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ID:10299915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_第1页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_第2页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_第3页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_第4页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抑制发展农业经济的一大问题。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发展中的最大矛盾和问题就是人均占有资源少,农民人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一笔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降低了农业经济效益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严重制约了农民的收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出几点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因,转移  一、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及结构  1、特点:  (1)发展速度迅猛,相对数量巨大。根据我国城乡划分标准,城镇以外的地区为农村,居住在

2、乡村的人口就是农村人口。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的3/4,占全球人口的1/6。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发展速度成倍增加,虽然20世纪年代有所缓解,但每年仍以1300万人的速度递增。到1978-2003年的20多年来,农村劳动力约增加近2亿人。  (2)素质参差不齐。劳动力素质是指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和劳动经验等素质的统一,也叫劳动质量。现阶段素质急待于提高:一是思想观念落后,处于“外出找钱无技,在家致富无门”的状况;二是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较少,智能型更少。  (3)农村劳动力过剩,出

3、现自主流动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现有农村劳动力人数多于农村各项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一般来说包括完全无业的劳动力和工作不饱和、有剩余劳动时间的劳动力两种情况。超过农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含义:一是超过农业需求量的劳动力,即供给大于需求的那部分;二是超过社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即已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后备劳动力。  2、结构:  农业剩余劳动力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季节性剩余。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可供给量之间在不同季节里出现不均衡状态;(2)常年性剩余。在全年中的任何季

4、节里,劳动力的可供给量都大于需求量;(3)潜在性剩余。主要对劳动时间的利用率过低,隐藏着多余劳动力。(4)结构性剩余。某一产业部门、某一技术类别的劳动力出现剩余,而其他类别和技术级别的劳动力相对不足。  我国目前主要是常年性剩余和结构性剩余。按照我国有5亿农村劳动力其中以70%的农业劳动力粗略估算,66%的利用率意味着我国目前存着近1.2亿的过剩农业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因素  1、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较低,受观念的制约。一是素质因素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能够转移,主要取决于劳动力本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文化素质高的适应

5、性强,能胜任多种角色,较容易转移就业;文化素质低的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一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文化程度低、缺少劳动技能、市场适应能力弱、就业竞争力差,难以转移就业。作业面被限制在极小范围,其转移就业难度大。据调查,因找不到工作而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返回农业劳动力的16%。二是观念因素制约。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怕冒风险、小富即安、缺乏致富意识和吃苦精神,而不愿向外转移。常年巴望接受政府救济金和救济粮而不愿改变现状的大有人在。据某

6、地资料调查: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劳动力占1.5%,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6.5%,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1.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7%。而且,这些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  2、一部分地区出现农业劳动力不足现象。据调查,农村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劳力为主。在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未满18岁的劳动力占3.5%,18~40岁的劳动力占81%,4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15.5%。在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是以进城务工或采金为主,由于青壮年劳力

7、大量转移,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劳力不足。  3、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在本地就业,还是"背井离乡"的外出就业,都受到教育程度和基本技能的影响,文化程度高低与劳动者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适应能力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的潜在原因。根据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的要求不断提高,必须要有较高素质的产业劳动者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而眼下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对千户农民的调查,8694个打工人员中,6260个人的文化水平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占打工人数的72%,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员有940人,占打工人

8、数的10.81%,受过专业培训的外出劳功力更是寥寥无几。显然,这一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  4、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