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菰内生菌的抑菌作用及活性有效成分分析论文

蛇菰内生菌的抑菌作用及活性有效成分分析论文

ID:2545990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蛇菰内生菌的抑菌作用及活性有效成分分析论文_第1页
蛇菰内生菌的抑菌作用及活性有效成分分析论文_第2页
蛇菰内生菌的抑菌作用及活性有效成分分析论文_第3页
蛇菰内生菌的抑菌作用及活性有效成分分析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蛇菰内生菌的抑菌作用及活性有效成分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蛇菰内生菌的抑菌作用及活性有效成分分析论文张亚雄,涂璇,胡滨,邓义熹,喻晨【摘要】目的研究蛇菰内生菌的活性有效成分抑菌作用。方法通过对分离纯化的49株筒鞘蛇菰内生真菌进行纯化液体发酵,发酵液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并对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分别采用牛津杯法研究蛇菰内生菌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有18株蛇菰内生菌发酵液对细菌有抑菌作用。抑菌活性物在乙酸乙酯相中。通过薄层色谱和化学反应得出乙酸乙酯相中物质有黄酮类和甾体类。结论分离得到的18株蛇菰内生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相

2、的黄酮类和甾体类有抑菌作用。【关键词】筒鞘蛇菰;内生菌;抑菌作用筒鞘蛇菰BalanophorainvolucrataHook.f.又名鹿仙草,.freelonasaeruginosa)。2方法从蛇菰中分离出49株内生真菌经纯化扩大后,经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取发酵浓缩液对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进行抑菌测试。筛选出最佳抑制细菌的内生真菌,对相应菌株扩大摇瓶培养,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对此菌株发酵液进行萃取,分别用醋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浸膏对以上4种细菌进行抑菌测试,筛选出有效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何

3、相中,并对有效抑菌活性物质作简要分析。2.1发酵培养基PDA培养基:土豆200g,蔗糖20g,水1000ml,pH自然。2.2发酵浓缩液的制备将菌种接于摇瓶后于28℃,100~110r/min的摇床中培养5~9d,待发酵液清澈并有大量菌落生长后取出。加入1~2ml甲醇,用电动搅拌器在适当转速下对发酵液进行搅拌破碎。用32层纱布过滤,于45℃下浓缩至50ml左右。然后在5000r/min离心机中离心20min,取上清液,冰箱保存备用。2.3发酵浓缩液的抑菌实验采用牛津杯法。用混菌法或涂布法在每平皿加0.1ml菌悬液,室温

4、,吸附1h,然后在上面均匀放置4个直径为6mm的无菌不锈钢牛津杯。其内加离心发酵浓缩液200μl;于37℃恒温培养12h后,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的有无及其直径大小(每平皿4个牛津杯对称2种浓缩液,求直径的平均值)。筛选出最佳抑菌内生菌株。2.4发酵液经乙酸乙酯、正丁醇后的抑菌实验对最佳抑菌内生菌株扩大培养,其发酵液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浓缩后,将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浸膏于真空干燥葙干燥,然后配成浓度为10-2,10-3,10-4g/ml和10-5g/ml样液。依据牛津杯法进行抑菌试验,两个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即为最小抑

5、菌浓度(MIC)。2.5抑菌活性化合物薄层色谱分离将溶于三氯甲烷中的样品在硅胶薄板上点板后于层析缸内垂直展开,展开剂为氯仿和甲醇的配比液。然后用5%的磷钼酸溶液进行显色。2.6化学鉴定反应2.6.1盐酸-镁粉反应1鉴定黄酮类。将样品溶于1.0ml甲醇或乙醇中,加入少量镁粉振摇,滴加几滴浓盐酸,1~2min内(必要时微热)即可显色。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其醇类化合物显橙红至紫红色。2.6.2salko范围内;“++”代表抑菌圈为1.500~2.000cm范围内;“+++”代表抑菌圈为2.000~2.500cm范围内

6、;“*”指在12h后生长不明显,其抑菌效果为24h所做记录3.2筒鞘蛇菰内生菌发酵浓缩液萃取物对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由表1看出SG047抑菌作用最佳,其扩大培养的发酵液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浓缩后,将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浸膏,定量测量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得到乙酸乙酯相对4种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而正丁醇相、水相无抑菌现象。乙酸乙酯相抑菌结果见表2。表2显示,乙酸乙酯相浸膏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0-5g/ml,对绿脓杆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10-4g/ml。3.3筒鞘蛇菰内生菌SG04

7、7萃取后乙酸乙酯萃取相浸膏抑菌实验照片将乙酸乙酯萃取相浸膏稀释成10-2,10-3,10-4,10-5(g/ml),空白组采用等体积纯乙酸乙酯。图1为筒鞘蛇菰SG047乙酸乙酯萃取相浸膏对细菌抑菌实验照片,其中左图为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右图为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表2筒鞘蛇菰内生菌SG047萃取后其乙酸乙酯相抑菌试验及最小抑菌浓度图1筒鞘蛇菰内生菌SG047乙酸乙酯萃取浸膏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3.4薄层色谱对乙酸乙酯相进行薄层色谱检测,展开剂三氯甲烷∶甲醇按照90:13进行展开时。效果最佳。硅胶薄板上

8、有4个点,即至少有4中成分。依次从下到上,通过测量得出4个点的Rf值非别为:0.167,0.433,0.617,0.783。3.5化学鉴定反应图2为盐酸-镁粉反应和salkol,对绿脓杆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104g/ml。通过盐酸-镁粉反应和salko.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6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