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

ID:12006597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5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_第1页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_第2页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_第3页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和预防灌溉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技术措施。水利改良措施有: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至适宜深度;采用大定额灌溉,冲洗淋溶土壤盐分,并经排水系统排出灌区;引洪放淤,即将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引入地块,沉淀留下泥沙,并在排水时,带出原土壤中的盐分;在灌排系统完善的情况下种植水稻。常用的排水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此外,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可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农业改良措施有:①合理耕作和施肥,即深耕、适时耘锄耙耱、平整土地和增施有机肥料等,可减少地面蒸发和表土返盐。②化学改良,如对碱土施

2、加石膏以改变土壤成分。③生物措施,如种植牧草、轮作套种、选种耐盐作物和植树造林等。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河西耕地盐碱地和荒漠地的功能区划分、特点,确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方案,规范盐碱地治理的行为,保证有序的开发治理,控制盐碱地的增加,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在查清我市现有盐碱地中、低产田形成主要原因,分布状况的前提下,在总结其它地区治理盐碱地的典型实例和分析试验示范中所取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针对我市盐碱地分区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分别先用以排水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方

3、案。统一规划,连片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全面安排,分期实施,讲求经济实效。二、规划原则本根据《关于开展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盐碱地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现状年为2006年,近期水平年为2010年,远期水平年是2015年。以实现我市农业生产任务目标,按2006—2010和2010—2015年两个阶段分期实施,前四年力求切实可行,后五年也要量力而行,并遵循以下原则:1、规划中的主要指标必须符合专业规划并加以以充实和完善。2、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定各项指标时把需要同可能有机结合

4、起来考虑。3、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不急于求成,要强调工程质量,重工程实效。4、择优投入,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按国家和市、群众投入各半的比例分摊。5、规划效益计算按静态分析,水利净效益分摊系数采用0.6。6、同灌溉渠系和田间工程配套等专业规划紧密结合。第二节  治理标准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结合我市现状,对这次规划分了初治和高治两个标准如下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初治应同高治紧密结合,并为高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经济条件富裕的乡镇,最好一次高治到位;在经济条件困难的乡镇,先进行初治,然后再

5、进行高治。初治、高治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尽量减少由初治到高治的重复工程投资。二、产量标准。经调查以我省主要农作物小麦为准,产量水平:中产>350㎏/亩;高产>450㎏/亩盐碱地治理标准表标准        等级    初步治理    高标准治理工程要求    田间灌排工程尚未配套齐全,仅有一定的除涝、改盐增产作用。    田间灌排工程已配套齐全,具有显著的除涝、改盐增产作用。改盐标准    不能控制地下水们位在临界深度以下,尚有返盐缺苗现象30~50%    可以控制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

6、,已无返盐缺苗现象.产量标准    达到当地中产水平(按分区提出)    达到当地高产水平(按分区提出)三、盐化指标。在1m厚土层内全盐含量:轻度盐碱地0.4~0.7%;中度盐碱地0.7~1.2%;重度盐碱地1.2%以上。四、改良碱化型盐渍地的标准,可参照代换性钠初治≤15%,高治≤10%或在土壤中镁钙比值初治<3,高治第三节    治理措施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水利工程措施与综合措施的关系,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治理盐碱地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是水利工程措施是先导,是基础,因为“盐随水来,盐

7、随水去”,没有水字当头,即使搞好了其它措施也收效甚微,且难以巩固。兴建排水系统是综合治理措施中的关键措施,也是综合治理盐碱地的前提。如果水的问题解决了,其它措施跟不上,单产不高,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要采取经济可行的有效的水利措施,综合治理,保证治理效果,充分体现水利措施的作用,因此,本次规划采取的治理措施是以水利工程措施为基础,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排水工程排除土壤及地下水中的盐份;控制地下水位,不使土壤返碱;调节区域水文状况,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同时,结合采取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田间管理措施和化学措施

8、等。根据我市盐碱地的成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治理措施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治理。一、水利工程措施1、排水出路排水首先要解决出路。根据玉门市地形、地貌、水文、水流方向,排水向北排入低洼荒漠地带。2、明渠工程明渠排水一次性投入较低,收效快,但占地多,土方工程量大,由于排水沟一般很深,沟道边坡含水量高,边坡容易滑塌,沟道淤积严重,因此一般边坡陡于1:2的沟道,必须采取生物和工程防护措施固坡。同时管理养护要求高,维修需要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