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对比

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对比

ID:10072483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3

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对比_第1页
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对比_第2页
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对比_第3页
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对比_第4页
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对比杨忠奎郭祥唐学锋陆义庄文杰(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贵州凯里556000)[摘要]目的,评估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在椎管狭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椎管狭窄患者58例分别采用TLIF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各项指标和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Prolo评分,评价TLIF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TLIF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明显小于PLIF组(P<0.05)TL

2、IF组融合率达94.29%明显高于PLIF组(P<0.05);TLIF组优良率为91.43%;PLIF组为82、61%;两组术后3个月ODI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TLIF组ODT及VAS评分明显优于PLIF组(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的ODI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p<0.5)。结论TLIF手术在椎管狭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PLIF手术。[关键词]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T);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图分类号]R6

3、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1)17-3268-02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是治疗腰椎疾病的重要手段,TLIF较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有更大的优势,TLIF可以较完整地保留脊柱后侧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本文拟回顾性对比分析TLIF和PLIF治疗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椎管狭窄寻求更适合的手术方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椎管狭窄患者58例,男36例,女22例,平均(52.88±3.47)岁;分为两组,TLIF组35例行单侧TLIF,PLIF组23例行PL

4、IF。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1.2手术方法①TLIF患者均为全麻,术前将“C”臂X线机正位投射,患者俯卧位,腹部垫空,保持腰椎前凸。在症状侧定位需要融合的相邻上、下椎体的椎弓根,通过椎弓根连线做体表标记。然后常规消毒铺巾,沿标记线作旁正中切口,钝性分离椎旁肌间隙,暴露相邻上下椎体的关节突关节。侧切除上下关节突、黄韧带及椎间盘组织,绞刀及刮匙处理软骨终板,将切下的小关节突及部分椎板去除软骨及软组织,咬碎,作椎体间打压植骨和植骨块置入椎间融合器(Cage)内,cage斜行放于椎间置放负压引流,逐层缝合正中切口,②PLIF:患者

5、全麻,3例硬膜外麻醉;患者俯卧位,腹部垫空,消毒后铺无菌巾,取后正中纵行切口,显露棘突、椎板、关节突关节和双侧横突,以椎体上关节突外侧缘与横突水平线中线的交点为进钉点,“c”臂X光机透视认为位置良好后,拧入4个椎弓根钉,咬除棘突全部,剥离黄韧带,切除椎板,减压椎管及神经根管,凿除腰间隙上下软骨,露出骨松质,消除残余椎间盘组织,扩大植骨容积,明胶止血。复位椎弓根钉钉杆,患椎复位,固定各部件,冲洗骨床后,于髂后上棘取骨,紧密嵌入其中,止血、缝合。1.3术后处理术后24~48h视引流情况而定,拔除引流管,预防性抗感染治疗3~5d。术后2d症状侧下肢可直腿抬高

6、,进行肌肉主动舒缩功能锻炼。TLIF组术后约3d后在腰围保护下即可以负重行走;PLIF组术后约4~8w下床活动,逐步加大活动量,至术后3个月可基本恢复正常活动。1.4手术效果评价患者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进行功能障碍指数(ODI)和VAS评分,腰椎术后功能评定采用改良Prolo评分。17~20分优,13~16分良,9~12分可,4~8差。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2、结果2.1TLIF与PLIF手术一般情况TLIF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PLIF组(p<

7、0.01);术后并发症TLIF组3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PLIF组3例切口浅表感染,2例出现螺钉松动,1例切口深部感染,经治疗愈合,TLIF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LIF组(p<0.05);TLIF组融合率达到94.29%明显高于PLIF组(P<0.05);TLIF组的优良率为91.43%,PLIF组的优良率为82.61%,见表1.组别n年龄(岁)男/女(n)切口大小(cm)手术时间(min)术中失血(ml)住院时间(d)术后并发症[n(%)]融合率(%)优良率(%)TLIF组3552.88±15.7823/125.2±0.48190.06±17.

8、53339.72±38.7819.59±3.553(8.57)94.2991.43PLIF组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