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ID:11227984

大小:11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0

《中国旅游文化》_第1页
《中国旅游文化》_第2页
《中国旅游文化》_第3页
《中国旅游文化》_第4页
《中国旅游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旅游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旅游文化都大明著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二〇〇六年五月19目录第一章多视角中的中国旅游文化3一、地球村中的中国3二、世界社会图景中的中华民族5三、世界三大文化中的中国文化6四、面向世界的中国旅游文化7第二章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及构架9一、延续性源远流长9二、系统性多元一统11三、丰富性博大精深13四、中国旅游文化的构架16第三章中国旅游文化史话20一、关于中国旅游文化的回眸20二、蒙昧时代——中华旅游文化的孕育期22三、过渡时代——中国旅游文化的奠基期24四、封建文明时代——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的成熟期33五、半殖民地半封建至新世纪——

2、中国旅游文化的转型期58第四章中国旅游主体文化80一、中国旅游主体文化80二、作为本体文化传承者的游客84三、扮演异质文化交流者的游客86四、中国旅游主体文化与跨文化92第五章中国旅游介体文化94一、旅游介体的构成95二、旅游介体文化中的旅行社98三、中国住宿业的文化特性100四、中国旅游交通的文化特性103五、旅游管理部门与服务机构109附图10919中国旅游客体文化(略)第一章多视角中的中国旅游文化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不同的生存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风格各异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也培育了各种各样的文化类型;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同

3、一民族又因为生活环境的变迁和文化本身的运动规律,表现出色彩各异的形态。这就是世界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讨论中国的旅游文化自然离不了中国生存生活的环境。必须从养育这一文化的自然----社会条件的剖析着眼,首先要认识作为文化产生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更要从这种社会经济形态赖以发生发展的原壤——自然开始着手。自然环境也称地理环境。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它本身并不是文化,可对文化的产生、发展具有物质制约力,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和发展水平、政权的形成和职能直至历史的进程,它是人类历史的载体。一、地球村中的中国在“神州五号”宇宙飞船中,杨利

4、伟看到的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就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生存空间——地球。在这美丽的星球上,最辽阔的一块陆地称为欧亚大陆,在这欧亚大陆上有着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在亚洲的中央矗立着世界上最高的极地,那就是被雄伟的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和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四面环抱的,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这亚欧大陆的东侧,背靠在这世界屋脊上,由西而东俯视着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中国的北部、西北部、西南部则深入亚洲大陆的中心,是一个“右高原、左大海”(章太炎重订《三字经》)的大陆海岸型国度。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大大小小几千条江河分

5、布其间,大多是由西向东奔向大海,长江黄河宛如两条巨龙贯穿中华大地。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北起漠河县北极村附近的黑龙江主航道,南达南海南缘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纵跨纬度约50度(从3度51分到53度34分),南北延伸550019余公里;西起新疆帕米尔高原的东沿乌孜别里山口,东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东西跨经度约61度,相距约5200公里,时差4个小时。沿着中国大陆的海洋(统称中国海)自北往南分别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在一望无际的海域内分布着5000余个大小岛屿。其中,台湾岛是全国第一大岛(35788平方公里),海南岛

6、次之(34380平方公里),崇明岛第三(1083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陆疆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5个国家接壤,长达22800公里。大陆海岸线北至鸭绿江口,南至北伦河口,长18000公里,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5国隔海相望。中国“在这样辽阔的土地上,有高山、平原、江河、湖泊、沿海、内陆、深海,也有较浅的大陆架,兼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跨越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经过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多种气候区

7、。水陆物产,应有尽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具有像中国这样广阔的空间包容量。俄罗斯和加拿大国土面积大于中国,但境内之气候多种、地貌多类、物产繁富、资源广博,一概无以与中国相提并论,内在的广阔度上远不及中国。中华民族就是以这块广阔富饶的土地为载体,生养栖息于这北半球的东亚大陆,在不断适应和改造这一自然环境,直至自然——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中国文化,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这中国旅游文化的根系,中国旅游文化理所当然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中国的领域广大、腹里纵深,回旋天地开阔,地形、地貌、气候条件

8、繁复多样,形成一种恢弘的地理环境,这是其它多数古老文明的发祥地所难以比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滋生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上游的扇型山麓地带,以后进入两河河谷,开垦两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其繁衍的区域主要于两河流域适宜农耕的几万平方公里,加上地中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