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课后巩固练习题18

高二语文下册课后巩固练习题18

ID:10134246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高二语文下册课后巩固练习题18_第1页
高二语文下册课后巩固练习题18_第2页
高二语文下册课后巩固练习题18_第3页
高二语文下册课后巩固练习题18_第4页
高二语文下册课后巩固练习题18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册课后巩固练习题1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后巩固检查我的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马谡(sù)张郃(hé)司马懿(yì)B.祈山(qí)偏裨(pí)鼓噪(zào)C.长史(cháng)垓心(gāi)熟谙(àn)D.汲水(jí)木栅(zhà)旌旗(jīng)解析:C项,“长史”的“长”应读“zhǎng”,“熟谙”的“谙”应读“ān”。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黯淡起讫惊骇犄角之势B.自隳杀戳城垣措手不及C.跌足文几辎重徙有虚名D.垂涎端倪砥砺漫山遍野解析:A项,犄—掎;B项,戳—戮;C项,

2、徙—徒。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平常的人)。B.马谡言过其实(说法过分,不符合实际),不可大用。C.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一件武器也拿不回)!D.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乃庸才耳!解析:C项,片甲不回:全军覆没,连一个兵都回不去。答案:C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司马懿     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2)是吾不识贤愚,     如此!(3)众军惊惧,只得努力下山来冲魏兵。魏兵     不

3、动。蜀军又退上山去。A.倍道以致端然B.倍道以至端然C.背道以致岿然D.背道以至岿然解析:此题考查同义词辨析。倍道:兼程。背道:朝着相反的方向。以至:连词。①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的延伸;②用于下半句开头,表示上述情况达到的深度或结果。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端然:稳固地。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答案:A5.下面对《三国演义》及其作者的解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与《水浒

4、传》《西游记》《红楼梦》,合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B.《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280年的历史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全书一百二十回,流露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C.罗贯中,元末明初人,号湖海散人,是封建社会里一个有抱负、有理想并有一定的军事、政治斗争经验的人物,其创作才能也是多方面的,除历史小说外,还有戏曲流传于世。D.《三国演义》是罗贯中以西晋陈寿的历史著作《三国志》以及南北朝裴松之注为历史依据,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个人创作,故有“七分真实,三分虚构”之说。解析:D项,应是

5、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西晋陈寿的历史著作《三国志》以及南北朝裴松之注的正史资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创作而成的。答案:D6.下面对《失街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九十六回,完整的故事情节为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文中略去第二部分空城计。B.《三国演义》中作者用较多笔墨描写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斗智斗勇,《失街亭》虽然没有写出二人的直接争锋,但可算作为二人较量揭开序幕。C.《失街亭》刻画了马谡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夸夸其谈

6、、纸上谈兵的形象,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将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马谡最后只落得街亭失守,人头掉地,给后人不无警策。D.《失街亭》人物形象众多,有诸葛亮的小心谨慎、军令严明,王平的忠心耿耿,赵云的老当益壮,司马懿的雄才大略,作者对这些人物平均着墨,形象栩栩如生。解析:D项,“平均着墨”错。作者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情态以及心理来写人物,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答案:D剖析精彩文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孔明喝退,又唤马谡入帐。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变色曰:“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吾累次丁

7、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汝若早听王平之言,岂有此祸?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叱左右推出斩之。谡泣曰:“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言讫大哭。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将斩。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武士欲斩马谡,大惊,高叫:“留人!”入见孔明曰:“昔楚杀得臣而文

8、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已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