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探究”还是“假探究”

“真探究”还是“假探究”

ID:10790628

大小:44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真探究”还是“假探究”_第1页
“真探究”还是“假探究”_第2页
资源描述:

《“真探究”还是“假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真探究”还是“假探究”浙江省绍兴县实验中学钱国苗在华师大七年级上册进行期未复习时,遇到了这么一题:在数轴上表示-1和7的点之间插入两个点,使相邻两点距离相等,则此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和是。考虑到学生对数轴上数形结合的思想不太熟悉,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实际探一探,再作回答。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作答。我便让其中的一位同学上来讲解具体的过程:如图1,因为AB=8而且相邻两点的距离相等,所以AC=CD=DB=,所以C点的坐标=,D点的坐标=,所以此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和=。大多数同学都是这样解答的,与我课前预料的一样。这时,一个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老

2、师,我还有别的方法,我的答案也是6,我是把-1和7相加得到6”。我当时愣了一下,不知到他这个答案从何而来,于是急忙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他的回答更让我吃惊,“我是猜的”。虽然没有具体的过程,但结果却不谋而合,我想这里边肯定有问题,考虑到下课时间快到了,我让大家课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再作进一步的研究,看谁能解开这个结。第二天的课,大家都是有备而来。甲组说:我们把题目中‘中间插入两个点’改为‘中间插入四个点’,且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则此四个点所表示的数的和是12,恰好是6的两倍。具体过程如下:如图2,因为AB=8而且相邻两点的距离相等,所以AC=CD=

3、DE=EF=FB=,所以C点的坐标=,D点的坐标=,E点的坐标=,F点的坐标=,所以此四个点所表示的数的和=12。如果把题目中‘中间插入两个点’改为‘中间插入六个点’,且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同理可得此六个点所表示的数的和是18,恰好是6的三倍。于是我们猜想当中间插入2n个点,且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相等,那么此2n个点所表示的数的和将是6n,是6的n倍。乙组说:我们考虑了把题目中‘中间插入两个点’改为‘中间插入三个点’,且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如图3所示,插入的3个点把线段AB均匀地分成四段,每段为2,可求得C点的坐标为1,D点的坐标为3,E点的坐标为

4、5,则此三个点所表示的数的和是9。若中间插入的点改为5个,且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如图4,那么这5个点所表示的数之和为15。若中间插入的点改为1个,且到A、B两点距离相等,如图5,可求得这个点所表示的数为3。从求解过程中我们还得到:当满足题意的点为1个时,这个点所表示的数就是3。当满足题意的点为3个时,这3个点所表示的数之和为9,恰好为3的3倍。当满足题意的点为5个时,这5个点所表示的数之和为15,恰好为3的5倍。……当满足题意的点为n个时,这n个点所表示的数之和应该为3的n倍,和将为3n。丙组说:乙组同学得到的结论有问题,当n取奇数时成立,当n取偶数

5、时是否也成立?其实从上面大家的探究过程中有:当n等于2时,这2个点所表示的数之和为6,是3的2倍。当n等于4时,这4个点所表示的数之和为12,是3的4倍。当n等于6时,这6个点所表示的数之和为18,是3的6倍。……由此可得,不论n取奇数还是偶数,都有:在AB之间插入n个点,这n个点所表示的数之和为3n。丁组说:我们在探求中间插入一个点时(见图5),发现C点恰好为线段AB的中点,并且A、B两点的坐标和刚好是C点坐标的两倍;当中间插入三个点时(见图3),也有这样的情况,A、B两点的坐标和刚好是中点D点坐标的两倍,C、E两点的坐标和刚好是中点D点坐标的两倍。这

6、不是巧合,而是插入点为奇数时的普遍规律。丁组的发言让听者都有同感,我想该是揭开谜底的时候了,于是在大家有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我用中点公式分插入奇数个点和偶数个点两种情况作了说明,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节课上完后,我有一种淋漓尽致的感觉,我不断地问自己,要是我一开始就用中点公式向学生讲这个问题,学生会接受吗?学生会理解得如此深刻吗?那么这种水到渠成的火候又来自哪里呢?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J.J.Schwab)教授提出“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以小主人公的身份去

7、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创造能力,发展自己的个性。由此看来“会教”不如“会学”。从此,我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我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与见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倍呵护学生在数学课中的奇思妙想,提倡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最好场所。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听不到指责声,学生没有压抑感,唯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探究兴趣。同时我还经常搭建学生展示成果的平台,让想说的学生真正做到有话可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成就感。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有自我

8、表现欲,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以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正确引导这种心理能激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