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ID:10818166

大小:1.35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8-07-08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_第1页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_第2页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_第3页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_第4页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基础设施经济城市基础设施经济城市基础设施是现代城市发展重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在中国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之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是真正属于城市的不可移动要素。设施力是一定的基础设施所形成影响城市产业价值形成的力量。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类型、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产业的发展和价值体系的形成。城市基础设施质量(基础设施个体质量、空间匹配)的状况影响城市的产品成本和竞争力。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竞争力将成为城市总体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设施对提高城市竞争力作用中,技术性基础设施越来越至关重要。技术性基础设施状况

2、决定一个城市产业的水平,拥有发达的高技术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和培育高技术高附加的产业(包括金融业),创造和持续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城市竞争力。基础设施通过影响城市产业收益回报率,塑造城市吸引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的能力,将影响城市的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主要内容第三节城市公共财政与基础设施投资第二节西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模式第一节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成与特性第一节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成与特性一、基础设施的概念与构成(Infrastructure)一个涵盖很多内容的术语,是指为城市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的总和,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广义上,一般包括

3、能源系统、水资源及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邮电系统、环境系统和防灾系统等六大设施系统。在西方还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设施和部门。狭义上,也称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由城市政府经营管理的基础设施,除城市对外交通(铁路、民航、港口等)、城市供电和邮电不属于市政府投资和管辖的部门外,城市给排水、道桥、煤气、供热、公共交通、环卫、园林绿化、防洪等。图1城市基础设施分类示意图世界银行关于基础设施的分类:公共设施——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及排污,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管道煤气。公共工程——公路、大坝和灌溉及排水用渠道工程。其他交通部门——城市和城市间的铁路、城市交通、港口和

4、水路以及机场。二、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一)服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的最显着特点就是它的社会公益性特征,有的人称之为福利性特征或非生产性本质。为全社会、全体市民提供服务,它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系统,不能拒绝任何使用者的需求。它们的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劳动、联合劳动的结果,由国家投资或各企事业单位联合投资建设。社会出于公平、社会稳定及社会伦理的原因,对于一些有可能收费、实行商品化管理的服务和供应,也必须由政府来无偿供应或低价供应,如自来水、社区绿地等。自然垄断性:一个企业是其产品的唯一卖者

5、,而且其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它可以通过调整向市场供给的数量来改变产品的价格。产生垄断的原因: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所拥有;政府给予一个企业以排他的方式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二)效益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一些内容,本身是城市中的经济产业,可以实现商品化生产或提供服务,如城市电信、电力等部门,由于其规模效应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其成本日益低廉,因而投资收益率很高。城市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区域性基础设施在城市范围内的汇聚和深化。凡区域中有的设施城市几乎都具备,而且,这些网络设施都向城市汇聚,城市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的节点和枢纽。外部性:为了自身的目标而努力的人和

6、部门,在努力的过程中或由于努力的结果而使社会得到意外的收益,或给他人或其他部门带来麻烦和损害的现象。如上海的铁路客运站迁往新址后,原北站地区的商业营业量在短时间内下降了40%,而铁路新客站地区的商业服务业大大受益;大连因缺水每年损失工业产值6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大多为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至少一部分是福利品或公共物品,不能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的准则,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甚至更加重要。(三)设施的耐久性和时代性基础设施一般都有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使用寿命。设施是在使用中不断磨损和消耗的,因此需要持续的更新和维护。随着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内容及水平也不断提

7、高。(四)建设的超前性和运行的整体性基础设施一般投资大、周期长,需要超前建设。基础设施不同于一般的分散的或小型的产品生产和服务供应,它常常是整体的一个庞杂系统。上海桥隧工程(五)需求的周期性与供给的连续性人的活动具有规律性,饮食起居、居家出行,都有大致相同的时间。这使得人们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而实际上,要么设施能力不能充分利用,要么不能满足高峰时期的需要。限时使用或高峰加价等手段来“削峰填谷”,尽量达到供需平衡,减少损失。(交通管制、生活用电)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及改革城市区域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整个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