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ID:9983074

大小:371.7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5-19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_第1页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_第2页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_第3页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_第4页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塑性成形原理实验一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测定铝的静态(室温、低速)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二、实验原理:在塑性成形力学分析中,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例如材料进入塑性状态。必须满足等效应力等于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屈服应力。而这个应力是随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变形程度而变化的。在一定温度、变形速度情况下,真实应力随变形程度的关系称为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也称硬化曲线)。这里真实应力是指在单向应力状态下,任一瞬时作用在试件上的变形力与该瞬时试件横截面积之比:--------------------

2、-----------(1)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可通过单向拉伸;均匀镦粗试验获得或通过扭转等试验间接获得。由于单向拉伸试验出现颈缩,变形程度爱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广泛采用均匀镦粗获得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本实验采取以下措施:(1)、上下压板经淬硬、回火、硬削和抛光;(2)、试件尺寸比为;(3)、试件端面置浅坑,储存润滑剂。(4)、试件每压下10%时,重新涂润滑剂。压缩时对数应变:20---------------------------------------------(2)——压缩前试件高度——压缩瞬时试件高度压缩时的真实力按平均压力

3、计算:-----------------------------(3)——试件变形某一瞬时面积;——试件变形前面积;——轴向载荷。三、实验设备和仪器:实验是在材力试验机上进行(也可在锤上或曲柄压力机上进行)。力和变形的测量采用传感器、应变仪。由X—Y记录仪记录变形和位移的变化。二个传感器及X—Y记录仪简要说明见附录。四、实验步骤:(1)、精确测量试件原始尺寸,;20(2)、安装测力、测位移传感器并将其接入动态应变仪,再将应变仪输出端接入X—Y记录仪;(3)、标定传达传感器(可直接用标定曲线);(4)、将试件上下端涂润滑剂(石腊),放在试

4、件压板之间;(5)、加压变形,每变形△H=mm卸载,重涂润滑剂;(6)、再加压直至所需变形程度;(7)、X—Y记录仪记录变形过程。五、实验记录:(1)试件尺寸:mmmm(2)标定曲线:(3)X—Y记录曲线:20六、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先根据X—Y记录曲线,选定几个变形瞬时,由标定曲线计算S及,再根据S—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20附录一、测力传感器及其标定曲线采用自制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测定。测力传感器的弹性元件用40Cr钢制成柱形。弹性元件的布片和接桥方法如图1所示。0º90º180º270º360º图1将测力传感器接入动态应变仪,函数

5、记录仪测试系统,材料实验机上进行标定。根据测量范围分级加载,加载一次记录—对应的数值,然后依次卸载,即完成一次标定。根据精度要求,可做几次标定,标定曲线如图2,即P—X曲线(吨一毫米)。X为记录仪笔录高度(毫米)。20图2一、位移传感器及其标定曲线小位移的确定,采用自制等截面悬梁式位移传感器。由材料力学可知,在比例极限内,等截面悬梁自由端的挠度关系式为:(图3)图3——测得c处应变值;——梁的厚度;——梁自由端至固定端的距离;——从自由端至被测处距离。因此,当确定L、h、x后,即可通过应变片测出,进而求得相应的△H值。将位移传感器的悬

6、梁弹性元件上贴片接入动态应变仪、记录仪系统,置于专用的标定装置上(图5),用千分表进行标定。做出△H—Y标定曲线,如图4。Y20为记录仪笔录高度。图4图5为专用的标定装置简图。图5三、X—Y函数记录仪该函数记录仪是一种通用的笔式自动记录器,可以同时输入两个具有函数关系的变量信号,使记录笔按函数关系沿直角坐标的X轴和Y轴运动,在记录纸上描绘出两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曲线(同时还可以记录某一变量的时间历程)。其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20由于记录仪具有衰减器,可记录的信号电压达到几毫伏至三百伏的范围。该记录仪即可记录电量的函数关系曲线,也可配合传达感

7、器测量和记录非电量的函数关系曲线。常用的LZ—3系列的函数记录仪作y=f(x)记录时,x轴方向的记录幅面为300毫米,y轴方向为250毫米。当y轴的满量程为12.5毫伏(x轴为15毫伏)时,LZ—3系列函数记录仪的记录幅值灵敏度可达20毫米/毫伏。LZ—3系列函数记录仪在直接输入时,静态指标误差仅为0.5%(通过衰减器时,附加误差为0.3%)。它的记录速度快,记录笔在y轴方向的全行程时间仅为0.5秒,在x轴方向为0.6—0.8秒。测定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时的测试线路框图如图7。M----直流伺服电机G----测速发电机图620图7(X-

8、Y记录仪使用说明见说明书)实验二摩擦因素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测定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摩擦因素。二、实验原理:摩擦对塑性变形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摩擦使变形力和变形功增加,使模具磨损,工件不均匀变形,这不仅降低模具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