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ID:11234647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_第1页
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_第2页
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_第3页
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一、研究的背景  “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要实现建筑工业化,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大量的从事建设装饰工程一线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改革精神。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的社会需要,做到学习与岗位工作的交互对接,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而其中的突破口在于构建专业性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培养模式,以更适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和改革,具备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好的基础设施。但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求;  教学改革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体现建筑装饰行业特点的课程体系与教

3、学内容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已建立了比例较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但教师根据装饰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有待提高,高水平技师和兼职教师数量偏少。  虽已形成了良好的校内外实训环境,但实训室规模和实训项目还达不到专业工学结合的要求,实训管理和考评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社会服务、技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内容  第一,创新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技艺融合、情境育人、梯次递进”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技艺融合、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校企合作”

4、: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充分利用学院与油田的天然联系,在专业建设、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顶岗实习、素质教育、师资培养、员工培训、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技艺融合”:是指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装饰施工操作技能为主的技术类课程和注重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艺术类课程,并将两者合理衔接。  “梯次递进”:理论课程的设置方面由基础到专业,由浅入深;实训课程的设置方面,构建了基于艺术设计技能实训、基于施工技能的施工认识实训和基于设计与施工的综合业务能力的综合技能实训的实训体系,三类实训依次递进,有机结合,前后呼

5、应;构建了面向室内设计师、中、高级美工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取证学习的由低级别到高级别的课程体系。  第二,与企业共同构建修订课程体系。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岗位有施工员、设计员、造价员、材料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等工作岗位。  根据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对应岗位群的要求,校企共同重构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图1专业课程体系构件图  第三,完善教学运行与保障制度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机制的管理与运行。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加大,原有的校企合作机制要进行清理和完善,需创建一套包括现场实习、现场授课、阶段式教学以及顶岗实习等与工学结合相关的

6、管理制度,构建质量标准、健全管理机构、完善考核、监控、激励机制的质量建设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研究与探索,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们仍将尽最大的努力,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企业合作,使该专业在“校企合作、技艺融合、情境育人、梯次递进”的人次培养模式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对社会有用、对企业能用的优秀专业人才,为我们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锦上添花。  (作者单位: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