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疗结核病药物发展

浅谈治疗结核病药物发展

ID:11173979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浅谈治疗结核病药物发展_第1页
浅谈治疗结核病药物发展_第2页
浅谈治疗结核病药物发展_第3页
浅谈治疗结核病药物发展_第4页
浅谈治疗结核病药物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治疗结核病药物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治疗结核病药物发展【摘要】结核病是死亡率仅次于AIDS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结核菌的耐药性增强,结核病疫情日益严峻,迫切需要新型、高效抗结核菌药物的出现。本文主要阐述了治疗结核病药物的发展及新药的研究进展情况。【关键词】结核病;抗结核药物;展望结核病的治疗是全球人类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目前,结核病主要以化学疗法为主,同时辅助药物治疗。以吡嗪酰、利福平、异烟肼为抗结核菌药物的短期化疗曾一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时至今日此疗法的昔日风采已渐渐退去,它对新的耐药性结核菌的作用逐渐减弱,导致了近年来结核病有加速回升的发展趋势。结核分枝杆

2、菌的持留性和耐药性是结核病治疗的两大难题,现将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和发展情况介绍如下。1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归因5在自然界中耐药分枝杆菌是非常少的,它的产生大多由突变而来,如一个约12亿菌的肺结核空洞很难产生2种以上的耐药菌,固可排除结核菌自然生产因素。据研究资料表明,结核病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与不合理的化疗和管理不当有关[1]。①结核病菌群中的敏感菌与耐药菌是一个平衡体,相互具有竞争作用,使用单一药物将敏感菌杀死后,耐药菌就如脱缰的野马放任繁殖,当耐药菌成为主要群体时,该药物便失去了效果,不得不寻找新药物将耐药菌重新变成敏感菌。②医生在对结核病人施药前都进行了科学的检

3、查,所给药物一般为2种以上,针对性治疗。如果病人未按医嘱用药,将大大增加耐药菌的繁殖可能性。临床表现为短期治疗效果显著,在3~6个月后病情反复,用药效果变差。③化疗前未将菌群状况弄清,在治疗耐INH菌的肺结核时使用RFP治疗药物,未对症下药,就会使化疗不彻底的RFP耐药菌滋生,从而产生两种耐药菌。④在治疗失败后加单一的药物仍然是错误的。如INH、RFP方案治疗失败的病例,加用EMB,这会导致INH、RFP治疗不彻底而继续增长,EMB又产生突变菌,从而产生耐多药的结核病。国家实施的DOTS策略有效减少了结核病的传播与发展,然而由于农村患者意识不强,用药不规律或没有

4、遵医嘱是结核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耐多药结核病不在DOTS的免费治疗范围。2抗结核药物的发展历程52.1早期合成类抗结核药雷米封(INF)。该药物是奥地利化学家H.Mayer在1912年合成的,是最早的合成抗结核药,1952年正式被用于临床。雷米封渗透力强,生物利用度99%,可透过脑膜,主要抵制DNA的合成。它在体内以烯醇式形式存在,发生乙酰化反应后,肼基上的质子被取代,其中某些衍生物具有杀菌作用,常并用其它药物治疗活动性结核病[2]。PAS-Na,该药1946年合成,对结核菌有强烈的选择抵制作用,生物利用度100%,但不能透过脑膜,主要作用细胞外病菌。乙酰

5、化反应迅速是较好的短期治疗药物。PZA,于1952年合成,生物利用率高,可透过脑膜,在PH5~5.5灭结核菌效果十分显著,是化疗的重要辅助药物[3]。EMB。1961年人工合成,可抑制结核杆菌RNA,但生物利用度不理想。普通合成类抗结核药物研究最早,临床应用最广泛。由于它的针对性强,对无耐药性的结核杆菌作用效果十分明显,常作为一线药物应用于临床。2.2近期新抗结核药物开发与研究利福平类:该药物在1988年被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它的杀菌效果十分好,细胞内移动性是利福平的10倍。有关资料显示,在小鼠结核病治疗实验中利福喷丁加毗嗦酞胺的治疗不但效果显著,而且口服

6、半衰期长,可间隔用药,复发率相对较低。目前已被广泛用于临床[4]。5氟喹诺酮类(FQs):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该类药物抗结核菌活性非常明显,同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主要优点为与现有药物不交叉耐药;可与其它药物一起应用;四、五代药物对多重耐药性结核杆菌有一定效果。主要缺点为作用效果不强,与氟哇诺酮类药物交叉耐药[5]。硝基咪哇并毗喃类:该类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PA-824,它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可影响细胞壁霉菌酸的合成和结核杆菌的蛋白质合成,对发育休止期和对数增殖期的结核分歧杆菌有较理想的杀灭效果。由于它与其它类的抗结核药物不交叉耐药,

7、成为新抗结核药物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尝处临床实验阶段[6]。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应用:1998年,随着7Rv基因组全序列的破译,使结核病的治疗进入了后基因时代,从而加速了药物的筛选进程。目前药物的开发流程是从药物作用的靶点开始的,即基因组→新作用靶点→筛选→先导物→药物,这种基于细胞水平的筛选技术被逐渐应用于新结核药的开发当中[7]。总之,结核病是一种感染性很强的顽症,目前仍以化疗及辅助药治疗为主要手段。随着结核分歧杆菌耐药性的提高,抗结核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抗结核药物发展越来越开阔,期望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最终使结核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参考文献[1]陈锋

8、,李勇亮.浅谈抗结核药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