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ID:11276828

大小:4.21 MB

页数:146页

时间:2018-07-11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_第1页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_第2页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_第3页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_第4页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营养与肥胖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营养与高血压营养与糖尿病营养与痛风营养与免疫性疾病膳食、营养与癌症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的分子营养学基础(自学)第一节营养与肥胖一、肥胖的定义、诊断及分类(一)肥胖的定义肥胖(obesity)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贮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二)肥胖的诊断方法人体测量法(BMI)物理测量法化学测量法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kg/m2)我国的标准≥24为超重;≥28为肥胖

2、中国青少年超重、肥胖BMI分类标准推荐建议年龄(岁)超重(男)肥胖(男)超重(女)肥胖(女)7-17.419.217.218.98-18.120.318.119.99-18.921.419.021.010-19.622.520.022.111-20.323.621.123.312-21.024.721.924.513-21.925.722.625.614-22.626.423.026.315-23.126.923.426.916-23.527.423.727.417-23.827.823.827.718-24.028.024

3、.028.02003年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三)肥胖的分类遗传性肥胖遗传物质继发性肥胖脑垂体-肾上腺发生病变、内分泌紊乱或其他疾病、外伤引起的内分泌障碍单纯性肥胖二、肥胖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内因--主要遗传外因社会因素经济发展生活舒适活动减少饮食因素行为心理因素肥胖本身引起的症状气喘疲劳多汗睡眠困难腰痛髋、膝关节痛抑郁消化不良尿失禁月经失调不孕、不育多毛对智力的负面影响三、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一)对儿童的危害1.心血管系统肥胖可导致儿童全血粘度增高;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

4、等浓度显著增加。血压升高、心功能变化2.呼吸系统混合型肺功能障碍3.内分泌、免疫系统内分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4.体力智力、生长发育(二)对成年人的危害心血管危险因素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胆石症激素分泌异常不孕、不育高尿酸血症和痛风2型糖尿病中风骨关节炎癌肿四、肥胖的流行病学欧洲中年人肥胖率为15%~21%东欧国家较为严重,其中有些国家妇女的肥胖率高达40%~50%。美国的体重超重率33.3%,肥胖率22%。发展中国家肥胖病正急剧增多。我国2002年调查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能量摄入能量消耗为什么会肥胖?五、肥胖

5、的预防与治疗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量1)节食疗法1200~1800kcal/d2)低能量疗法600~1000kcal/d(最低安全水平)3)极低能量疗法200~600kcal/d(住院治疗)蛋白质25%、脂肪10%、碳水化合物65%控制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蛋白质25%,脂肪10%,碳水化合物65%2.运动疗法长时间低强度有氧运动1)运动方式2)运动强度3)运动时间3.药物疗法食物抑制剂副作用4.非药物疗法第二节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组以心脏和血管异常为主的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肺循环疾病

6、以及脑血管疾病。包括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等危害最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高血压和脑卒中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复合性病变,导致受损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官腔缩小。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一)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1.血浆中的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脂类分为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和胆固醇血浆中的脂类运输白蛋白结合脂蛋白结合脂蛋白分为乳糜颗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

7、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2.脂肪酸与动脉粥样硬化膳食Fat总量膳食脂肪的不同组成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脂肪酸碳链长度不同(1)SFA<10个碳原子和>18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几乎不升高血液胆固醇中、短链(C6∶0-C10∶0)、硬脂酸(C18∶0)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月桂酸(C12∶0)升高血液胆固醇抑制LDL受体活性(2)MUFA油酸(C18∶1)地中海膳食橄榄油、茶油降低血总胆固醇和LDL,但不降低HDL-C(3)PUFAn-6系列↓TG↓LDL-C↓HDL-C增加LDL受体的活性n-3系列↓TG、↓血

8、浆总胆固醇、↑HDL阻碍TG渗入VLDL中亚油酸和EPA、DHA可抑制血小板凝集(4)反式FA(trans-fattyacid)顺式脂肪酸的异构体主要来源人造黄油和起酥油反式FA与SFA一样可↑LDL但↓HDL经常摄入反式FA的妇女日后患心肌梗死危险性最高,男性也有类似结果3.膳食胆固醇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