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如何推进

素质教育如何推进

ID:9944886

大小:4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6

素质教育如何推进_第1页
素质教育如何推进_第2页
素质教育如何推进_第3页
素质教育如何推进_第4页
素质教育如何推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如何推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素质教育如何推进的学习体会韩有亮(2012年8月31日)根据办党组学习的安排,就素质教育如何推进,结合自己学习的体会,交流一下粗浅的认识。素质教育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破解这一重要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就目前而言,我个人认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转型的实际情况还不尽如人意。一项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这应引起人们对教育现状的担忧和反思。一、为何要推进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提出的过程1985年5月,中央就提出素

2、质教育实践的思想,1994年8月中央第一次在文件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1999年6月,2006年9月,2010年7月分别在不同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进入依法实施阶段,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可见中央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推进的力度。那么,素质教育主要内涵是什么?(二)素质教育的内涵。根据专家、学者的看法,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九8个方面的内容。⑴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2)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3)是现代教育,(4)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5)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

3、育,(6)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特殊要求的体现,(7)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8)是使人的素质综合发展的教育,(9)是使人的适应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教育。(三)实施素质教育的理由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近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所有适龄儿童“有学上,不花钱”,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我国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同时当前教育还存在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尤其是素质教育问题十分突出,推进素质教育主要源以下几个方面。1、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当今时代,科技

4、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转向创新驱动。只有高度重视和发展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抢占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素质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8兴国必先兴学,强国必先强教。现在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差距。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发展的质量,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3、素质教育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在很多父母心中,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寄托了几代人的希望。只有通过素质

5、教育,才能让青少年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学有所长的人,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才真正有盼头。4、素质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正处在由全面普及向质量提升跨越的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推动我国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举例:芬兰教育创造竞争力)。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迈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增加综合国力的关键举措,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二、影响素质教育有效实施

6、主要问题尽管目前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先后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各地也进行大胆探索,创造出不少有益经验。但总体来看,素质教育仍未真正破题。“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影响素质教育难落实原因有以下几个:81、社区竞争压力巨大。当前,我国就业等各方面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间社会地位悬殊、收入差距扩大。同时,社会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还是学历、成绩、名校,对很多人来讲,只有考个好成绩、进入好学校,才能找个好工作。这种压力必然驱动考试竞争不断升级。2、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虽然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优质教育资源“粥少僧多”、分布不均的状况没有根本缓解。而随

7、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争取有限的资源,只能通过考高分拿到进入名校的“通行证”,这无疑助推了应试教育。3、教育改革滞后掣肘。我们现有教育体制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还固守“唯升学率”的教育评价机制,升学率高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升学率低就“一无是处”。考试招生制度“唯分是举”,以至于一些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围绕着升学考试转。另个,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4、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受上千年传统文化和科举制度的影响,人们

8、普遍把升学作为成功成才、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把命运的改变、社会地位的提升仅仅寄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