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

ID:11300434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_第1页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_第2页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_第3页
资源描述: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脑室引流护理常规1.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管、引流瓶,各接头部位用消毒纱布包裹。2.保持引流瓶通畅,防止受压、扭曲、折角或脱出。3.注意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4.观察脑脊液的性状。5.每天更换引流瓶,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6.拔管前一天试行夹管,观察生命征、瞳孔,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时,应重新放开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1.病人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各类物品均要严格消毒灭菌,预防感染。3.正确连接各管道,水封瓶用护架保护置于床旁,连接胸腔引流管的长玻璃管必须在水平面下3—4cm。4.牢固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因胶管扭曲

2、,受压而造成阻塞。引流瓶的液面应低于胸腔60cm。5.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气体排出、水柱波动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如有两条引流管,应分别记录。如每小时引流量达100毫升以上,应报告医生。6.每日更换一次引流瓶及连接管。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先用两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然后换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腔。每1—2小时更换胸壁引流口的敷料1次。7.嘱病人离床活动时,防止引流管移位脱出或打破引流瓶,勿使引流瓶和连接管高于胸壁引流口水平,以防引流液逆流进入胸腔。T管引流的护理常规1.妥善固定:术后除用缝线将T管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但不可固定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

3、动时牵拉而脱出。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将T管拔出。2.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止胆汁逆流引起感染。若引流袋的位置太低,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予以挤捏,保持引流通畅。3.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正常成人每日的胆汁分泌量为800-1200ml,呈黄或黄绿色,清亮无沉渣。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4.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长期带T管者,应定期冲洗,每周更换无菌引

4、流袋。引流管周围皮肤每日以75%的酒精消毒,管周垫无菌纱布,防止胆汁浸润皮肤引起发炎、红肿。行T管造影后,应立即接好引流管进行引流,以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5.拔管:一般在术后两周,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清亮,胆管造影或胆道镜证实胆管无狭窄、结石、异物、胆道通畅,夹管试验无不适时,可考虑拔管。胃肠减压护理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置

5、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情况,一般胃肠手术后24小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渐减少。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应停止胃肠减压,并通知医生。引流装置每日应更换一次。5.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12小

6、时即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7.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防止病人误吸。擦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置。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1.按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2.石膏固定前的肢体或躯干应洗干净,如有伤口应换药。3.作好解释工作,使患者能主动配合。4.凡新上石膏的患者需床头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状况,若患者主诉局部有固定性压迫疼痛感或其它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师,立即处理。5.四肢术后石膏外固定者,须将患肢抬高,减轻

7、肿胀。6.石膏未干固的护理(1)石膏未干时,不应覆盖被物,如天气寒冷,盖被需用支架托起,以防石膏变形、松散或折断。温度低湿度大时。可用烤灯、或用电吹风助干。(2)尽量不要搬动患者,若需变换体位,要用手掌托扶患肢,不可用手指抓捏,以免在石膏上形成凹陷,引起肢体压疮。7.石膏干固后护理(1)石膏干固后脆性增加,容易断裂,翻身或改变体位时要平托石膏,力量要轻柔均匀,避免折断。(2)术后用石膏外固定者,应注意石膏内有无伤口渗血情况,如石膏内有血迹渗出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