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之歌》教学设计

《问号之歌》教学设计

ID:1217594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08

《问号之歌》教学设计_第1页
《问号之歌》教学设计_第2页
《问号之歌》教学设计_第3页
《问号之歌》教学设计_第4页
《问号之歌》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号之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品社主备教师侯春莲课题“问号”之歌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奋的故事,搜集相关的格言和谚语。2、明白爱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3、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重难点重点:1、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2、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难点:激发从小对学习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24字教学法过程内容教学补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与“问号”交朋友。1、我可喜欢蓝猫了,因为他是个爱动脑筋,聪明的孩子,在他脑海里总是有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也要像蓝猫一样与问号交朋友。2、学生读一读诗歌“问号”

2、之歌。3.解决蓝猫提出的问题:“头悬梁,锥刺股”的含义。1+2+3+.....+100=?4、谁来提出问题考考大家。总结:问题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来自于用心的思考和大胆的实践。好问问题的小朋友就是好动脑筋的小朋友。脑筋越用越灵。牛顿小时候就最喜欢动脑筋了。(讲讲牛顿“万有引力”的故事)所以后来他成了一个物理学家。二.合作交流1、当你身边遇到问号时,你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2、老师想听听你们的高见,你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的?(勤学好问)三.阅读感悟,自学检测1、任务呈现:要解决疑问,最主要的还是勤奋学习,下面我们来学习两则小故事

3、:《华罗庚阁楼著书》《匡衡凿壁借光》,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要想一想,你能向他学习什么呢?(学生回答)2、自主学习: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任务好学、勤学的故事呢?学生讲一讲自己搜集的名人勤学的故事听了这些故事,你认为他们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学习的呢?(学生回答)3、展示交流: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名人、伟人的故事,那你认为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怎么办呢?(召开班级主题故事会)四、分层训练、拓展应用。1、目标检测:听了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你一定深受感动。把这份感动记下来,与小伙伴共勉。完成课本39页的内容。2、大屏幕出示“今日勤

4、学之星”评选表。课堂交流你所评选的勤学之星。(具体讨论被评者的勤学表现)3、如果评你为勤学之星,你认为自己身上有哪些勤学的表现?五、布置作业1、搜索勤学格言,作为自己座右铭。2、收集勤学故事,准备下节课开“故事会。”六、本课小结:本课总结:同学们,请看黑板,人生当中,我们会遇到无数个问号,让我们行动起来,用你的努力去解决每一个问题,让我们的“问号”之歌越唱越响!谢谢大家!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以小组整理勤学格言和故事,选代表回报。二、阅读感悟、自学交流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格言,补充讲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故事。2、学生选取一

5、句或自己写一句座右铭。三、合作交流1、学生课前向爷爷奶奶或者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祖辈的学习条件,学生可以将祖辈以前学习环境的照片带至学校。2、学生交流,记录自己现在的学习条件。3、小组展开讨论。4、交流调查后的感想,然后每个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四.分层训练1、填空: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周恩来)说的。②.“华罗庚阁楼著书”、(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都是关于(勤奋好学)的故事。③.古今名人从小(勤学好问)的故事,激励我们(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天天向上。2、选择:①.少年时就立志造桥的人是(B)A.孔子B.茅以升C.詹天

6、佑②.冒雪访师的人是(B)A.刘备B.宋濂C.华罗庚③.晚上,外面雷鸣电闪,小明正在做作业,突然停电了,他会(A)A.点蜡烛把作业做完B.明天再做3、判断:①.敢问、乐问、善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我们都要学会好问、多问。(√)②.老师说我非常聪明,所以不刻苦学习,也能考出好成绩。(×)③.科学就再我们身边,就看你怎么样观察和发现。(√)五、 拓展延伸,简答题通过调查,了解祖辈当时的学习条件和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各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想?答:祖辈的学习条件:简陋的房子,没有电灯,也不宽敞。我们的学习条件: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电

7、脑、多媒体、读书机。我的感想:一定要爱护公用设施,珍惜时光,好好学习,为家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五、本课小结:总结:同学们,请看黑板,人生当中,我们会遇到无数个问号,让我们行动起来,用你的努力去解决每一个问题,让我们的“问号”之歌越唱越响!板书设计“问号”之歌 勤学+好问 =    成功格言和谚语(------)教学反思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学生很感兴趣,课中热情高涨,是啊,我们决不能把学生局限于书本内容,应在拓宽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上多做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