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理论的景观评价

基于模糊理论的景观评价

ID:10096257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5

上传者:U-3335
基于模糊理论的景观评价_第1页
基于模糊理论的景观评价_第2页
基于模糊理论的景观评价_第3页
基于模糊理论的景观评价_第4页
基于模糊理论的景观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模糊理论的景观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基于模糊理论的景观评价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景观的模糊性评价概念,详细分析了景观的模糊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上海矿坑公园的模糊评价,认识模糊理论评价这一研究方法,将有利于我们用综合性、整体性的观点来研究大型的、复杂的、不确定性的景观对象,使我们景观的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体现了模糊理论在景观评价中的重要性。关键词:模糊评价上海矿坑公园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1.景观中的模糊概念景观设计涉及到十分繁杂的物质功能性和精神审美性,同时还受到经济、技术、客观条件等的制约。就物质功能性精神审美性而言,它涉及心理学、生理学、行为学、设计学、建筑学等众多理论学科,这些学科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难于定量分析他们之前的关系与融合度。此外,在景观的功能性、精神性以及经济技术等方面同样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其中的关系同样是十分繁杂且难于通过计算的方法精确统计的。再者,在景观的设计创作的思维过程中,景观创作的立意与空间的设计手法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非理性因素并且显示出明显的模糊性特征。6 景观设计的创作的模糊性在当代设计作品中是十分普遍的,而这种模糊性不但没有影响人们对作品的理解,反而增加了大众对设计作品的兴趣,更加的丰富了人们对作品的想象力。2景观场地空间的模糊性评价2.1景观场地空间模糊评价方法首先,应当引出空间界面的概念,界面是限定空间的物质实体。顶界面、侧界面、底界面是界面限定三要素。而在景观实际运用中主要是侧界面与底界面,即地面与立面,顶界面即天空是受自然因素影响制约的。一个界线分明,由三要素从围合出来的空间是相对独立完整的,并且具有一定的静态性,但是三要素中其中一个要素的界定被打破,那么这个空间的特性也将改变。例如,景观中常见的亭是由顶、有底的空间围合而成的,但墙体却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几根柱子,正是由于它的侧界面打破了常规,使得它的空间通透感与外向性就显得更强,将亭子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让亭子的空间已经不能简单的用室内或室外空间来识别,从而彻底的改变了空间的特性。底界面对于景观的空间界定的不明确,6 创造出更加神奇的效果,当前更有一些新设计,在空间的界定上千姿百态,已经不仅局限于在水平、竖直方向上寻求突破,而是更加的灵活多变,产生出奇特、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型空间。空间界定的模糊性在空间划分上表现更为突出,产生出新质的属性,即模糊性多功能空间是对以上具有模糊性功能空间的总称。2.2上海矿坑公园场地空间模糊界定2.2.1入口入口的处理对塑造空间起重要作用。因场地规模较小,为增加景观的尺度感和层次感在入口处采用欲扬先抑的策略,让主景隐藏起来让参观者的心理产生模糊性。南入口由植物园道路穿水杉林而入,为第一重模糊屏障;进入水杉林后缓坡地形,形成半围合的小空间界面,地形上的植物暂时遮挡镜湖与台地,为第二重模糊屏障;由地形中择路走出,才觉豁然开朗,正式进入核心空间。由西入口自山体下到台地区的方向转折和高差变化,由凿开山体形成“一线天”来完成,在竖直方向上行成了特定界面。既解决高差,又营造了空间模糊性,还创造了空间中岩石雕塑的景点。2.2.2迹地区迹地区是组织、协调整个空间的核心,同时也是界面最为丰富的地区。其中布置镜湖、主要植物展示区以及必要的游览路径和疏散空间,并由其来完成台地区与深潭区之间的空间转换过渡。迹地区挖掘镜湖所产出土方用于堆积塑造植物展示区的地形,基本使土方平衡。地区设置造景的中心,以平6 衡两区之间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迹地区山前空间界面相对局促,石壁立面景观单调,需要以拓展空间界面的技法弥补视觉效果。通过设置一面浅浅的湖水做为界面,从而获取山体的倒影,成为提升迹地区空间界面质量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同时通过水波纹造景也增加了空间的模糊感,从而形成虚实相生的空间界面。2.2.3深潭区潭区是整个景区的核心所在,也是集中反映场地空间潜质的景点。入口处采用桃花源的设计意象,密植桃树作为标志性界面,引导参观者进入,缓坡切入深潭边缘岩壁中,似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进入“初极狭,才通人”的桃源秘道从而形成模糊美。经过曲折栈道下至水面高度,观赏崖壁,再经隐藏在树丛后的密洞由垂直通道返上潭区南面的地面,或西侧潭壁端头而返回台地区。由栈道上而得景观主要是经过整理的山体崖壁自然景观,主要兴奋点为潭中石梁开凿而成的“一线天”和孤岛。栈道终点尽量隐没在树丛中,以增加空间界面的视觉深度和距离模糊感。2.2.4台地区顺应台地L6 形的两段设两路径,一为直接下至镜湖畔,一为沿台地伸展方向行进至秘园,进而行进至潭区畔。布置两个主景空间,一为下至镜湖畔的休息平台空间,另一为行至潭区中途的秘园空间。台地边缘将原有挡土墙打断、改造并以钢板覆盖部分区域形成半是半虚的空间界面,从而消除原有匀质阶梯的单调感。钢板的交错弯折间容纳了上至台地的坡道和台阶,是其功能用途。2.2.5秘园利用台地上现有竹林阻隔向东的视线,形成内向的空间界面,以扩大对台地的空间尺度感受。由于军事通道上方不允许建造建筑物,将现有军事通道台阶状入口拔高,自由延伸的片状钢板墙体分割、围合空间界面,并容纳泉水出水口,形成视觉中心。结语本文探讨了模糊性景观评价评价结论既取决于客观因素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判断,也是人的心理对景观的反应评价,是模糊质量评价最为重要的一环。认识模糊理论评价这一研究方法,将有利于我们用综合性、整体性的观点来研究大型的、复杂的、不确定性的景观工程对象,使我们景观的水平不断提高。参考文献[1]张庆费.城市生态绿化的概念和建设原则初探,中国园林,2001(4):34-36.[2]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中国园林.2003(3):11-18[3]模糊理论:http://baike.baidu.com/view/1443826.htm6 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