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研究进展论文

绞股蓝研究进展论文

ID:10846082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绞股蓝研究进展论文_第1页
绞股蓝研究进展论文_第2页
绞股蓝研究进展论文_第3页
绞股蓝研究进展论文_第4页
绞股蓝研究进展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绞股蓝研究进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绞股蓝研究进展论文【摘要】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其主要成分是绞股蓝皂苷、多糖和黄酮类,具有降低血脂、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等药理作用。文章就绞股蓝资源种属与分布、化学成分、提取分析方法、药理作用方面对绞股蓝予以综述,以便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绞股蓝;资源种属;化学成分;提取分析方法;药理作用Abstract:GynostemmapentaphyllumbelongstotheCucurbitaceaefamily,isrichingypenosides,.freeloractivity,hypogly

2、cemicactivity,anti-agingandotherpharmacologicaleffects.Thisstudyreviemaresources,chemicalponents,extractionmethodandpharmacologicaleffectsinordertoprovideatheoreticalbasisforfurtherresearch.Keymapentaphyllum;Species;Chemicalponents;Extractionmethod;Pharmacologicaleffects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

3、llum)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又称“七叶胆”“五叶参”“甘茶蔓”“公罗锅底”“小苦药”“遍地生根”等,其早在明清《救荒本草》《农政全书》《植物名实图考》中就有记载1。20世纪自70年代以来,人们就对绞股蓝的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及保健品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freel.Zanonioideae)翅子瓜族(TribeZanonieae)锥形果亚族(Subtrib.Gomphogyninae)绞股蓝属(GynostemmaBL)。其下包括2个亚属即绞股蓝亚属和喙果藤亚属2~4。绞股蓝属是Blume于1825年依据爪哇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pedataBL.为

4、模式建立起来的,之后CognIaux,Miiler,Oliver,Jeffreey等又反复研究4,几经修改。关于绞股蓝到底有多少个种和变种,各种文献报道不一。在最近的文献中,刘世彪报道全世界有2亚属2组17种2变种,中国有2亚属2组15种2变种,其中9种2变种为中国所特有;张育松2报道全世界有16种2变种,中国有14种2变种,9种2变种为中国特有;潘峰报道全世界有16种3变种,中国15种3变种;回瑞华报道全世界有16种3变种,中国有12种2变种;卢金清报道全世界有16种3变种,中国有14种3变种等各不相同。而1995年以后张智、何顺志、薛祥骥等研究又有新种发表。关于绞股蓝的种和变

5、种数亟须确定和统一规范,而1996年之后鲜有文献与绞股蓝分类有关。根据刘世彪整理之后的检索表,中国的绞股蓝包括15种2变种,即广西绞股蓝、扁果绞股蓝、翅茎绞股蓝、单叶绞股蓝、光叶绞股蓝、缅甸绞股蓝、大果绞股蓝、绞股蓝、毛果绞股蓝(以上属于绞股蓝亚属,果为浆果)、长梗绞股蓝、五柱绞股蓝、喙果绞股蓝、毛果绞股蓝、心籽绞股蓝、小籽绞股蓝、聚果绞股蓝、疏花绞股蓝(以上属于喙果藤亚属,果为蒴果)。另外白脉绞股蓝、歙县绞股蓝(张智)、小果绞股蓝(薛祥骥)和毛绞股蓝(陈书坤)没有列入其内。绞股蓝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朝鲜、日本、印度、东南亚地带,在我国分布于秦岭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在广西有丰富的

6、资源,据调查在龙州、大新、南丹、都安、平南、蒙山、容县、大苗山、大瑶山、环江、那坡、灵川、临桂、龙胜等地都有分布。其中湖北省和云南省最多,各有11个种,各占总数的52.38%,其次陕西、安徽和广西也较多,分别有8个、7个和6个种,其他多数为1个或几个。另外,翅茎绞股蓝为贵州省特有种,小果绞股蓝为浙江特有种,歙县绞股蓝为安徽特有种,缅甸绞股蓝和毛果绞股蓝为云南特有种。2002年之前,文献报道疏花绞股蓝为安徽特有种,聚果绞股蓝和小籽绞股蓝为云南特有种,广西绞股蓝和扁果绞股蓝为广西特有种。2002年,郑小江5报道其在经过连续10年对湖北省恩施州进行绞股蓝资源调查和收集后,发现疏花绞股蓝

7、、心籽绞股蓝、小籽绞股蓝、广西绞股蓝和扁果绞股蓝均在恩施州有分布,一方面证实了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是中国绞股蓝分布和多样性中心的结论,另一方面也使得在西南地区(如重庆等)以及其他地区发现更多的绞股蓝资源成为可能。因此,随着绞股蓝资源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以上各省的特有种都有可能在其他省同时发现。2化学成分及提取分析方法2.1绞股蓝的化学成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和分析方法对绞股蓝主要成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绞股蓝含有绞股蓝皂苷、糖类、黄酮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