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工荒”成因研究及对策

我国“技工荒”成因研究及对策

ID:12134464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5

我国“技工荒”成因研究及对策_第1页
我国“技工荒”成因研究及对策_第2页
我国“技工荒”成因研究及对策_第3页
我国“技工荒”成因研究及对策_第4页
我国“技工荒”成因研究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技工荒”成因研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技工荒”成因研究及对策[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进入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全面加速发展和面临产业重型化和信息化升级阶段,凸显了“技工荒”问题。通过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理论,要解决技工荒问题,必须从工资水平、企业投入、政府支持、职业教育、社会观念等方面加以改善。[关键词]技工荒;工资水平;企业投入;职业教育;社会观念[中图分类号]F0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4-0138-02一、引言8“技工荒”即技工短缺问题,自2001年起席卷全国,并呈现加大趋势。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发布的2010年部分

2、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分析状况来看,我国劳动力供需总量集中在初、中级技术等级;从供求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求职者均供不应求,其中高级技能人才仍较为短缺。2001—2010年间,制造业需求旺盛,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制造业用人需求所占比重上升了近15个百分点。2001—2008年,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旺盛,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呈现上升态势,2009年有所回落,2010年趋于回升。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均处于需求人数大于求职人数的状况,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相对较高的是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技师,其岗位空缺

3、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87、1.89、1.87。从各年度情况看,高级技师、技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2001—2007年度呈现持续上升态势,2007年以来趋于下降,但仍处高位,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45岁以上的用工者只占到8.4%,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占到了51.4%。岗多人少的状况表明了我国“技工荒”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高技能人才老龄化趋势已有所显现,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40岁以上的工人手中,部分企业更有必须返聘退休职工才能完成订单的情况出现,技能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我国

4、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要求。因此研究“技工荒”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影响我国现阶段技工供需的诸多因素入手,进一步分析我国“技工荒”的成因与对策。二、技工荒的成因分析(一)工资水平不高8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中短期内工资的自由调节可使得某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从而达到市场出清的状态。但是如果市场的工资水平存在刚性特征,则工资将处于均衡工资水平之下,形成需求性的缺口。我国目前的技工市场正处在这样的一个阶段,技工工资低于均衡工资,且具有刚性特征,从而造成了技工市场的供求不平衡。我国技工市场的工资水平不高,

5、高中级技工的收入水平及待遇应与科技人员大体相当,但由于观念上的差异,造成其收入水平低和社会待遇低。(二)企业投入过低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据资料显示,德国培养一名技术工人平均花费在25万元人民币左右,而我国企业职工每人的培训费只有不到百元。即使是在重视培训技工的企业,也仅仅只是停留在培训初级工层次上,这就使得中、高级技工严重断档。“只使用、不培养”的用工方式进一步加剧了技工的短缺,也造成了技工的流动过于频繁。同时,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打破工人与干部的界限,操作层的待遇远远低于管理层。(三)政府财政支持不足我国技工市场的供求不平衡矛盾体现了

6、市场机制调节的不完善,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现阶段财政资金的投入不够。我国现阶段财政公共资金对教育的投入呈现了“哑铃型”特征,对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庞大,而对中间的职业教育、技能教育投入较少,造成技术工人供给的恶化,同时偏重于高等教育投入也造成了“重文凭、轻技能”的社会价值观。8(四)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职业学校培养的新技工素质不够高,究其原因是由于“高学历成就高地位、高学历成就高收入”的普遍流行,高级技工教育生源数量在萎缩的同时,生源的素质也下降。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技能实训、学业评价上还沿袭着普通教育的模式,造成毕业生到企业后不能适应岗位需要

7、。进而职业技术学校只能培养一般的技术工人,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工程师、设计师等高技能人才。(五)传统观念的束缚“科举制”在中国沿袭千年之久,它不仅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更体现了一种文化上的价值观,这种文化价值观具有重形式而轻实用、重脑力而轻体力的特点。我国现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产业结构“锁定”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上,技术工人的工作偏重于体力劳动,这就造成并且强化“干技术工作低人一等”的共同社会价值判断。应转变观念,在我国的经济转型化进程中,现代技术工作不再是纯粹的体力活,更倾向于需要长期人力资本投资与接受过专业化训练的脑力劳动。

8、陆建芬:我国“技工荒”成因分析与对策三、解决“技工荒”的对策8市场供求机制中的工资水平短期造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