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术创作的继承与创新

论美术创作的继承与创新

ID:10656491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论美术创作的继承与创新_第1页
论美术创作的继承与创新_第2页
论美术创作的继承与创新_第3页
论美术创作的继承与创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美术创作的继承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美术创作的继承与创新  摘要:长期以来,继承传统与寻求创新一直都是美术创作的焦点。本文从社会背景出发,强调了在现代多元社会中创新对美术创作及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创新的方法,并指出美术创作者应基于传统,借鉴他人,突出个性,寻求创新,才能找到发展之路。  关键词:美术创作继承创新  一、引言  美术源于自然、生活,美术创作离不开历史,离不开社会,社会生活才是创作的源头活水,生活在发展,创造就必定层出不穷。中国的美术创作在观念、方法上曾经历颇为曲折的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文化呈现完全苏式的潮流,中国美术也不例外,美

2、术创作、美术教学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和方法。由于它过于重视科学的再现,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形式。这便无形中成了一套枷锁,关闭了创新的大门,禁锢了个性的发挥。加上我们忽视大师的提醒,忽视培养个性,所以曾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如教学效果类同、美术作品雷同化等。中国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从多元化走入了统一化,导致美术创作缺乏个性,缺乏创新,失去原本灵魂。  十年文革动乱,使中国美术陷入了混乱,红、光、亮一统天下,完全失去了创新和活力。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极大开拓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视野,使他们不自觉地以此作为借鉴而谋求

3、突破与发展,也为九十年代中国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九十年代中国美术经过了反省和思考,更加注重回归艺术本体、关注现实生活与切身感受,注重语言研磨。(彭、杨,2000)  直至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美术创作者逐渐构建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创作道路,他们意识到,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科技迅猛发展,美术观念、美术创作方式、美术创作队伍的构成和美术事业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宽松的社会环境,影响了中国美术事业整体走势的宏观认识,美术创作者们的视野大大扩展,更理性地对待民族美术和外来美术,探索热情和创造力充分激发,美学观念的表达

4、和审美个性高度自由,风格愈加多样化。(吕品田,2008)  二、为什么要创新  创新在国内外美术创作研究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早在古代,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亦即主张要先让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加以启发。思考的过程,便是发挥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在美术教育领域,罗恩菲德认为,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这说明,美术教学应着力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以教师为权威,以大师为权威。而在艺术创作领域,林风眠先生曾提出调和

5、中西的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主张。高更认为,不应过分临摹自然,而应去梦想自然。康定斯基认为,每个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具有自己认为是最佳的表现手段,因此就有可能同时存在众多具有同样良好效果的不同形式。人的生活是丰富的,美术创作也是丰富的,各种绘画形式、风格自然也就并存。(江霞,1985)  不少美术教育研究者多次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到了极端,一定会衰落,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才能不断发展。(闻立鹏,2002)中国美术创作应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在保护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和汲取外来文化和创作的精髓,才能使中国美术创作不

6、断创新,更具张力,更能洋溢着新时代的气息,才能进一步引领世界艺术潮流。  三、如何继承与创新  创新是指通过艺术家对自然规律的提示,以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出来。就是要追求美术的个性,个性是创新的基础,高更所讲的梦想自然,其本质观念在于导出在自然、社会中个人和艺术的生命力。不同个性的艺术家,由于他们的精神面貌不同,他们各自有着特殊的个性,其表达精神内容、形式、风格也就截然不同。艺术的个性,完全是艺术家作为人的本质的差异性,表明了个性存在的重要性,所以,创新其实是追求美术的个性,也是美术创作的规律性。  这种鼓励创新

7、,鼓励差异,鼓励自由的观念下,孕育了近代一批杰出的画家,也因此出现了一批传世之作。如新画派的林风眠,他在对中国传统艺术观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巧妙融汇了西洋现代诸多流派的绘画语言,在创作上作了大胆尝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画风,其代表作品包括《青衣仕女》、《山居图》等。中国著名水彩画家王肇民在水彩创作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的探求上,有其独特地理解和表现。他将源于外国的水彩创作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王氏水彩风格,超越了西方,在当时引起了世界水彩界的轰动。法国美术评论家米歇尔罗克认为,他是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

8、作用的一位中国画家。在美术教学方面,岭南画派画家黎雄才便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他在指导学生及示范时,反对墨守成规,强调技法应不拘一格。他常题词告诫学生:此荷叶皴,然不应拘于此法。也就是说,要从对象出发,用丰富多样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在他的培养和影响下,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宿,如陈金章、刘济荣、梁世雄、陈章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