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ID:10887243

大小:250.5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标准操作程序_第1页
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标准操作程序_第2页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标准操作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标准操作程序(SOP)医务人员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剌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针刺伤是一种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主要途径。一、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目的1.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针刺伤。2.建立规范的处理流程,降低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后的危害程度。3.完善医务人员针刺伤防护上报流程,实现质量持续改进。二、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制度1.制定针刺伤报告制度与针刺伤处理流

2、程,指导和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处理针刺伤,将针刺伤的危害降至最低。2.建立健全医务人员针刺伤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针刺伤,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护理部报告,不得漏报、瞒报。3.医院感染科应该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的依从性。4.医院管理者应定期督查,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职业防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三、医务人员针剌伤预防与处理规程1.建立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流程的相关制度。2.规范操作流程,加强锐器物的管理。3.医院感染科应该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医务人

3、员的自我防护意识。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在固定、坚硬、防渗漏的锐器盒内,或者利用安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尽可能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6.禁止使用后针头套回针帽,如需套回针帽应用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7.手术中传递锐器应使用传递容器,以免刺伤医务人员。8.发生针刺伤的处理方法:(1)一旦针头刺伤皮肤,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患侧受伤部位,尽可能挤出针刺处

4、的血液,在反复挤压的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3~5min;禁止局部挤压伤口。(2)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9.报告科室负责人如科主任或护士长,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并及时到感染科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是否需要预防用药。10.定期对针刺伤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进行质量改进,预防针刺伤的发生。【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操作流程图】操作流程要点说明1.建立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与处理流程的相关制度2.规范操作流程,加强锐器物的管理3.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建立制度、规范流程

5、、加强培训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2.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在固定、坚硬、防渗漏的锐器盒内,或者利用安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尽可能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3.禁止使用后针头套回针帽,如需套回针帽应用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4.手术中传递锐器应使用传递容器,以免刺伤医务人员针刺伤的预措施预防与处理1.一旦针头刺伤皮肤,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患侧受伤部位,尽可能挤出针刺处的血液,在反复挤压的

6、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3~5min;禁止局部挤压伤口2.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针刺伤的处理方法针刺伤事件上报报告科室负责人如科主任或护士长,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并及时到感染科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是否需要预防用药定期对针刺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进行质量改进,预防针刺伤的发生原因分析与质量改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