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改良措施

盐碱地改良措施

ID:23202237

大小:723.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5

盐碱地改良措施_第1页
盐碱地改良措施_第2页
盐碱地改良措施_第3页
盐碱地改良措施_第4页
盐碱地改良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盐碱地改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盐碱地改良措施一、水利改良措施1、方法引水洗盐、高灌低排蓄淡压盐一一在盐土周围贮存降水,促使土壤脱盐,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压盐排碱一一台高客土,形成淡水层,周边设排水渠,泵站辅助降低排水渠水位例:荷兰DHV方法,关闭城区与其他水系的开放式连接,选用渗透率适合砂质粉土抬卨路而至+4.5米,通过开挖沟渠的方式,降低盐水位,为淡水层的形成留有足够的空间,为了加快淡水层的形成,利用泵站的方式降低排水渠的水位,防止含盐水的反渗,在供水渠底部做防渗处理渠系布置水系统包含4个主要元素:主要的排水渠道(红色)、地下排水、供水干渠(蓝色)和供水支渠(蓝色)。布置时遵

2、循以下原则相邻供排水渠之间的距离力600m;相邻排水渠之间的距离为1200m;为了保持道路路基的稳定性,供水渠与道路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新渠道与道路交叉的问题,拟选用涵洞的方式解决。2、目的用淡水将含盐过高的土质内盐分洗出,降低种植土的含盐量,从而实现盐土淡化3、优缺点4、次措施必须有条件,一是地下水位较深,表土不易返盐;二是地势较高,有完备的排碱渠系,使农田排压出的盐碱水能顺利排向下游,否则耕作吋间越长,盐碱向表土聚积越多,造成土地盐碱化,更加无法耕种。客土抬高地而,相对降低了地下水位,可解决植物初期成活问题,客土抬高的理想高度是使地下水位控制

3、在临界深度以下,客土厚度应该在1.5-2.0m之间,同时在盐土区域內,客土很快容易次生盐渍化而影响沿期植物的生长和绿化景观效果。要解决水盐运动的根本是在临界深度设置隔离层和渗管进行排水,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达到土壤脱盐、防止生盐渍化、保证植物可持续发展。5、淡水来源1)雨水收集2)工业区再生水3)临港海水净化水二、化学改良措施1、方法增施化学酸性肥料过磷酸钙,矿物性化肥,大量有机质腐叶土、松针、有机垃圾等。2、目的使钙离子置换土壤中多余的纳离子,变碱土为含硫酸钠的盐土(后者对植物的危害仅为前者的1/5)从而改

4、善土质。3、优缺点可使PH值降低,施入适当的矿物性化肥,补充土壤中氮、磷、钾、铁等元素的含量,提高树木的抗性,有明显的改土效果。此类措施离子在土壤中交换耗时较长,离子充分交换难度较大,改良效果持续时间短。适合治理中度以下的盐碱土(含盐量0.4%以下)。4、肥料来源1)工业废料:泥炭、醋渣、黄铁矿粉渣、风化煤渣2)有机垃圾:落叶、木屑、树皮、马粪三、生物改良措施1、方法种梢耐盐的绿肥或者耐盐草坪。2、优缺点适合用于盐碱度较低的地区,是一种很生态的方法,适合湿地绿化。叫、物理改良措施1、方法平整土地,灌水洗盐,深耕晒垡;疏松表土,增强透水性,阻止水盐上升

5、;封底式客土和地上花盆式客土抬高地面;铺设隔盐层等填以客土2、优缺点适合用于规模较小但景观位置较为重要的绿化区域,如花坛、树池、花台、花镜等处,可有效阻隔盐碱的侵蚀。五、工程措施1、方法挖湖堆山,客土,耐盐植物群落,树穴底隔离层(碎石子、草帘子)加盲沟排水,施用盐碱土改良介质,树穴表而用树皮、枝叶、卵石、陶粒等覆盖。a.明沟排盐一一结合水利工程,用带状沟渠系统将绿化地段分割为条带状。沟渠的作用—为排水,一为蓄积雨水,通过排水降低种梢土的地下水位,通过蓄积雨水促进脱盐。同时利用客土层提供根系的良好生长环境,客土层抬高土面,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达到改土

6、的目的。优点一一这一模式适用于盐碱程度中等、地势较髙、原有排灌渠系畅通的地段,在道路两侧绿化中应用广泛。地zai水b.雨水收集结合排盐一一通过地形的塑造,设賈不同的雨水收集下m绿地,收集一定的雨水,起到压盐的作用,同时在地形较低一侧设置排盐沟,收集盐碱水,并种植耐盐植物墳窃地挖深沟地形引入容土由水收it区新地下水位线摊达碱浞地沟水涉透路线盐減跑下水h近C.暗管排盐一一是将带有孔隙的管道铺设于地下一定深度(地下水位以上或以下),待灌溉或降雨后汇入管道的水分,或者是直接直接汇入到管道中地下水,通过管道排出土地,带走盐分,起到改良盐碱地的0的。优点一一浅潜

7、暗管排盐工程技术模式适用于盐碱程度较重、大而积绿化的商标准景观绿化地段。而积较人的绿地方便暗管的铺设,能形成完善的排盐系统。栽植层植物景观受盐碱地影响很小,可营造无异于正常土壤的植物景观。绿地边界主推水管官管支排水管集水井d."—带一沟挑沟做台绿化工程模式〃一一人工挖沟,并将挖沟的原土上挑做成林带种植台,抬高林带种植土,台上再加40cm客土层,这样,加大了土表与地下水位之间的高差,通过林带种植土与沟渠底部的高差达到自然淋盐的目的。例:唐山唐海县试验阶段种植耐盐树种107杨,当年成活率达到了97%。这种一带一沟的栽植模式减少了客土量,节约了工程成本。优

8、点:比暗管排盐工程技术模式节约工程成本34.6%;比明沟排盐工程模式节约19%oW±»4Cca.'■土屬J

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