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人文性教育方法途径浅探

母语人文性教育方法途径浅探

ID:12562797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7

母语人文性教育方法途径浅探_第1页
母语人文性教育方法途径浅探_第2页
母语人文性教育方法途径浅探_第3页
母语人文性教育方法途径浅探_第4页
母语人文性教育方法途径浅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母语人文性教育方法途径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母语人文性教育之方法途径”浅探姓名:彭新生职称:中教一级所在学校:平顶山市第31中学联系电话:0375——4926322通讯地址: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宋寨村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母语人文性教育之方法途径”浅探平顶山市第三十一中学彭新生摘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且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本文紧切《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实际,针对人文性培养的目标要求,先从教师应洞悉、把脉教材,制拟课堂目标,调动学生情感等三方面谈及操作方法;然后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列举了“要师、文产生情感共鸣”、“要遵循二性的

2、客观规律”、“要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要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氛围”四个途径。以期探索语文教育“文、道统一”的科学性。关键词:新课程人文性教育方法途径教育是社会的产物,且与社会的发展同步,作为祖国母语的语文教育尤其如此。对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可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使学生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素养都得到有机提高,不仅是责无旁贷的重任,而且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强烈呼唤。关于语文

3、工具性能力素养的实践,即通过读、听、说、写、思等方法途径来培养造就和提高学生语文技能问题,多年来已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给予过诸多深刻的论述。本文,笔者愿从“人文性”教育的方法途径方面作些探究,以期与大家同勉。一、应洞悉并把脉教材之中饱涵的人文性因素首先,必须正视的问题是,新一轮课改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以“体裁”编排单元的常规,而以“题材”为宗旨编排单元,如以七年级上册为例,六个单元分别以“感悟生命”、“理想信念”、“景物观察”、“科学世界”、“世间亲情”和“想象世界”展开。显而易见,教材编者的意图就是以《课标》为基调,立

4、足“以人为本”,且先后每两个单元依次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为教育主题,以此充分体现了学科特质的人文性原则。其次,新版语文教材中属于文学或准文学的古今中外优秀文章占70%左右,而且每一篇文章无不跳动着作者的情感脉搏,蕴涵着奔腾的感情激流。她折射出了人文性的五颜六色,流露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能否准确详尽地驾驭教材内容的人文因素,无疑是能否实现以情促教的保障,也是语文教育能否实现人文性教育目标的关键。通览七至九年级教材,优秀篇章灿烂生辉,饱含“人文性”丰富多彩。如,《春》、《济南的冬天》之景色

5、秀美,《看云识天气》之观察细微,《风筝》、《羚羊木雕》的心灵自责,《海燕》、《雷电颂》的情操豪放,以及《松鼠之谜》、《斑羚飞渡》中动物对人类的震撼;古文作品更是璀璨夺目,如《马说》的揭示哲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胸襟坦荡等等。所以,语文教师对此若做不到胸中有数,人文性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试想,那《过零丁洋》若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精神气魄,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若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品质,作品怎能被誉为震撼古今的名篇?二、准确制拟课堂教学的人文性目标课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

6、激励、调控的作用,表示着教师课堂教学的总方向。所以,制拟课堂教学目标的原则是必须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而人文性目标作为必有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促进其他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保障。因此,教师在制定新课教学目标时,利用语文教材中浓重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从而发展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有力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无疑是语文教师应主攻的任务之一。如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伤仲永》一课,则须把“进步需要不断地学习

7、”这一道理作为人文目标;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一课,则须把“认清大自然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树立环保意识”作为人文性目标;而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沁园春·雪》一课中,则可以在感知祖国山河壮美的基础上,感受伟大领袖崇高、博大的胸怀和豪情壮志,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鞭策,激励他们立志作祖国未来的主人。三、有机调动教学对象——学生的人文性情感情感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喜怒哀乐世人皆有。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师决不可忽视他们的情感因素。尤其是初中阶段,从生理上来说,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丰富他们的情感,使人文性教育潜移默化地进入他

8、们的情感世界十分必要;另一方面,从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的实际讲,利用学生已有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新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对人际、对世界的热爱,这又是语文人文性教育的归宿。如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