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ID:10141397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机会。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220-01《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教学对于智力处于开发期的小学生来说,蕴含着无限的创新生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

2、方向思考,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按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1创造轻松学习环境,营造创新教学氛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5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努力克服旧的教学模式,尽量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友善的教育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在教学中,笔者注重营

3、造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预约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课堂情境创设的越好,就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创新欲望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有主动去思考的欲望和创新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

4、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产生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境界,这样,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深入地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喜爱数学。53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展发散思维不善于质疑,就没有创新。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数学教学活动对智力处于开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无疑蕴含着无限的创新生机,而此时学生能否具备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型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展思维,鼓励求异和创新。发散思维是提高学生创造

5、性的关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提出具有多向性和跨跃性的新见解,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只有通过思维的发散,求新求异才能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的新颖独特的新信息。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是训练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以独到的见解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路,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个能够得到培养的空间和环境。4改变评价的方式,培养创新精神5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有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渴望成功是每一个学生内在情感的需求,为了培养

6、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必须改革评价标准,以欣赏的眼光看每一个待学生,欣赏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学生的性格各异,老师要有一颗宽阔的心。正确看待他们的长处与不足待。对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火花,要加以呵护,不要吝惜自己激励人的话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有了动力,才会成功。5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以实践为基础,采用形象化材料来理解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传统局面,多让学生利用各种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随之展开,这样学生可以亲自获取直接经验,就能逐步开展探索,激发创新的欲望,从而实现把未知转

7、化为已知。5如教学“圆的面积”时,除了像课本上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用这些近似的等腰三角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后还可以拼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利用这些图形能否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学生统一了认识: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还可以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根据这些图形与圆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