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区贮罐试压方案

罐区贮罐试压方案

ID:11156085

大小:7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上传者:U-4187
罐区贮罐试压方案_第1页
罐区贮罐试压方案_第2页
罐区贮罐试压方案_第3页
罐区贮罐试压方案_第4页
罐区贮罐试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罐区贮罐试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低温贮罐试压技术措施1、工程概况:1.1建设单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1.2监理单位:天津辰达工程监理公司1.3设计单位: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1.4承建单位: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1.5工程内容:本工程为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内蒙古多伦化工园区。空分装置中液氧(300m3)、液氮(300m3)两台双层低温贮罐是引进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是由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转化、设计、制造的。本方案为两台双层低温贮罐的试压技术措施。2、编制依据2.1、杭氧提供的施工装配图2.2、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贮罐设计规范SH3046-922.3、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2.4、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02.5、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低温贮罐施工技术规程SH/T3537-20022.6、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20053、贮罐主要技术参数名称介质容积材质温度重量设计压力MPa试验压力MPa直径m高度m内罐外罐内外内外液氮贮槽液氮300m3304Q235-A-196℃/常温45.8t0.015/±0.0010.02256.839.119.3911.7液氧贮槽液氧300m3304Q235-A-196℃/常温40.4t0.015/±0.0010.02256.839.119.3911.74、试验准备 4.1试验前,应准备各种安全措施,设置相应的排气、排水口,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4.2内筒4.2.1所有对接焊缝(底板、筒体、不锈钢管道)100%射线检验,符合JB-T4730-2005Ⅱ级标准,所有角焊缝、碳钢管子对接缝需着色检验,符合JB-T4730-2005Ⅰ级标准。4.2.2检查底板上的所有角焊缝,用肥皂水涂于焊缝上,并用一顶盖透明的真空盒放于焊缝上,在局部抽真空至21Kpa(A)下检查,无气泡、无渗漏为合格。4.3外壳4.3.1所有管子对接缝、壳体对接焊缝需着色检验,符合JB-T4730-2005Ⅰ级标准;4.4试验水要求a.干净、清彻b.无恶臭(即无硫化氢)c.水温低于49℃d.氯离子含量≤25PPme.PH值在6~8.3之间f.无油脂4.5各仪表仪器必须联接就位,并检查其规格已经恰当、显示是正确的。5、内筒试验5.1试验压力强度试验压力=最高液位的H2O柱+设计压力1.15倍的气相压力气密性试验压力=最高液位的H2O柱+设计压力1.0倍的气相压力真空试验压力=-1150Pa气相压力5.2液体预压试验5.2.1在充水和排水时,容器用与大气相通。5.2.2在进行水压试验的同时,需要对泡沫砖绝热层基础及砼基础的沉降进行观查测量。5.2.2.1观测点布置:在基础的同一高度同一圆周上均布至少八个沉降观测点,且两个观测点圆周弧长不大于10米,观测点数量一般为4的倍数,具体点数由大唐业主、辰达监理及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决定。5.2.2.2观测步骤。分以下四步进行:a.在向内筒充水前,观测,以此数据作为基准量;b.向内筒充水至1/2最高液位,观测,与第一次测量之数据对照,计算出实际的不均匀沉降量;c.在第二次沉降数据符合设计要求后,继续充水至最高液位,观测,计算,结论;d.在第三次观测符合设计要求后,保持此水位达48小时,观测,计算,结论。5.2.2.3沉降要求;基础沉降均匀,每次各测点高度差绝热层基础不超过±5mm,最大下沉量小于15mm;砼基础不应超过±2mm,最大下沉量小于5mm。(4)处理措施; 出现不均匀下沉或过大的均匀下沉时,应立即停止充水,待两基础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当沉降量有明显变化,则应保持最高操作液位,进行每天的定期观测,直到沉降稳定为止。5.2.3在充水后和气相空间加压前,检查内筒锚固带;5.2.4肉眼检查筒壁所有焊缝的严密性,包括筒体和底板间的角焊缝在内。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放水,使液面比渗漏处低300mm左右,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焊接修补。5.3气密性及强度气压试验5.3.1壳体加强板的气密性及强度气压试验通过与壳体相焊的加强板的试压孔充入压缩空气103Kpa,用肥皂水检验筒体与加强板的焊缝,以此试验壳体、壳顶上所有接管和配件的焊缝。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5.3.2内容器整体的气密性及强度气压试验5.3.2.1用盲板封闭呼吸阀下的壳体出气口(此时呼吸阀应以模拟调试完毕,正压开启为最高工作压力,真空开启-650Pa~-500Pa),并把所有壳体出气口盲死;5.3.2.2在放水前,缓慢充入无油干燥空气压力至设计压力1.15倍的气相压力,以进行内筒强度气压试验;保持试验压力1小时,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5.3.2.3检查内筒锚固带;5.3.2.4将压力降压到设计压力1倍的气相压力,并维持该压力;5.3.2.5用肥皂水检查水面以上的所有焊缝、开孔周围的焊缝和承受气压的所有管道焊缝,无渗漏为合格;5.3.3检查内筒呼吸阀的开启情况5.3.3.1缓慢释放内筒水位上的气相压力;5.3.3.2撤除呼吸阀下壳体出气口的盲板;5.3.3.3再次缓慢向内筒池入气压至设计压力的1倍的气相压力,此时呼吸阀应开始释放空气,否则,应检修压力呼吸阀。5.3.4检查内筒负压承受能力:5.3.4.1打开所有放气口,使内筒压力与大气压平衡后关闭;5.3.4.2将所有壳体出气口盲死;向外缓慢排水,使内筒压力达-1150Pa;5.3.4.3保持真空度半小时,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5.3.5检查内筒呼吸阀负压的开启情况5.3.5.1打开放气口,使内、外压力平衡;5.3.5.2撤除呼吸阀下壳体出气口的盲板;5.3.5.3向外缓慢排水,使内部气相压力达到-500Pa。此时,呼吸阀负压开启装置应开始打开,否则应检修呼吸阀。5.3.6打开所有放空口,内容器向外排水,放水管必须远离基础,不能使基础浸水。5.3.7再次着色检验筒体与底板的角焊缝;并按4.2.2条款再次真空盒试漏内筒底板的所有角焊缝。6、夹层试验6.1气密性试验应在保冷层安装前及内容器排水前即第5.3.5条款后进行。注意绝对禁止与第5.3.4、5.3.5条款同时进行。6.2外壳气密性、强度气压试验(1)用盲板封死外壳呼吸阀下壳体的出气口,并盲死外壳体上所有出气口; (2)缓慢充入压缩空气至夹层,达1150Pa,维持此压力;(3)用肥皂水(不得用煤油等有机油脂渗透法)彻底检查外壳壁和顶盖上所有焊缝、接管角焊缝以及外壳壁和底板的焊缝,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6.3检查外壳呼吸阀的开启情况(1)缓慢释放夹层空气,使之与外界大气压平衡;(2)撤除外壳呼吸阀下的盲板;(3)将外壳体上所有出气口盲死;(4)向夹层缓慢充入空气达500Pa时,呼吸阀应开始释放空气,否则检修呼吸阀。6.4释放夹层空气压力。6.5进行第5.3.6,5.3.7条款的项目。7、清洁干燥处理7.1在内筒和夹层压力试验及内筒底板所有焊缝二次检验合格后,进行最后的清洁、干燥处理,符合《大型常压低温液体贮槽清洗验收规程》。7.2脱脂、清洁处理7.2.1严格清除清洗剂、焊缝检验剂等各类杂质及油脂,须经检测无各类油脂及杂质方为合格,且符合第7.1条款之规定;7.2.2容器脱脂完毕,必须用无油脂清水冲洗,用化学分析冲洗液的成份,直至冲洗液的成份呈中性。7.3干燥处理(1)必须排除贮槽各液相管、气相管的弯接处可能存在的水份、残渣等污物;(2)用盲板把筒体各出气口盲死;(3)向内筒缓慢充入漏点低于-40℃的干燥、洁净的空气或氮气,使压力达到5Kpa,暂停充气;(4)打开壳体上各接管、计器管阀门的出气口,使内筒内气体喷出以吹除筒内、接管、计器管阀门内的水份及水汽;(5)继续充入清洁气,内筒边放气、边充气,但须维持压力在5Kpa以内;(6)干燥一段时间后,用水份测量仪测量筒内气体的含水量、漏点低于-40℃为合格,否则继续吹除。7.3.2夹层(保温层)的干燥处理(1)在夹层珠光砂装入前,开启夹层上的各出气口;(2)通过保温层吹除调节阀向夹层充入漏点低于-30℃的干燥、洁净的氮气(压力低于600Pa),使之从夹层上的各出气口吹除,以排除其内可能的水汽;(3)充入干燥气、吹除排放水汽应同时进行;(4)吹除一段时间后,用水份测量仪测量夹层干燥气的含水量,露点低于-30℃为合格。7.4至此贮槽总体试验结束。8、贮槽试压时的安全及技术注意事项:8.1进水的时候,把测满管N6的阀门的打开,以防止水超过最高的液位。8.2把顶部的安全放空调阀N15上安装一个压力表,便于试压时可以观察内筒呼吸阀的起跳压力,内筒呼吸阀正压起跳时,声音比较响亮,比较容易听到,负压起跳时,几乎没有声音,但是用手伸进去,可以感觉到有吸气,所以试呼吸阀负压时,要注意,不要呼吸阀负压没有跳。8.3 所有最高液面上的焊缝,在做气密性试验时,包括筒体板的对接焊缝、顶盖的所有搭接焊缝、气相管的所有对接焊缝、仪表管线,要全部用肥皂水检验是否有渗漏,尤其注意不要忘记顶盖压环与壁板的角焊缝。8.4仪表管线的角式截止阀的所有焊缝也必须用肥皂水检漏,因为银焊部分是一个薄弱环节,比较容易漏,所以必须严格检查,但是液面计的接口不准连接,因为一旦打开液面计下阀可能会有水会进入到液面计里,以后吹除干燥比较困难,如果不能完全干燥,当低温液体进入时,结冰会堵住这道管口!试压时可以把仪表的所有角式截止阀全部关闭,试和贮槽相通的一路管线,但是角式截止阀到仪表的这路管线必须单独打压试漏,不能不试。8.5做贮槽的正负压时,要注意及时更换压力表和真空表,负压试验时,放水要慢,防止放水过快。因为放水太快容易形成真空度,把贮槽抽瘪。8.6两只呼吸阀要单独试压,不能同时进行,进水之前要切记拆掉所有的膨胀节的螺栓。8.7整个试压结束后,放水的时候,要打开内筒顶盖的人孔,作为通气管口,防止形成真空度。8.8试压要求:8.8.1强度试验:设计压力0.04Mpa×1.15倍=0.045Mpa,保压0.5小时。8.8.2气密试验:设计压力0.04MPa×1.0倍=0.04Mpa,保压1小时。8.9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体系总负责人李文贵施工安全负责人初嘉明安全管理监督负责人曹宏现场安全监督郭守密公司安质部建设单位安监部门安装一公司安全员夏吉光8.10安全技术要求8.10.1现场安全监督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本现场安全监督由夏吉光担任。8.10.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8.10.3罐内照明,行灯电压不允许超过12v,固定照明不得超过36v,金属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设施,并对所有电器配备漏电保护器。8.10.4罐内焊接时,必须保持上、下人孔通风透气。焊接中,焊条头严禁随地乱扔。 8.10.5高处作业过程中,拆除的工卡具及手段措施,不得随意扔下和任其自由坠落,应采用吊索挂吊桶的方式将其缓缓放至地面。8.10.6班组认真做好安全自检、互检,坚持班前安全快会,定期检查,做好文明施工工作。8.10.7各工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8.10.8施工应遵守甲方的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9、现场文明施工9.1文明施工,是现代化施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现代化施工本身的客观要求,是企业管理的对外窗口,是企业竞争的需要,因此必须做好现场文明施工。9.2现场文明施工要求9.3现场文明施工用暂设、机具、手段用料等应按施工总平面图和施工方案中平面布置图要求进行布置。9.4贮罐施工文明责任区域内文明施工情况由项目主要责任人每天进行检查,分公司每周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9.5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排水良好。9.6现场剩余材料,边角废料应做到“落手清”,并在每日下班前15分钟对工机具、手段用料进行一次整理,保持现场清洁。9.7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生产任务,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9.8贮罐半成品及附件检验完毕后,应堆码整齐,不得将贮罐半成品及附件随意散放。9.9贮罐高处作业过程中,拆除的工卡具及手段措施,不得随意扔下和任其自由坠落,应采用吊索挂吊桶的方式将其缓缓放至地面,并堆码整齐,以确保人员、机械安全。9.10进入贮罐现场的机械必须完好,要经设材、安全、技术检查合格方可进场使用,现场施工机械设备要有专人负责,并挂有标牌。9.11贮罐施工时,氧气、乙炔气带、电线、把线应摆放整齐,每日下班前必须进行整理。9.12施工用机具、临设、标牌表面应保持无污物。9.13贮罐施工时,应做好本专业、本工序的成果保护。 9.14贮罐施工完毕,施工临设及工卡具应迅速拆除,并尽快退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