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ID:11237203

大小:6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上传者:U-4187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_第1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_第2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_第3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_第4页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前言传染病就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其重点在于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达到防治结合目的。教材为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第六版)。本大纲适用于预防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课程总学时46学时,其中大课30学时,见习16学时。第一章总论绪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传染病定义和我国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成就。2、了解传染病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研究重点。二、计划学时数:0.5学时(理论授课0.5学时)三、讲授内容:1.传染病定义。2.传染病学的范畴,它与其它邻近科学的关系。3.传染病学的发展和我国的传染病学成就。祖国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自学内容)第一节感染与免疫一、目的要求1.掌握感染的慨念和感染过程的表现。2.熟悉传染过程中病原体作用和机体的免疫应答作用。二、计划学时数:0.5学时(理论授课0.5学时)三、讲授内容1、重点讲解感染概念的四个要素及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的不同及其意义。各种表现形式发生的比例、结果和意义。2、详细讲解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四个方面在传染过程的作用。3、详细讲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一、目的要求l、了解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2、了解传染病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二、计划学时数:0.5学时(理论授课0.5学时)三、授课内容一般介绍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的共同特征和在传染病中导致组织损伤发生的三种的方式。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8 一、目的要求1、掌握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2、熟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二、计划学时数:0.5学时(理论授课0.5学时)三、授课内容1、重点讲解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特别是传播途径2、一般介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影响。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一、目的要求1、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2、熟悉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二、计划学时数:0.5学时(理论授课0.5学时)三、授课内容1、重点讲授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2、详细讲解传染病中复发、再燃的概念3、重点讲解传染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特别是热型和皮疹出现时间、分布、顺序与疾病的关系。4、一般介绍传染病的临床类型。第五节传染病的诊断一、目的要求1、了解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在传染病诊断中的作用。2、学会传染病诊断方法。二、计划学时数:0.5学时(理论授课0.5学时)三、授课内容:一般介绍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等在传染病诊断中的意义。第六节传染病的治疗一、目的要求1、熟悉治疗原则2、了解治疗方法二、计划学时数:0.5学时(理论授课0.5学时)三、授课内容一般介绍传染病治疗原则和各种疗法在传染病治疗中的作用。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一、目的要求1、掌握传染源管理。2、熟悉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在预防中的地位。二、计划学时数:0.5学时(理论授课0.5学时)三、授课内容1、重点讲解法定传染病分类及疫情报告和管理方法。2、详细介绍切断的传播途径和提高人群免疫力的方法。8 第二章病毒感染第一节病毒性肝炎一、目的要求1、熟悉本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2、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各临床类型的诊断依据。3、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并发症、预后和治疗。4、熟悉各型肝炎的预防重点。二、计划学时数:8学时(理论授课4学时见习4学时)三、授课内容1、详细讲解五种肝炎病毒的特点及其抗原、抗体系统认识的现状和意义、特别是乙肝三系和HBV分子生物学标志的临床意义。2、重点讲解各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3、详细讲解各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各临床类型肝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以及黄疸、肝性脑病、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肺综合征、腹水的发生原理。4、重点讲解各型肝炎的临床分型及其主要表现。一般讲述小儿、老年、妊娠期肝炎的临床特点。5、重点讲解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各临床型的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6、详细介绍乙肝肝外系统并发症和重肝常见的并发症。7、一般介绍各型肝炎的预后、肝炎与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8、详细讲解肝炎的治疗原则及乙肝疫苗,甲肝疫苗和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的应用。第二节疱疹病毒感染一、水痘一、目的要求1、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2、了解本病的病原学。熟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及常见的并发症和本病的治疗原则。3、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理论1学时,见习1学时)二、授课内容1、重点讲解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2、一般介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性。详细讲解本病的发病机制。重点讲解基本病变及其转归。3、详细讲解本病临床表现。重点讲解皮疹形态、分布及其发展过程。一般介绍特殊临床类型及并发症。4、详细介绍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抗病毒首选药。一般介绍预防措施。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目的要求8 1、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2、熟悉本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及常见的并发症和本病的治疗原则。3、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理论授课1学时)三、授课内容1、重点讲解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2、一般介绍EBV特性。重点讲解EBV抗原。详细讲解发病机制与病例解剖。3、重点讲解临床各期典型表现。4、详细介绍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诊断要点、与CMV、肝炎病毒感染鉴别要点、治疗原则。一般介绍预防措施。第三节流行性乙型脑炎一、目的要求1、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2、熟悉本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及常见的并发症和本病的治疗原则。3、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二、计划学时数:3学时(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1学时)三、授课内容1、重点讲解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流行特征。2、详细讲解乙脑病毒特性、本病的发病机制。重点讲解病变范围和基本病变。3、重点讲解本病典型病例的临床分期及各期的临床表现和本病的临床分型各型的临床特点。4、重点讲解本病的诊断要点、本病与中毒性菌痢的鉴别要点。5、详细讲解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和本病的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的原则。6、一般介绍本病综合性预防措施。第九节副粘液病毒感染一、流行性腮腺炎一、目的要求1、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2、了解本病的病原学,熟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及常见的并发症和本病的治疗原则。3、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理论授课2学时)三、授课内容1、重点讲解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流行情况。2、一般介绍流腮病毒抗原、宿主。详细介绍发病机制,重点介绍病理特征。3、重点介绍本病典型临床特点、并发症。重点介绍诊断要点,详细介绍本病与化脓性腮腺炎鉴别要点。详细介绍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的原则,重点介绍抗病毒治疗方法。4、详细介绍实验室检查。8 1、一般介绍腮腺炎疫苗。一、麻疹一、目的要求1、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2、了解本病的病原学,熟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及常见的并发症和本病的治疗原则。3、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二、计划学时数:4学时(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2学时)三、授课内容1、重点讲解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流行情况。2、一般介绍麻疹病毒分离方法、抵抗力。详细介绍发病机制,重点介绍病理特征。3、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经过及各期临床主要表现。详细介绍非典型麻疹的临床类型,并发症,诊断要点,详细介绍本病与发热皮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详细介绍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的原则,重点介绍并发症治疗方法。4、详细介绍实验室检查。5、一般介绍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措施。第十节流行性出血热一、目的要求1、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学、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依据及治疗。2、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特性和本病的发病机制、预防、鉴别诊断。3、熟悉本病发生休克、出血、肾损害的机制。二、计划学时数:4学时(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2学时)三、授课内容:1、一般介绍本病毒的特性及其致病机制。2、重点讲解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3、重点讲叙本病的基本病变及主要受损脏器、临床分期和各期的症状、体征、发生病日。4、重点讲解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高血容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及防治措施。5、重点讲解各种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诊断依据、本病常见的死亡原因、本病各期治疗的基本原则。6、详细讲解本病发生休克、出血、肾损害的机制。7、一般介绍本病的鉴别诊断和综合预防措施。第十三节艾滋病(略已列皮肤性病章节讲授)一、目的要求:1、熟悉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2、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3、了解本病的危害性及其研究进展。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理论授课2学时)三、授课内容:1、详细讲解艾滋病的全称、病毒的特性、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CD4+8 T淋巴细胞受损的方式和表现。2、重点讲解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高危人群,以及本病的潜伏期和各期的临床表现。3、重点讲解本病患者各系统的临床表现,HIV感染的临床分类和分级情况。4、重点讲叙本病临床诊断依据和实验室确诊方法。5、详细讲叙本病的治疗原则和综合性预防措施。6、一般介绍本病的危害性和研究进展。第四章细菌感染第一节伤寒与副伤寒一、目的要求:1、熟悉本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临床类型、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本病的治疗和预防。2、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3、了解本病的预后。4、自学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二、计划学时数:3学时(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1学时)三、授课内容:1、详细讲解伤寒杆菌的特性、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流行特点。2、详细讲叙本病的病理特点,最常见的病变部位。小儿伤寒和老年伤寒的临床特点。本病的临床类型。复习复发与再燃的定义。3、重点讲解本病临床经过、分期和极期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常见并发症发生时间和临床表现。4、重点讲解各种实验室检查对本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价值。5、详细讲解本病的诊断依据及其与其他发热性疾病的鉴别。6、详细讲解本病一般治疗时注意要点,病原治疗时抗菌素选择、疗程、评价,以及主要并发症的处理原则。7、一般介绍影响本病预后的各种因素和本病的关键性预防措施。第三节细菌性痢疾一、目的要求:1、熟悉本病的病原学、鉴别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查。2、掌握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和诊断。3、了解本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和流行病学。二、计划学时数:3学时(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1学时)三、授课内容:1、详细讲解痢疾杆菌的性状、属种、及其流行病学上的变迁。2、一般介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性和流行特征。3、重点讲叙菌痢和中毒痢的发病机制,肠道病变特征、主要病变部位。急、慢性菌痢分型、临床表现(特别是急性菌痢普通型和中毒型的临床特点),演变成慢性菌痢的诱因。4、重点讲解本病的诊断要点及中毒痢与乙脑的鉴别要点。5、详细讲解菌痢粪便肉眼外观特点和镜检特点。8 6、详细介绍本病的病原治疗原则和急、慢性菌痢的治疗原则。7、一般介绍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首要措施。第五节霍乱一、目的要求:1、熟悉本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出院标准。2、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3、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预防。二、计划学时数:3学时(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1学时)三、授课内容:1、详细讲解霍乱弧菌的生物特性,两种生物型的鉴别要点。三种血清型。2、一般介绍本病的流行史、流行环节和流行特点。3、详细介绍霍乱肠毒素及其致病性主要病理变化。剧烈泻、吐、脱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及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原理。4、重点讲解本病的分期、分型及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常见并发症出现时间及其表现。5、详细介绍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本病与其他肠疾病的鉴别点。6、重点讲解本病的抢救原则和口服补液适应症,口服补液盐的配方。静脉补液方法。7、一般介绍发生疫情时的紧急措施。第十三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目的要求:1、掌握本病的病原学、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2、熟悉本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3、了解本病的并发症与后遗症、预后、预防措施。二、计划学时数:4学时(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2学时)三、授课内容:1、重点讲解脑炎双球菌的特性与分型。与流行的关系。2、详细讲解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3、详细讲解本病的发病机理、各型的主要病理改变。4、重点讲解普通型各期的症状和体症、暴发型各型的临床表现、轻型和慢性败血症型的临床表现。以及本病的诊断依据。5、重点讲解各种实验室检查的诊断价值。6、详细讲叙本病与其他脑部疾病的鉴别要点。7、重点讲解不同类型、特别是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的抢救要点。抗菌素使用原则及首选药物。8、一般介绍本病常见并发症与后遗症,预后的影响因素,综合性预防要点。第五章螺旋体病第一节钩端螺旋体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2、熟悉本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8 3、了解本病的病原学,预后和预防。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理论授课2学时)三、授课内容:,1、一般介绍钩端螺旋体的形态、特性、国内外常见类型及其致病力。2、详细讲解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储存宿主、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征。3、详细讲解本病的发病机制、基本病变、重要内脏与组织的病变特征、变态反应在发病中的意义。4、重点讲解本病的早期中毒症候群、各型的临床特点,并发症的表现。5、详细讲解血、尿常规、特异性检查的临床意义。6、重点讲叙本病的诊断依据,常见的死亡原因、病原治疗首选药——青霉素的使用原则、赫氏反应的表现及其诱因、各型的对症治疗。7、一般介绍影响预后的因素,综合性预防措施。第六章原虫感染第一节阿米巴病一、目的要求:1、熟悉本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并发症、鉴别诊断。2、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3、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预后、预防。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理论授课2学时)三、授课内容:1、详细讲解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特性及其感染人体的形式。2、一般介绍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流行特征。3、详细讲解包囊的侵入途径、寄居部位、肠道病变特征。4、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类型及其各型的表现。5、详细讲叙本病常见的肠内并发症和肠外并发症。特别是肝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和确诊依据。6、重点讲解肠阿米巴病的诊断依据、实验性治疗的适应症。典型肠阿米巴病的粪便特点。7、详细讲解本病与其他肠道疾病的鉴别。8、重点讲解本病病原治疗首选药物作用与副作用。9、一般介绍本病的预后和预防措施。说明:1.传染病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见习二个阶段。由于教学时数有限,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部分章节安排为自学内容,不列入教学大纲。2.见习共16学时,其中病毒性肝炎4学时;霍乱、伤寒、痢疾、乙脑4学时;麻疹、水痘等4学时;流脑、出血热等4学时,详见见习安排表。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