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输液中效果观察

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输液中效果观察

ID:12141301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输液中效果观察_第1页
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输液中效果观察_第2页
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输液中效果观察_第3页
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输液中效果观察_第4页
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输液中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输液中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输液中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80例采用双腋静脉交替穿刺留置针输液,对照组80例采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平均使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发生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腋静脉管径粗大,行走直,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发生并发症明显减少,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儿痛苦,为抢救

2、赢得时间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关键词】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输液6新生儿,尤其是危重患儿,由于病情危重,除需要无微不至的基础护理及监护外,更需要精心治疗,讯速建立通畅理想的静脉通道是抢救和治疗的关键,以往新生儿静脉穿刺常选用头皮静脉、四肢静脉,但多数患儿由于病情危重末梢循环差,而且头皮静脉及四肢静脉管径较细,穿刺成功率低,留置时间短,常常需要重复穿刺,既延误抢救时机又增加患儿疼痛。而腋静脉粗、直,容易穿刺,保留时间长,发生并发症少,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满意

3、,现将其观察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男45例,女35例,日龄15min~3d,体重900~4100g,新生儿窒息15例,早产儿35例,新生儿肺炎20例,新生儿黄疸10例,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80例,男48例,女32例,日龄15min~3d,体重1000~4100g,新生儿窒息15例,早产儿37例,新生儿肺炎18例,新生儿黄疸10例,采用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资料差异

4、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操作方法两组患儿均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直型留置针,型号22G。观察组的患儿入院即采用腋静脉置留置针输液,其操作方法如下,将患儿置辐射抢救台保暖,取仰卧位头偏向穿刺肢对侧,脱去穿刺侧上衣,在穿刺侧肩胛下垫一小枕使其肩膀抬高20~30°,操作者左手持患儿三角肌处将手臂轻轻向外展110~130°,使患儿腋窝水平暴露,在上臂内侧腋窝0.5~1cm处可见腋静脉的走行,此处即为腋静脉穿刺部位[1]。用止血带在肘正中上2~36cm处结扎,阻止血液循环,局部用0.5%安尔碘严格消毒待干,消毒范围8cm

5、x8cm以上[2],助手用2支无菌棉签将皱襞往腋窝顶部推并按压起止血带的作用,使腋静脉充盈固定后,操作者左手拇指及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处皮肤绷紧,右手持留置针在腋静脉穿刺部位与皮肤成15~30°角直刺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使留置针与血管平行,再向前进针2~3mm,固定针芯,将外套管缓缓送入血管后拔除针芯。助手放松按压,放松止血带,接准备好的生理盐水缓慢推注,若推注顺畅无阻力,局部无肿胀,回血好表示穿刺成功,贴好3M无菌透明敷帖,再用3M胶布加固,注明穿刺日期与时间。患儿的手臂可恢复自然位置。输液结束后用生理盐水5ml

6、正压封管,保留达5d给其更换3M透明敷帖1次[3]。更换留置针的标准:发生堵塞液体外渗静脉炎脱管折管或已留置7d以上,拔管当天即行对侧腋静脉穿刺置留置针。对照组按常规穿刺方法在患儿头皮四肢静脉置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同样注明日期和时间。�2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留置针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留置针保留时间;观察组发生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3讨论�3.1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6腋下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前面尺侧上行,至臂中点稍下穿过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直接汇入腋静脉,管腔直径较大,而且位置表浅

7、固定,且静脉粗、弹性好,这些独特的解剖学特点为静脉穿刺提供了天然的优势条件,从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而头皮、四肢静脉,由于管径细小、管壁薄、循环差,穿刺后容易造成静脉穿破而造成静脉穿刺成功率低,而且反复多次穿刺,极易破坏浅表静脉,给后续治疗造成极大困难,同时加重了感染、浅静脉炎、药物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延误最佳抢救时机。�3.2腋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延长保留时间�3.2.1腋静脉为大静脉血流量大血流速度快,在抢救时常静脉输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刺激性药物会随血液快速进入血循环,减少了药物对局部血管壁的刺激。因此。发生外

8、渗的机率减少,长时间保留输液也不易发生化学性静脉炎。而头皮及四肢静脉血管细小,静脉回流速度慢[4],局部血管壁则长时间处于药物刺激中,易并发药液外渗和堵塞及化学性静脉炎。�3.2.2腋静脉的管径粗大走行直,留置针软管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减少留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