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ID:11885587

大小:8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4

《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刘张洛审核人:张颖颖编撰日期:2009年1月一、课程概述(一)刑法原理与实务是我校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社区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类型属于B类,课程性质是必修课。计划时数为108,6学分,其中实践课时比例为33%。本课程1学年开设,第1学期讲授刑法原理与实务总论,第2学期讲授刑法原理与实务各论。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是我校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以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门学科。(二)本课程在整个法律事务专业(社区方向)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育部确定的高

2、职院校法律专业必修的14门主干课程之一,但不是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根据,通过对刑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我国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各种原理、原则和制度,培养学生运用刑法理论并根据刑法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刑事案件问题的能力。(三)文字教材是本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主要任务是传递基本教学信息。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本课程的文字主教材为《刑法》(第二版),由中国人民大学黄京平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

3、级规划教材。《刑法》(第二版)为“合一式”教材,即将课程教学内容和自学指导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不仅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刑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我国刑法的基本精神及具体规定,而且为学生自学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各章内容均由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本文、参考案例、本章小节和练习题等几部分组成。它是本课程教学与考核的基本依据。同时,为使学生在学习文字主教材时能较为完整、及时地把握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内容,检测掌握刑法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熟练程度和牢固程度,任课教师还编写了配套练习题等。二、教学内容描述本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是:1、了解刑法学和我

4、国刑事立法的发展概况。2、明确刑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体系。3、掌握刑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我国刑法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5、学会运用刑法理论并根据刑法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刑事案件中的问题。第一章刑法概述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任务;第二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本章学习目标(重点内容)】101、掌握刑法的概念;2、掌握刑法的任务;3、理解刑法的解释及其分类。【本章思考题】1、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什么?2、刑法解释的类型有哪些?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刑法基本原则概述;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第三节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第四

5、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本章学习目标(重点内容)】1、掌握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2、掌握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和要求;3、了解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4、掌握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要求;5、掌握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和要求。【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刑法基本原则?其有何特征?2、试述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三章刑法的效力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本章学习目标(重点内容)】1、掌握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和原则;2、了解我国刑法的属地管

6、辖权;3、掌握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2、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的内容是什么?3、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第一节犯罪概念;第二节犯罪构成。【本章学习目标(重点内容)】  1、掌握犯罪的基本特征;2、掌握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3、掌握犯罪构成的定义及犯罪共同要件。【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我国刑法中犯罪的概念?2、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3、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有什么联系与区别?4、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有哪些?第

7、五章犯罪客体第一节犯罪客体概述;第二节犯罪客体分类;第三节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本章学习目标(重点内容)】1、了解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2、掌握犯罪直接客体的分类;3、掌握犯罪对象的概念;4、了解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和区别。【本章思考题】1、为什么要研究犯罪客体?2、如何理解犯罪客体的三个不同层次?3、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第一节犯罪客观方面概念;第二节危害行为;第三节危害结果;第四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五节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10【本章学习目标(重点内容)】1、掌握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与基

8、本特征;2、理解危害行为的两种基本形态;3、理解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不同规定方式;4、理解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本章思考题】1、危害行为的特征有哪些?2、成立不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