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雨洪管理之城市建成绿地系统整改研究

可持续雨洪管理之城市建成绿地系统整改研究

ID:10630428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可持续雨洪管理之城市建成绿地系统整改研究_第1页
可持续雨洪管理之城市建成绿地系统整改研究_第2页
可持续雨洪管理之城市建成绿地系统整改研究_第3页
可持续雨洪管理之城市建成绿地系统整改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可持续雨洪管理之城市建成绿地系统整改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可持续雨洪管理之城市建成绿地系统整改研究第1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中国毫无疑问是严重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这一现象己经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后,国务院2012年2月16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的集中体现,也可以看作是地球基质上高度人工化的斑块,其发展过程中人文驱动力超

2、越自然驱动力成为主导1,充分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意愿和能力,也因此出现了最集中和严峻的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城市灾害问题,著名的霍华德甚至称其为美丽岛均上的痛症2。尽管城市发展是一种必然,但城市如何发展却一直是学术争论的交点。集中派、分散派和折衷派由来已久并一直没有达到共识。为了研究城市发展的极限,相关物质指标被看作是非常重要的约束条件。而水作为研究城市发展界限的物质指标之一3,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潜力。从世界范围来看,水资源紧缺、水资源污染和城市雨洪灾害(朱元胜金光炎,1990)三大水

3、资源问题在很多大城市内广泛存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达摩克斯之剑。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国外的相关研究已经有了很多年的积累,量大面广。其实践也从注重工程实践的BMP(BestManagementPractice)发展为更综合的低影响开发(LopactDesign)等体系。比如整合水文、市政、园林景观、社会、经济等多学科高度系统宏观的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Treating)进行了三年的连续观察。研究发现此系统可以成功的去掉70%以上的固体悬浮物和超过一半的重金属污染物。针对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典型措施,包

4、括湿地、过滤系统、过滤缓冲带(Bufferstrips)、种植渗沟(VegetatedSodel模型定量研究美国华盛顿特区哥伦比亚区植树和屋顶花园的雨洪管理效果。该研究2007获美国景观师协会(ASLA)研究荣誉奖。其后续还将对空气质量、城市热岛效应、炭排放和美学等问题的研究。对雨洪处理措施的研究持续推动了相关措施的升级和优化。相较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处理措施的类型、种类甚至其中涉及的材料都有了长足发展。第2章国内外雨洪防治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实践2.1我国城市雨洪防治历史中国的雨水收集利用古已有之。在中国传统

5、的农业活动中,很早就有砌筑塘顼、大口井、土窖等方法收集雨水并用于灌溉、生活。这种活动甚至可以追溯到4100多年前450更系统和完善的雨洪利用和防治出现在我国的古代城市建设中。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城为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距今6000多年。吴庆洲先生通过深入研究,认为我国古代城市防洪大致分为新石器试点后期至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秦汉至五代、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形成了防、导、蓄、高、坚、护、管、迁八策,其中又分为障水、排水、调蓄、交通四个系统、总的来说,城市发生洪水不外乎外水侵袭、城市雨水积聚内错或两种过程的叠加

6、等三种原因。单就雨水积聚这方面来说,中国古代城市防治雨洪的经验可以从建筑单体及院落空间和城市规划两个空间尺度层面来进行归纳。尽管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出了极优美的形式,但并不以突出单个建筑的美为要旨。在实的建筑和虚的院落空间的组合中形成了看似单一无奇,但却意蕴无限的生活空间,完美的体现了规则与自由,虚与实,顺凹与逆凸,刚直与柔曲,限定地与余地,天功与人代,反映了中国人内在的阴阳思怎。并且在这宇宙观的阐述过程中解决了各种功能问题,当然也包括排水。..2.2国外城市雨水利用及雨洪防治历史水的两面性对于国外城市来说也是

7、一样的。比如在古希腊时期,尽管这个地区水资源匮乏,但其主要城市选址却仍然避免靠近境内河流、湖泊,这样做的原因现在不得而知,但研究推测主要在于避免洪水以及与水相关的疾病(如拒疾)在古巴比伦时期,对天上星宿的崇拜;地势平坦,无险可守的地势条件;幼发拉底河的频繁泛滥,是古巴比伦人产生高处崇拜思想的三大原因。乌尔观象塔、叠土堆山、屋顶花园的流行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其被称作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其实也只是众多屋顶花园中影响最大的一例。毫无疑问,高处崇拜也融合了人们躲避洪水的意图,是依据直觉选择的有效途径。除此

8、之外,对国外城市雨洪应对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古代城市在雨水排放(多为雨污结合)和收集利用两个方面也有相当多的经验。国外研究对这个问题称为WWF(Wet-weatherflow)管理。研究认为发展出了成功的洪水、污水排出系统是古代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他没有发展出相应办法的古文明也许正是因此毁灭。国外很多古代城市或地区的成功经验都是依靠石头或砖等材料砌筑管渠进行雨洪防治和污水排放。第3章可持续雨洪管理与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