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反思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反思

ID:10617736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反思  _第1页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反思  _第2页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反思  _第3页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反思  _第4页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反思  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反思摘要:当今时代,科学知识不断增加,不断更新,学生不必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科学知识,但他们必须理解科学中的精华内容,如最基本的科学方法、事实、假说、理论和定律等,它们是未来知识结构的基础,学生能从中学会思考与探索科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关键词:“探究式”课堂教学背景依据操作要点反思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这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多次改革中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

2、、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科书《物理》(8年级),2002年已被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今年已在我市等几个实验区使用。新课程来了,它的核心内容是进行科学探究。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第一项变革,就是怎样设计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围绕什么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有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可模仿?这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我们对“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

3、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生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如果新课程在实施中依然是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教学模式,那将与课程改革的本意相去甚远。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课程内容的变化促进课堂教学丰富化,真正做到“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这一策略思想展开的,这说明“探究式”教学是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2、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跟教学方式的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或听教师讲授之后,学生能够记住约2

4、0%的内容;学生对他们看到的实物现象能够记住约30%的内容;如果又听又看到实物现象,能够记住约60%的内容;如果是学生亲自探究过的,则能记住约90%的内容。这说明“探究式”教学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3、从物理学科的特点看: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而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是借助于实验得到的。只有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才能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是从这点出发,较好地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去的。三、对“探究式”

5、课堂教学的认识“探究式”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萨奇曼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生来具有一种好奇倾向,这种本能的倾向会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他坚信儿童具有自然而又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会想方设法弄清楚这些新鲜事物,这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贵的动力和资源。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是与“灌压式”教学相对的一种教学方法,是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点地、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悟到科学研究的基本策

6、略和方法,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为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打好基础。它的基本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意义是: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并使学生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7、四、“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经过我们教学的摸索,我们提出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如下: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创设可从生产、生活科技等现象、演示实验、故事报道等入手,或激起疑问,或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探究的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敏感和丰富的联想与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撞击和争辩。好的情境创设能使学生自己发现或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里的猜想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进行的,而不是凭空瞎猜。但教师在这里不必追

8、求严密的逻辑性,要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例如:在《平面镜成像》这一节内容中,我们可叫学生自己照镜子,谈谈各自的发现,然后引导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引导讨论设计方案教师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时要渗透科学研究的策略、方法。先从宏观上提出总体思路,设计总体方案,再对每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