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州一模试卷分析

2013广州一模试卷分析

ID:11847003

大小:20.7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4

2013广州一模试卷分析_第1页
2013广州一模试卷分析_第2页
2013广州一模试卷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3广州一模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广州一模试卷分析一、基础题:1-4小题第1题考查的是形近字的读音以及多音字的读音,要求学生对常用的、字形相近的字的读音准确区分,还有多音字在不同词语和词组中的读音。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记忆,遇到问题及时查字典,不要不了了之。常见的多音字如:着、和、划、勾等。第2题考查的是成语、俗语的理解运用。关键是成语俗语的意思、褒贬义、是否符合句义。特别注意的是成语俗语都是古代汉语的结晶,其中的字词大多是古代用法,我们不能望文生义,根据现代文胡乱猜想它的意思,而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记忆。容易理解错的成语如:七月流

2、火、不赞一词等。第3题考查病句的判断,这也是高考的固定题型。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第4题是连句成段,考查的是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组织能力、逻辑能力。需要掌握一定的文章构成技巧,如总分结构,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之后还要反复默读全文,看看是否通顺。二、古文部分文言文与古诗。(35分)(1)文言文部分:8题是细节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细心程度,本题C还涉及到一定的逻辑推理知识,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在第9题翻译部分应该是最容易失分的

3、地方,一是实词如“谕”等字翻译不出,而是省略部分学生没有补充,以后教学中应多加注意。其余考词语活用难度不大,(2)古诗,主要考景物特征与表达情感,题型较简单,只要细心找寻动名词,勾出冷暖词即可作答。此题较易得分。三、议论文阅读《科学的非科学功能》从广义的角度谈科学,考查的是思维模式和判断标准,后两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开拓思维,跟着作者的步调,理解作者的观点,不要拘泥于原有知识,要大胆敞开思维,接受全新的观点。并且注意文章的每一个细节。答题时紧扣原文,从文中找出依据。四、(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天鹅之死》是汪曾祺作品。这是一

4、篇散文化小说。是双线索故事,学生读起来难度较大。但问题设计相对简单。此题可以启发学生参考诗歌《再别康桥》来分析就简单多了。即找出意象,找出语言特征,找出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就不难作答。这部分17、18题中学生会因为答题不全面被扣分,尤其是17题。需要关照全文,考虑前后对比,营造的意境等,学生可能只能抓住一点而不言其余。《天鹅之死》是一篇结构新奇的小小说,文章篇幅不长,却引人入胜,自然巧妙地表达了深刻的内涵,人们对自然的残酷和文革时期对艺术的扼杀。剥离文章的格式,回归文章的本质,就很容易找到这篇文章的中心、主题。只要理解了文章的主

5、题,文章后的题目设置就比较简单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天堂杭州:一座城市和它的图书馆精神》这是一篇新闻报道,没有华丽的写作手法,也没有议论抒情,作者只是归纳列举事实,其中的意义韵味需要考生自己去品味去提炼。考查的学生的归纳能力,理解能力,和对人文精神的深入理解。对于社会现象需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和生活中多思考。三、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1、“竹升面”的介绍:此类题目,字数有限制,而且要求介绍对象的重点方面一个也不能遗漏,主要特征介绍俱到,而且要语言简练,不罗嗦,语句通顺。这是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需要

6、学生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重点,组织语言,排列顺序,合理安排字数。平时学习中也要做适量练习,避免考试时手足无措。2、看漫画归纳:首先得看清楚画的什么,画面突出特征,突出主题是什么。然后联系社会现实。那这就要求学生平时不能死读书,看新闻,看报纸,关注社会民生问题也很重要。不仅要关注,还要思考,还要有自己的理解、看法。其次,才是语言能力,标语的写作、对联的写作等能力。六、作文作文:难度适中,但是切入角度需要明晰,观点不宜偏颇。切题不准就容易造成失分。60分这篇大作文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分析。【对材料的理解】这是一则就孩子学习问题的家庭对

7、话,对话背景是孩子小轩的一次考试成绩被同桌超过,爸爸妈妈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小轩在一旁没有表达意见。材料中妈妈不把对手放在眼里,鼓励孩子打败对手,要有竞争的意识和不服输的劲头;在社会上从事其他行业也当如此。爸爸与妈妈意见不全一致,他以隆·克拉克的教育方法为例,认为要为别人好的表现高兴,也不要为自己输给别人而生气;这是人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质,它也会促使孩子的成绩变得优异,人也会变得彬彬有礼。小轩在一旁没有说话。【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1.材料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其中有三个角色:爸爸、妈妈、小轩。三个人就教育问题或有意见表达,或有

8、神态表现,体现各自观点和态度;其中折射出来的道理也反映在教育以外的其他领域。学生可以就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可以将材料引入文中,也可以不引入。2.写作要求(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字样,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可从爸爸、妈妈、小轩中任选一人,也可以综合一个、两个或三个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