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ID:10353982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1002-7661(2017)10-0008-01中国9/vie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通过对精妙言语的品味,来进一步明确其人文、情感的浓郁。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通过精心设计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品味、积累并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1.预习要求要明确具体:即①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②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③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

2、了教学效果。  2.根据不同的教材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如在教《挑山工》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内预习,运用标记法边读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重点和疑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点,我就引导学生利用集体的智慧进行讨论,自己解疑,这样学生就逐步掌握了预习的方法,从而也激发了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能力。  二、重视阅读理解的教学  1.课前搜集信息,了解、感知课文。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

3、义理解”。课前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  2.课中整合信息,深入理解课文。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记得在教《海底世界》这课时,我选了两篇课外材料:《人类的秘密仓库》和《海底的冷灯》在课堂上进行同步学习。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在结合教学中形成了合力。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呈现信息,

4、锻炼了学生阅读多种信息,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朗读训练  1.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让学生进入意境。  2.依据教材,指导朗读。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

5、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3.重点段落,着重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演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6、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课题是文章表情达意的眼睛,教会学生理解题意,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有很大帮助。如在学习《可爱的草塘》一文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审题的:①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的?②课题中的重点词是什么?(可爱)。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能紧紧围绕重点词“可爱”,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很快理解和掌握了。在教学中,通过反复训练学生辨析课题,抓住重点,使学生既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又学到了一种基本的读书方法,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五、品读课文,积累妙语佳句  浏览课文,找出文章的妙处,

7、从欣赏的角度仔细品味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深入揣摩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挖出文字背后隐藏的内蕴。背诵佳句,自悟挖掘潜词造句的妙处,从具体的语言表达中说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以便于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加以借鉴。让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自由发表看法,逐步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品味作品意境。这应看作阅读课文的最佳境界。一篇课文是否真的看懂了,最终要体现在对作品意境的领会上。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课文意境,掌握创设文章意境的方法,我们的教学过程才可算作完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