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ID:10081157

大小:6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24

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_第1页
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_第2页
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_第3页
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_第4页
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精简版)2015-04-30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撰写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在线发表于《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年第4期上,推荐意见汇总如下。院前处理对突然出现症状疑似脑卒中(症状见下方)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C级证据)。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眩晕伴呕吐;·既往少见的

2、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或抽搐。急诊室处理12按诊断步骤(是否为卒中→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卒中→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min内完成脑CT等基本评估并做出治疗决定(Ⅰ级推荐)。卒中单元收治脑卒中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单元接受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急性期诊断与治疗一、评估与诊断·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MRI检查(Ⅰ级推荐)。·在溶栓等治疗前,应进行头颅平扫CT/MRI检查,排除颅内出血(Ⅰ级推荐)。·应进行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Ⅰ级推荐)。·所有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

3、查(Ⅰ级推荐),有条件时应持续心电监测(Ⅱ级推荐)。·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Ⅱ级推荐)。·应进行血管病变检查(Ⅱ级推荐),但在起病早期,应尽量避免因此类检查而延误溶栓时机。·根据上述规范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Ⅰ级推荐)。二、一般处理(一)呼吸与吸氧12·必要时吸氧,应维持氧饱和度>94%。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需常规吸氧。(二)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脑梗死后24h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病情,有条件时进行持续心电监护24h或以上,以便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三)体温控

4、制·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寻找和处理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体温>38℃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四)血压控制·准备溶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80mmHg。·缺血性脑卒中后24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应先处理紧张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可予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可选用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静脉药物,避免使用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的药物。12·卒中后若病情稳定,血压持续≥140mmHg/90mmHg,无禁忌症,可于起病数天

5、后恢复使用发病前服用的降压药物或开始启动降压治疗。·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措施。可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纠正低血容量,处理可能引起心输出量减少的心脏问题。(五)血糖·血糖超过10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应加强血糖监测,血糖值可控制在7.7-10mmol/L。·血糖低于3.3mmol/L时,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目标是达到正常血糖。(六)营养支持·正常经口进食者无需额外补充营养。·不能正常经口进食者可鼻饲,持续时间长者可行胃造口管饲补充营养。三、特异性治疗(一)改善脑血循环1.溶栓(1)静脉溶栓12·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h内(

6、Ⅰ级推荐,A级证据)和3-4.5h(Ⅰ级推荐,B级证据)的患者,应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使用方法:rtPA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分钟内静脉推注,其余持续滴注lh,用药期间及用药24h内应严密监护患者(Ⅰ级推荐,A级证据)。·如没有条件使用rtPA,且发病在6h内,可严格选择患者考虑静脉给予尿激酶。使用方法:尿激酶100万-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脉滴注30分钟,用药期间应如严密监护患者(Ⅱ级推荐,B级证据)。·不推荐在临床试验以外使用其他溶栓药物(Ⅰ级推荐,C级证据)。·溶栓患者的抗

7、血小板或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者,应推迟到溶栓24h后开始(Ⅰ级推荐,B级证据)。(2)血管内介入治疗·静脉溶栓是血管再通的首选方法(Ⅰ级推荐,A级证据)。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都应可能减少时间延误(Ⅰ级推荐,B级证据)。·发病6h内由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动脉溶栓(Ⅰ级推荐,B级证据)。·12由后循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且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