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毕业设计大纲

矿井通风毕业设计大纲

ID:11739798

大小: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3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矿井通风毕业设计大纲_第1页
矿井通风毕业设计大纲_第2页
矿井通风毕业设计大纲_第3页
矿井通风毕业设计大纲_第4页
矿井通风毕业设计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通风毕业设计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毕业设计大纲(矿井通风专业适用)山西煤炭职工联合大学阳泉分校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一日第一篇矿井概况第一章矿区概况与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况一、交通位置:矿区、矿井的地理位置,水陆交通情况及至附近城市和车站的距离。二、地形地势。三、河流分布及范围,最高洪水位。四、矿区气候,年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年降雨量及最大降雨量,全年最大风速及风向。五、煤田开发简史,现有生产、在建设矿井和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六、水源和电源。第二节地质特征一、地质构造:1、井田与煤田的关系及其总的构造形态。2、煤系地层地质年代,地层层序,沉积厚度及岩石特征,接触关系。 附图:井田综合柱状图3、地层走向、倾斜及其变化规律。4、断层、褶曲和陷落柱等分布情况及规律。5、含水层情况、岩石透水性及井田用水量,吨煤涌水系数。6、主要含瓦斯岩层数量及对开采的影响。二、煤层及煤质:1、含煤层数、煤层厚度、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规律,煤层硬度和节理发育情况。2、煤层结构中夹石的岩性、厚度及分布规律。附表:可采煤层特征表可采煤层特征表煤组煤层煤层厚度(m)层间距(m)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稳定性煤层倾角容重吨/米3备注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夹石层数夹石厚(m)顶板底板3、煤的牌号。4、煤层露头及风化带深度,表土深度。三、瓦斯、煤层与地温:瓦斯赋存形式、涌出量、煤尘爆炸指数。煤的自然发火期。地温增深率等。第二章矿井设计能力第一节井田境界和矿井储量一、井田四周边界的描述。自然边界、技术边界的确定依据,下部边界有无扩大的可能性。二、井田的走向长、倾斜长(包括最大、最小和平均长),井田的平均面积。三、矿井储量:1、简述矿井田境界尺寸。2、井田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其中高级储量所占百分比。第二节矿井的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一、矿井工作制度:按《设计规范》规定矿井的年工作日数,昼夜工作班 数,出煤班数及每班工作时数,昼夜提升时数。二、矿井的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1、矿井设计的年生产能力和日产量的计算。2、矿井服务年限、各水平服务年限的计算。第三章矿井的开拓和开采第一节矿井开拓方式一、开拓方式的选择:1、开采水平的确定和采区(或盘区)的划分。2、井筒形式、数目、位置与用途的确定。3、开采顺序、主要巷道、石门、井底车场的布置(包括水平)等。附:矿井基本巷道特征表井巷名称支护特征断面形状断面积m2断面周长(m)巷道长度(m)备注4、开拓系统综述。第二节矿井开采一、采煤方法的选择:简述矿井采用的各种采煤方法。简述可结合实习矿井的各种采煤方法。二、设计采区或盘区的巷道布置。1、采区或盘区地质概况及煤层特征。(附采区地质柱状图)2、采区或盘区边界及储量。3、采区或盘区参数的确定:采区生产能力、工作面长度、采高、区段斜长及数目、各类煤柱尺寸和回采率等。4、采区和盘区巷道布置的选择:上下山的数目、位置、用途、集中巷道的功能;层组巷道之间的联系,巷道布置形式;采区各种硐室(变电所、煤仓、装车站等)的位置。对采区或盘区的巷道布置方式和选择方案应作技术经济比较(只做井巷掘进和维护费比较)。附:采区巷道特征表(参考第一节附表)5、采区(盘区)的采、掘计划:只作简单的采、掘安排;采区、工作面的接替顺序、煤层开采顺序等。 说明:1、采煤方法设计的重点放在指定采区或煤层的设计。其它采区或煤层只做一般的选择,而采煤方法设计中的重点放在巷道系统上。2、回采工艺根据实习矿井现行工艺选择不作详细计算。3、各类巷道的运输和提升设备也依据生产矿井运输设备进行选用,不做选择计算。4、本章图表(1)开拓系统平面和剖面图(0~1号),比例为1:2000或1:5000。(2)采区巷道布置图与剖面图(1号)比例为1:1000~1:2000。(3)采煤工艺插页图(说明书插图)(4)采区车场示意插图。(5)工作面循环图表,工人出勤表,技术经济指标表(说明书插图)(6)矿井各类井巷断面图册插图1:50。第二篇采区通风设计第一章矿井通风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一、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根据矿井通风系统选择原则,拟定两个以上方案进行技术比较择优选之。二、采区通风系统的选择也要进行充分比较定之。三、通风构筑物的选择与安设位置。四、全矿通风最容易和最困难时期通风系统的确定。本节附图:通风最容易和最困难时期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和网路图,要注意各种通风构筑物,风量、风向、风压等。图为0号纸。第二节矿井及采区风量计算与分配一、矿井及采区风量计算:用整体和分别计算法,按《规程》规定确定矿井及采区所需风量。二、矿井及采区风量分配与风速校核:按回采和掘进工作面的布置,产量、硐室布置及矿井内部漏风等因素进行矿井风量分配。要求按自然分配和按需要两种方法进行电算(或手算)。第三节矿井通风阻力的评价用列表法,依据矿井最容易、最难时期的通风系统来计算矿井的 总阻力。局部阻力可以采用经验值或从有关资料上选择,但要注明择处。第四节局部风量调节风量调节方法的选择,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其布置。第五节矿井主要通风机的选择一、矿井自然风压计算。二、风硐阻力与扩散器(抽出式时)阻力的计算和选取。三、风机参数的计算。1、主要通风机的风量计算。2、主要通风机的风压计算。四、主要通风机和电动机的选择。五、主要通风机个体特性曲线及工况点的确定。(插图)。第六节矿井反风一、矿井反风方法(全矿井和矿井内部)井下典型部位(事故常发生点)发生火灾时风流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应采取的调度风流的方法。二、反风构筑物的设计附图:(1)矿井主要通风机风硐与反风道插图。(2)井内事故常发地点及反风插图。第七节掘进通风确定一个典型掘进工作面进行设计。对掘进工作面的供风量、通风设备、设施、通风方式和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进行具体设计。附:掘进通风插图。第八节矿井通风的评价一、计算矿井的等积孔和总风阻,评价通风难、易程度。二、计算矿井通风费用。三、对矿井通风进行综合评价。第九节矿井通风费用概算1、通风电费。2、设备折旧和维修费。3、通风井巷折旧和维修费。4、通风器材购置费。5、通风仪表购置费。6、通风区、队全体人员工资。 7、其它。说明:1、应绘制的图:(1)采区通风系统图(0~1号)。1:2000或1:5000(2)采区通风网络(难、易)图(1号)。2、矿井及采区通风阻力计算表(难、易)。第二章矿井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矿井瓦斯一、矿井瓦斯地质概况:1、瓦斯形成、含量、瓦斯储量与赋存条件、煤系地层情况(岩性、隔气性、透气性等)。2、地质构造对瓦斯的影响。二、矿井和采区的瓦斯涌出概况:1、矿井瓦斯等级、瓦斯涌出、喷出、突出情况,瓦斯涌出量,瓦斯梯度。2、矿井及采掘面瓦斯来源的分析和浓度分布(采面、掘面和邻近层各占的百分比)。3、控制采掘面和全矿井瓦斯涌出的技术措施,对典型工程进行设计。附设计图。三、瓦斯抽放:1、瓦斯抽放的方法、抽放系统,抽放位置、抽放浓度、负压计算和抽放率。2、分析和评价抽放的合理性。附抽放工程设计图。四、瓦斯积聚的防治。瓦斯积存原因和地点,出现后的处理措施的设计。附防治瓦斯积存工程插图。本节附表:(1)瓦斯涌出量预测图。(2)预测瓦斯钻孔布置和瓦斯管路系统图。(3)防治瓦斯积存工程图。第二节矿尘一、矿尘源的分布、浓度和爆炸性分析。二、防治矿尘的措施。三、防治煤尘爆炸和控制爆炸传播的措施。 岩粉法:岩粉的来源和成分,制备过程。岩粉棚、水棚和水袋,它们的结构、架设法与布置。岩粉的撒布地,撒布周期等。四、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分析:分析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煤尘爆炸事故、制定安全检查表,提出防止瓦斯、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附:图表。1、煤质特征表。2、注水钻孔布置图和注水管路系统图(插图)。3、岩粉(水)棚架设、布置插图。4、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分析插图。第三节矿井火灾一、矿井自然发火。1、各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发火期、矿井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煤炭自然事故的分析;自然发火规律性和地点的分析;矿井造成自然发火的主要原因(开拓开采、通风方式、漏风情况等)。2、预防自然发火的措施:矿井防治自然发火的方法、布置系统设计依据,效果的评价;矿井自然发火的预报方法;正确选择开拓开采的方法,提高回采措施来防治发火,注浆防火,注浆工程设计等。附注浆系统图。二、矿井外因火灾1、矿井内可燃物分析及处理。2、火源控制。3、消防工作。消防器材、器材库及消防列车,消防硐室的布置。附:消防硐室布置图第四节矿井水灾一、对矿井水患可能性分析。二、预防矿井突然涌水的措施。超前探水设计:所需钻机的选择,钻孔直径及其布置,探水钻孔的封闭。钻孔过程突然涌水的安全措施;防水煤柱尺寸与布置。防水墙、防水密闭的结构及其布置。附图表:1、矿井涌水量计算表。 2、矿井水仓布置图。3、主要水平巷道防水闸墙设计插图。第五节提升运输与机电设备安全一、提升安全1、罐笼安全卡的结构及其性能的。2、钢绳及缸道的保护与检查。3、提升系统的控制机构及限速、限位等安全装置与检查。4、矿井人车的结构、连接装置和可靠性分析。5、斜井人车安全卡与性能。6、井下主要运输环节的安全措施等。二、机电设备安全1、安全供电系统,过压与过流保护、防雷措施。2、矿井中央与采区变电所。3、矿用主要机电设备名称与防爆性能。第六节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一、预测矿井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列表说明灾害的类别、地点和波及范围。二、对典型灾害制定预防与处理计划。计划中包括灾害的早期识别,报告联系方式,灾区人员的撤退路线、自救与避灾措施,及时灭灾措施,所用器材的储备与管理,灾害时可能发生的风流变化与调度方法。供水,供电与供风系统的管理等。三、自救器材自救器材型号、使用方法等。安全出口布置。第三章矿山救护一、矿山救护队的组织结构。二、救护队应具备的器械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救护队辅助设备一览表,矿山救护队的组织结构。附:救护队工作室布置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