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lamp检测方法之建立及双基因共表达分子疫苗研究

布鲁氏菌病lamp检测方法之建立及双基因共表达分子疫苗研究

ID:10697213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布鲁氏菌病lamp检测方法之建立及双基因共表达分子疫苗研究_第1页
布鲁氏菌病lamp检测方法之建立及双基因共表达分子疫苗研究_第2页
布鲁氏菌病lamp检测方法之建立及双基因共表达分子疫苗研究_第3页
布鲁氏菌病lamp检测方法之建立及双基因共表达分子疫苗研究_第4页
布鲁氏菌病lamp检测方法之建立及双基因共表达分子疫苗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布鲁氏菌病lamp检测方法之建立及双基因共表达分子疫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布鲁氏菌病LAMP检测方法之建立及双基因共表达分子疫苗研究第一章绪论1.1布鲁氏菌病概况布鲁氏菌为一种球杆状革兰氏阴性菌,0.5~0.70.6~1.5μm,多单在,很少短链或成堆状,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无鞭毛不运动。姬姆萨染色呈紫色;经柯兹罗夫斯基或改良Ziehl-Neelsen等鉴别染色法染成红色,可与其它细菌相区别。本菌专性需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值为6.6~7.4。《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将布鲁氏菌归属为古生菌域,变形杆菌门,根瘤菌目,布鲁氏菌科,布鲁氏菌属。传统分类将根据抗原性和宿主的不同,将布氏杆菌分为6种19个生物型,即:马耳他布鲁氏菌,也叫羊

2、种布鲁氏菌(Brucellamelitensis);流产布鲁氏菌,也叫牛种布鲁氏菌(Br.abortus);猪种布鲁氏菌(Br.suis);绵羊布鲁氏菌,也叫绵羊附睾布鲁氏菌(Br.ovis);沙林鼠布鲁氏菌(Br.neotomae)和犬布鲁氏菌(Br.canis)。其中Br.melitensis有3个生物型,Br.abortus有8个生物型,Br.suis有5个生物型,其余三个种各一个生物型(Atlurietal.,2011;Corbel1997)。近年来,英国和美国科学家还在海洋哺乳动物体内分离到鲸种布鲁氏菌(Br.ceti)和鳍足种布鲁氏菌(Br.pinnipe

3、dialis),德国和捷克科学家又发现了田鼠种布鲁氏菌(Br.microti),扩大了本菌的生态范围(Dagleishetal.,2008;Fosteretal.,2007;Scholzetal.,2008)。感染人的种有牛、羊、猪、犬及海洋哺乳动物种。布鲁氏菌有光滑型(S)和粗糙型(R)两种,除绵羊和犬种布鲁氏菌是天然R型外,其它种布鲁氏菌均为光滑型,但在人工培养后,易发生S-R变异;R型细菌O抗原丢失,非特异性表面抗原R-LPS暴露出来,使得毒力减弱。S型布鲁氏菌主要抗原包括M(马耳他型)和A(流产型);Br.abortus以A抗原为主,A与M之比为20:1,Br

4、.melitensis则相反,Br.suisA与M之比为2:1。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土壤和水中可存活1~4个月,乳、肉食品中约2个月,粪尿中45d,流产胎儿中至少75d,子宫渗出物中200d。但对湿热和消毒剂抵抗力不强,60℃加热30min或70℃5min即杀死,煮沸立即死亡;用2%石炭酸、来苏尔、烧碱溶液可于1h内杀死本菌;5%新鲜石灰乳2h、1~2%福尔马林3h,0.1%消毒净5min可将其杀死(陈溥言,2001)。1.1.2流行状况与危害布鲁氏菌宿主范围较广,可感染60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海洋哺乳动物,其中以牛、羊、猪最为易感。本病可经呼吸、消化、生殖系

5、统粘膜、结膜以及损伤甚至未损伤的完整皮肤黏膜、交媾或吸血昆虫等多种途径传播。感染后主要导致动物生殖系统损害,引起怀孕母畜胎膜发炎,导致不孕、流产、死胎等,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发展。人类主要由于接触感染动物的乳、肉、皮毛及流产物等被感染,以畜牧养殖、加工人员及布鲁氏菌病专业工为高危人群。感染后可造成骨关节、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损害,并长期常伴发菌血症或毒血症。1887年Bruce首次从英国驻军死亡士兵脾脏中分离到布鲁氏菌,此后人们在美国等许多国家逐渐分离出各种型的布鲁氏菌。现在,全世界除挪威、瑞典、芬兰、丹麦、瑞士、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英国、荷兰、日本、奥地利

6、、塞普路斯、保加利亚和冰岛14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无布病外,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有人、畜该病疫情发生,其中较严重的国家集中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Alshaolan,2002;Bikasetal.,2003;Rajesh,2003)。据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布鲁氏菌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近30亿美元,仅在拉丁美洲就造成6亿美元损失,美国在90代平均每年因布病造成的损失可达1.5亿美元(BuschParker,1972;Sreevatsanetal.,2000),目前全世界1/6~1/5的人受到布病威胁,现有布病患者约500~600万人,年新发病人数约50万(尚德秋

7、,2004)。我国现有布病患者30~50万,约有1200多个县为布病疫区县。据报告,我国从1996~2005年,10年间人间布病发病率上升了近17倍。2006年,全国共报告发病19013例,远远超过历史上发病人数最多的1963年的12097例;2008年,全国共报告布病27767例,较2007年的19721例上升了40.8%(赵永利等,2008;史新涛等,2010)。而动物疫情自20世纪80年代下降到历史最低点之后,90年代开始回升,现已远远高于历史上感染水平最高的上世纪60年代(甄清,2009)。分析布病疫情反弹的原因主要与流通环节检疫技术落后、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