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ID:12617409

大小:12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8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1页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2页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3页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4页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创造力的学习,为此,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的必要性教学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高度概括地说就是自主、合作、创新。 所谓自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在学习的内容上、时间上、进度上,更多的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

2、主承担的机会。 所谓合作就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 所谓创新就意味着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陈规,总是试着,无能为力改变,所以创新、探究和发展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创新意识的能力的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总是带有开拓进取、勇于冒险的精神,不会固守不变的东西得过且过。 走进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机械

3、重复,简单训练、接受学习,学生之间互动与合作、交流与分享太少。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抄。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

4、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5、  二、革新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生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系统中重要的动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而要靠教师在师生的交往中去激发,去培养,比如说,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备好、上好每节课,讲课要幽默风趣等,让学生喜欢教师,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所代的课程,实践证明,“目标激励法”、“

6、表扬促进法”,“友好交往法”等等都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2让学生主动求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其目的是让学生摆脱教师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这一阶段要突出“自主求索”四个字。这就要求教师应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教在学后,学在教前,生为主帅、师为参谋。此阶段一般可以用“问题讨论法”、“师生访谈法”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3突出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其目的是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突现主体,张扬个性、加

7、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一阶段要在“动”字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身动、心动、人人动,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教师可采用模拟表演、演讲朗读等方式激励学生动。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自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4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从学习过程的整体上看,这一阶段是实施全过程的归宿环节,一堂课的学习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这一阶段的质量。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做探险队长、突围队长,打破常规,运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让学生自己试

8、着做课后的活动与探究题,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表扬好的一面,摒除不好的一面。再比如,学生解答一个问题后,教师可提问,这是不是最佳办法,此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换一种说法是否效果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