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

ID:10345639

大小:52.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6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摘要」随着我国融进世界贸易体系,我国正在逐渐摆脱以***为核心的刑事司法理念,向以人权保障为回依的刑事司法理念演进。在这一过程中,引进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十分必要,其中包括价值上的转换,制度上的改革,规范上的更新。我们在处理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刑事司法改革的关系时,必须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积极与稳妥、引进与融通的关系。  「关键词」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中国刑事司法改革/国际接轨  中国加进世贸组织,表明中国已融进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从而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进世,其意义决不限于经济

2、贸易,它必将对中国的、与的带来深刻的。本文仅就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互动关系略述己见。  一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是指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国际社会形成的有关刑事法律的制定、实施和遵行的标准、规范和政策。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国际性。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是世界各国所奉行的最低限度的刑事司法的标准、规范和政策。毫无疑问,各国均有各自的刑事司法准则,这种刑事司法准则是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在同犯罪作斗争中形成的,具有本国的特色。但随着国际交往的加强,全球一体化同样会对刑事司法带来重大影响,在联合

3、国的主导下,形成了国际刑事司法准则。这些刑事司法准则为各国所遵循,因而成为刑事司法的最低标准。2.刑事性。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是指与刑事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政策。刑事司法涉及对犯罪的惩办,因而与一个国家的刑事政策是有密切联系的。刑事司法活动涉及刑罚权的行使,以往被以为是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他国事不能干涉的。但随着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形成,国家刑罚权的行使同样要受到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限制。3.选择性。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作为国际化的规范,并不具有对各国自然的强制性。各个国家可以自主地决定是否加进某一国际公约以便决定是否受这一公

4、约的约束。但一旦加进某一国际公约,就要遵守其所规定的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具有选择性。联合国通过发布为数众多的示范性和建议性的刑事司法准则,便于帮助各国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可能作出适当的选择。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往往是经国内立法确认以后才发生法律效力的,因而国内法对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确认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刑事司法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就是逐渐地摆脱以***为核心的刑事司法理念,向以人权保障为回依的刑事司法理念演进。在这一过程中,我以为鉴戒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是十分必要的。的教训值得汲取。清末,中国曾经

5、开展过一场法律改革运动,引进大陆法系的法律制度,吸收当时先进的法律文化。在刑法改革中,就是废除中国封建独裁社会残酷的刑罚,引进罪刑法定原则等体现法治的刑法观念。但这些先进的法律文化受到当时独裁的法律文化的排斥。如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在于限制国家刑罚权,保障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它导致中国传统法律株连家族这类极其野蛮的制度的废除。但罪刑法定原则所确立的“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精神,是顽固的守旧派所不能接受的。当时的御史吴思敬就以为,法无明文规定的行为一概不予处罚,会“纵恶长***,莫耻为甚,骇人听闻。”可见,其抵触与反应

6、是十分强烈的。正由于如此,清末的法律改革运动固然宣告了中华法系的死亡,引进了大陆法系文化,而其价值内容与精神实质却并未获得。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末的法律改革运动不能说是成功的。正如我国学者指出:清末历史留下的结论是:以本国文化特殊性往抗拒外来文化中所包含的普世性因素,实质是以中世纪的宗法独裁否定性。[1]转瞬间,又一个世纪过往了。值此世纪之交,中国又迎来了一场司法改革运动,而且同样面临是排拒还是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法律文化的重大选择。应该说,经过百年发展,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不仅做好了在经济上迎接全球

7、化的预备,而且在法律上同样做好了这种预备。因此,引进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推动中国刑事司法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二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在中国刑事司法改革中,引进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我以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价值上的转换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不仅是一种规范体系,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体系。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第一,实现司法公正,保障基本人权;第二,控制犯罪滋长,维***律秩序。我国学者指出,国际社会对这两个目标的不懈追求是推动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体系不断发展的动力,而保持这两

8、个目标之间的平衡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记载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各项文件,有的侧重于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有的侧重于控制犯罪和维护秩序。但是,国际公认的原则是不得以牺牲司法公正或威胁基本人权为代价来控制犯罪或建立秩序[2].上述两个价值目标,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保障性能;控制犯罪与维护秩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保护性能。就中国当前的社会状况而言,两者都十分重要。一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