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ID:10756426

大小:8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8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民法原理与实务(2)》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张颖颖审核人:刘张洛编撰日期:2009年9月一、课程概述(前言)民法原理与实务(2)是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法律事务专业的职业基础必修课,属于B类(理论+实践)课程,3学分,计划学时54学时,其中实践课时占18学时,实践学时占计划学时比例为33%。民法原理与实务(2)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原理和法学观点放在突出地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阐述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和司法审判工作的经验结合起来,突出科学的实用性;同时对古今中外的民法学理论,采取批判的借鉴原则。本课程主要教学

2、目的,是依据法律专业的需要,对必修本课程的学员进行有关民法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员能够运用民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规则,处理好各种民事关系,正确认识、分析和处理各种民事纠纷,做到学以致用。二、教学内容描述第三编物权法第十二章用益物权[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用益物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2、明确各种具体的用益物权的特点和行使的法律要求。[重点名词]1、用益物权2、土地承包经营权3、建设用地使用权4、宅基地使用权5、地役权6、特许物权[重点问题]1、用益物权的法律特征。2、用益物权的一般规则。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土地承

3、包经营权中经营权人和土地所有权人的权利义务。4、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特征、设立和内容。5、宅基地使用权的特征和内容6、地役权的特征、取得和内容。7、特许物权的特征和种类。第十三章担保物权[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抵押物的范围和抵押合同的效力;112、掌握质押权和质押合同的效力;3、掌握留置权的特征、适用范围。[重点名词]1、担保物权2、抵押权3、共同抵押权4、浮动抵押权5、最高额抵押权6、流押7、质权8、动产质权9、权利质权10、留置权[重点问题]1、担保物权的法律特征和属性。2、抵押权的法律特征。3、抵押财产的范围和限制。4、抵押权的登记制度。5、抵押权对

4、担保债权的范围。6、抵押权对抵押权人和抵押人的效力。7、抵押权的实现。8、质权的特征。9、动产质权对出质人和对质权人的效力。10、权利质权的种类及其设定。11、权利质权对出质人的效力。12、留置权的特征。13、留置权成立的条件。14、留置权对留置权人和债务人的效力。15、留置权实现的程序和条件。第四编债权法第十四章债权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债权的概念及特征;2、掌握债权法的概念及其在民法中的地位。[重点名词]1、债2、债权法[重点问题]债权的法律特征(债权与物权的区别)。第十五章债权的发生和分类[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债的发生根据;2、掌握债的

5、主要类型。[重点名词]1、附条件之债2、附期限之债[重点问题]111、债的发生根据。2、债的分类。3、附条件之债对“条件”的要求和条件的分类。第十六章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无因管理及其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2、掌握不当得利及其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重点名词]1、无因管理2、不当得利[重点问题]1、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2、无因管理的权利义务。3、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及不当得利之债的履行。第五编继承法第十七章继承与继承权[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继承权及其法律特征;2、掌握我国《继承法》规定的遗产范围;3、掌握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重点

6、名词]1、继承权2、遗产[重点问题]1、继承权的法律特征。2、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3、遗产的范围。第十八章法定继承[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法定继承的含义及特征;2、掌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3、掌握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重点名词]1、法定继承2、代位继承3、转继承[重点问题]1、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2、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3、我国《继承法》第14条的规定。4、代位继承的法律特征。5、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116、遗产分配的原则。第十九章遗嘱继承和遗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遗嘱的有效要件;2、掌握遗赠的法律特征;3、了解遗嘱继

7、承与遗赠的区别;4、了解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特征。[重点名词]1、遗嘱继承2、遗赠3、遗赠扶养协议[重点问题]1、遗嘱继承的法律特征。2、遗嘱的五种形式及各种形式的有效条件。3、遗嘱的实质条件。4、遗嘱的变更和撤销的要求。5、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异同。6、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特征。第二十章遗产的处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继承开始的时间和其法律意义;2、掌握继承权丧失条件;3、掌握继承权的接收和放弃。[重点问题]1、继承开始的时间及死亡时间的推定。2、继承和受遗赠的接受及放弃的方式及效力。3、我国《继承法》规定的丧失继承权的情况。4、遗产分割的注意事项。5、被

8、继承人债务的清偿原则。第六编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一章侵权行为和侵权归责原则[教学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