪类心理动词,涉及的语义角色有主体(不满情绪的拥有者)、对象(不满情绪的针对者)、因事(不满情绪产生的原因),如:人群中有几个人(主体)埋怨我(对象)不该放司机走(因事)(人)当我们(主体)抱怨现在的孩子(对象)不理解父母(因事)时作为言语行为动词,涉及言语行为主体、对象、内容等语义角色。在这双重的语义角色中,情绪活动的主体和言语行为的主体是重合的,都是人,情绪活动的对象和言语行为的对象、情绪活动的因事和言语行为内容却未必重合。不满的对象可以是物,是

6、外在的客观环境条件,也可以是人或人的动作行为,下文对语义角色的分析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抱怨和埋怨都有名词的用法,本文暂不讨论。2.埋怨常有遭遇不如意事件的语用预设埋怨有两种用法:A.有遭遇不如意事件的语用预设,认为造成不如意事件的原因是某人或某事物,如:(果园被抢)我们是谴责偷者、抢者的不劳而获、无法无天呢,还是埋怨苹果太红、太诱人呢?(人)(没赶上火车)李国安仰天长叹,一个劲地埋怨不争气的腿(人)B.无不如意事件的语用预设,仅仅是用言语行为表达对某人或某物、某种情况的不满,如:妻子埋怨他一点活儿也不干,儿子则说(人)有些轻生者决意离开人世,他们

7、埋怨郭文香多管闲事。(人)48在我们的语料调查中,用法B的用例是大量的,现汉对埋怨的释义仅涵盖了用法A,应该予以修正。埋怨的用法B与抱怨有换用的可能,用法A只能用埋怨。不如意事件往往成为话题兼作主语,而主体却往往省略(如考得不好埋怨老师等)。在下文的分析中,将不再涉及用法A。3.抱怨与埋怨的情绪活动对象和言语行为对象重合情况差别在不满对象是人的情况下,埋怨的情绪活动对象和言语行为对象一般是重合的,抱怨却一般不重合。如用法B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