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结业论文

科学技术史结业论文

ID:11517926

大小:3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2

科学技术史结业论文_第1页
科学技术史结业论文_第2页
科学技术史结业论文_第3页
科学技术史结业论文_第4页
科学技术史结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史结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装------------------------------------------订-----------------------------------------线----------------------------------------班级姓名学号-广东商学院答题纸(格式二)课程科学技术史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成绩 评阅人评语:=================================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建筑方面中国贵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唯一一个将文化传统传承至今的古国,拥有许多令外国人垂涎的发明。譬如中国的文字,经过五千年的洗礼,已经成为世界级的瑰宝了。带着对祖国的这份自豪感,我接下来就将对我感兴趣的中国古代建筑方面的成就作一番概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我国建筑的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资料表明,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就是原始居住阶段,秦汉阶段,魏晋南北朝阶段,隋唐阶12段,最后是元明清阶段。这是我国建筑史发

3、展的划时代的阶段,这些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建筑特色,也体现了中国建筑不断发展的历程。接下来我将一一做一下介绍。我国建筑的原始阶段,也就是我国建筑的雏形形成时期。资料显示,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

4、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

5、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12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

6、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有了夏商周的积累,到了秦、汉时期,中国的建筑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秦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也为建筑等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过去各个国家的建筑特点和优点互相结合,使中国的建筑迎来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但是秦王朝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人从阿房宫遗址和始皇陵东侧大规模的兵马俑列队埋坑,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又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筑长城以防匈奴南下,凿灵渠以通水运。这些巨大工程,动辄调用民力几十万,几乎都是同时并进,秦帝国终以奢欲

7、过甚,穷用民力,二世而亡。汉朝继承秦朝的建筑技术,经过汉初几位君主的努力,建立了一个经济、政治、文化都高速发展的帝国。这时候当然带动了建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西汉到东汉的400年间,木构建筑逐渐成熟,为后世木构架的几种主要形式: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奠定了基础。砖瓦生产和砌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中国古典建筑三段式(台基、屋身和屋顶)的外型特征基本定型。12经过秦汉阶段的积累,中国建筑已经成型,而魏晋南北朝又吸收了外来的建筑特色,使中国的建筑更丰富多彩。随着民族融合以及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有了不少新的发展,其中最重

8、要的就是佛教建筑的兴盛。佛寺、佛塔和石窟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建筑为中国的古典建筑和文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石窟是建筑、雕刻、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因而石窟的大量开凿,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情况与佛教建筑的繁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建筑形态、建筑发展,以及当时的建筑装饰等技术艺术的特色和水平,特别是雕刻艺术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这个时期战争不断,割据频发。反而促进了建筑的发展。魏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