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银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

论网络银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

ID:10682739

大小:8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07

论网络银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_第1页
论网络银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_第2页
论网络银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_第3页
论网络银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_第4页
论网络银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网络银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网络银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本文讲述了关于网络银行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摘要]网络银行从经营方式和理念上对传统银行业的垄断地位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以其灵活、方便、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当今金融市场的一大热点,就是网络银行业务的强势兴起。针对网络银行的发展趋势,我国银行业必须适当调整发展战略和策略,用先进的IT技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以适应21世纪的挑战。[关键词]网络银行;网络安全;数字证书今天,Inter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

2、方面面,网上娱乐、网上购物等新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基于传统银行业务的网络银行以其灵活、方便、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的认可。为抢夺网络银行业务市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也已闻风而动,其他各家银行的网络银行则在积极开发尝试之中。这一切似乎预示着,网络领域的新一轮金融竞争已经来到。网络银行(InterBANKorE-BANK),又叫网上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金融机构利用Inter技术,在Inter上开设的银行

3、。用户可以不受上网方式(PC、PDA、、电视机机顶盒等)和时空的限制,只要能够上网,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自己的资产和享受到银行的服务,与银行传统的服务方式相比更方便、更详细、更高效,因而成为我国银行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一、网络银行发展现状从1996年我国首家银行首次将传统银行业务延伸到Inter上开始,网络银行在我国发展地非常迅速。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型商业银行都突出自己的网络银行或在Inter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和网站,在境内开展实

4、质性网络银行业务的已有上百家银行的分支机构。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金融时报》发布的《2006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2006年国内网络银行的使用人数与去年相比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网络银行客户已经超过4000万。抽查样本中,网络银行使用人数同比增长了近1.7倍,网络银行使用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近3倍,企业网络银行业务的增长成为2006年网络银行快速发展的亮点。对个人调查时,在对网络银行没有进行任何解释和说明的情况下,有87.1%的网民听说过网络银行,说明目前网络银行在网民中的知名度较高。在2006年调查的我

5、国10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中,有1/3的个人正在使用网络银行服务。这些用户主要为接受过高等教育、居住/工作在大城市、个人收入3000元-5000元、年龄在30岁左右的网民。77.13%网络银行用户常用账户查询;一半以上(54.18%)的网络银行用户常用网上支付功能;网上缴费和转账汇款功能的使用比率较接近。网络银行的安全性仍旧是制约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金融时报发布的《2006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中发现,大概超过50%甚至三分之二的人不打算使用

6、或者不敢用网络银行,其主要原因就是安全问题。今年的调查显示,仍旧有61%的非网络银行用户由于怀疑网络银行安全性而不使用网络银行。调查显示,非现有用户选择网络银行主要是考虑网络银行的安全性能、服务水平及态度和银行的知名度;而现有用户选择网络银行的因素更加实际性,他们更喜欢就近原则,所以选择网络银行主要根据原有的开户行而定这一因素在现有用户选择网络银行因素中排名第一。近年来,尽管中国的网络银行得以迅速发展,但与国外一些发展较成熟的网络银行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表现在:大部分网络银行在功能和服务方面仍然是查

7、询的多、交易的少;大部分银行的网络银行业务仅仅只是其柜台业务的复制;对客户服务也不够完善,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银行的特征;网络银行的交易对企业的居多,对个人的居少。依据网络银行的国际发展趋势,对个人的业务应该是网络银行的主营,因为网络银行具有不受地域限制的特性。2007年4月2日,作为首批获准改制为中国本地法人银行的外资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营业,外资银行在纷纷进入中国之后,网络银行业务也相继开展,加上其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