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ID:11228707

大小:26.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0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美妙,让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下面我将结合本次学习,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别做简要论述:(一)、自主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如下:第一、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自主变自流。第二,要求学生能够不依赖教师和别人,自主独立地开展教学活动,完全撇开教师的指导。第三,忽视自主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从以上对自主学习的理解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第一,就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而言,我们简单地理解为我要学!,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是学生的内在需要

2、。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作为教师,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的就是对于教材和学生的了解。第二,就自主学习的独立性而言,我们简单地理解为我能学!。作为教师,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要从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育模式逐渐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上来。课堂上能做到精讲,通过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和课后的交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对于有章可循的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课外能查到的资料,让学生自己课后去查找;而对于比较复杂的教学过程,教师也可以通过

3、详细的讲解后让学生自己再去归纳总结。第三,就自主学习的个体差异性而言,每位任课老师都有必要对授课班级的同学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针对同学们的个体差异性,对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指导,帮助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在推行自主学习的初期,无论教师还是同学,首先要对自主学习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达到自主学习应有的效果。自主学习不是完全对学生放任自流,无论是任课老师还是班主任都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引导,使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自愿地学习,并最终真正成为能够主动迎接挑战的人才。(二)、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认识层面与操作层面:一.

4、认识误区1.目标错位合作学习变成了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或公开课教师用来调整自身教学状态、把握讲课进程的工具,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让学生通过合作获得体验则无从谈起。“合作学习”变为个别教师“表演”的舞台。2.方式单一在有些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例如小组讨论),在一节课内达六、七次之多,可谓“高潮迭起”。我们暂且不论合作的效果,单从方式上看,好象只剩下了“合作”,合作学习是否是唯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否“灵丹妙药”?二.操作误区1.随意分组在课堂上,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前后桌的4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展

5、开讨论,而座位的往往只是按照高矮来编排、由男女学生搭配而成。这样的分组是否过于随意?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就意味着差异,正因为有差异,学生就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必要。研究表明:在学生差别很大的学习小组内,学生有更深入的思考,能激发出更多不同层次的观点,引发更深远的见解,形成更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团结协作,实现共同进步。作为教师,我们应对学生情况作出全面的了解,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学业成绩、能力水平(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学生性别、家庭背景等方面体现差异性,实行互补性组合。2.流于形式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

6、合作学习时,教室里立即出现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的每一个人都在发言。但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有些学生东张西望;有的趁机做小动作;有的学生却信口开河,滔滔不绝;有的则保持沉默旁观。一两分钟后,教师叫停,请学生回答,学生一开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没有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只是个体发言。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学生缺乏合作意识(2)学生缺乏个人责任(3)教师缺乏对合作的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教师对应的策略如下:首先,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问题。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如果问题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只能

7、是表层和形式的。在合作学习中,问题应当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是个体不能独立完成,必须依靠团队协作才能解决的任务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和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合作。问题过于简单,则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觉得无聊,从而消极应付;而过于复杂的问题,则会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束手无策,从而逃避。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应当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一个能使学生通过合作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突破的问题;一个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问题。其次,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我们常听到教师说:“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讨

8、论。”或在短暂的讨论后带有催促性地询问:“大家有没有讨论好?”如果问题简单到能在两分钟内解决,我们又何必兴师动众?我们关注的到底是过程还是结果?在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