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虫害及防治资料

辣椒病虫害及防治资料

ID:12640072

大小:3.65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7-18

辣椒病虫害及防治资料_第1页
辣椒病虫害及防治资料_第2页
辣椒病虫害及防治资料_第3页
辣椒病虫害及防治资料_第4页
辣椒病虫害及防治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辣椒病虫害及防治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辣椒病虫害及防治资料(仅供参考)   辣椒疫病防治:1、选用耐病及耐涝品种。2、施用酵菌素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3、采用高畦或起垄种植,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4、与豆科、十字花科、禾本科进行3年以上轮作,茄科不宜连作。5、雨季来临前及时喷洒0.5%氨基寡糖(施特灵)水剂300倍液或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800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发病高峰期喷洒72%锰锌霜脲(克露、克霜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双霉威(普力克

2、)水剂600—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8%波锰锌(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呋酰锰锌(百德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9%锰锌烯酰(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6、也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隔7—10天1次,病情严重时可缩短至5天,连续防治34次。7、贮运或进入市场后要注意通风、降温、排湿。    辣椒猝倒病防治:1、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2、育苗时要严格选择

3、营养土,选用无病新土、塘土或稻田土,不要用带菌的旧苗床土、菜园土或庭院里的土育苗。3、出苗后发病的可喷洒80%多福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辣椒白星病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喷洒云大-120植物生长调节剂3000倍液或多效好4000倍液,增强寄主抗病力。3、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4、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噻菌铜(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新万生)

4、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百硫悬浮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辣椒白绢病防治:1、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深埋或烧毁,条件允许的可进行深耕,把病菌翻入土层深处。2、发病重的田块,可实行水旱轮作,也可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3、提倡施用酵菌素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发病重的田块,每667㎡施石灰100-150kg,把土壤酸碱度调到中性。4、座果后用草圈等物把果垫起来,避免与土壤接触。5、高温多雨的夏季浇水后晒田,7天后再晒1次,也可在深灌后覆盖地膜晒20-30天。6、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

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立枯磷(利克菌)可湿性粉剂1份,对细土100-200份,撒在病部根茎处,防效明显。必要时也可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7、利用木霉菌防治白绢病。用培养好的木霉0.4—0.45kg加50kg细土,混匀后撒覆在病株基部,每667㎡1kg能有效地控制该病发展。   辣椒叶枯病防治:1、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体株及落叶,集中烧毁。2、与其他蔬菜实行隔年轮作。3、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

6、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硫(灭病威)悬浮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8%波锰锌(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辣椒褐斑病防治:1、选择地势高燥地块,施足酵菌素沤制的堆肥或有机活性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病力。2、与非茄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3、采用高畦栽培,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4、座果后及时摘除残花病果,集中深埋或销毁。5、开花至幼果期开始喷洒69%锰锌烯酰(安克锰锌)可湿

7、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菌灵盐酸盐(防霉宝)可溶性粉剂800倍液,每667㎡喷对好的药液70-75L,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施用甲霜灵锰锌的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辣椒黄萎病防治:1、选育抗病品种,生产上单用从辣椒上分离到得辣椒菌株测定品种抗病性,有时不能全面反映其抗病性,应该同时选用从各种植物如棉花、茄子等上分离的对辣椒致病力不同的菌株,才能准确地测定出其对辣椒黄萎病的抗病性。2、辣椒黄萎病是典型土传病害,应与禾本科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3、提倡使用酵菌素沤制的堆肥或生物

8、有机复合肥。苗期或定植前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4、苗床或定植田间棉隆处理土壤。每㎡用40%棉隆10—15g与15kg过筛细干土充分拌匀,洒在畦面上,后耙入土中,深约15cm,拌后耙平浇水,覆地膜,使其发挥熏蒸作用,隔10天后播种或分苗,否则会产生药害。5、定植田每667㎡用50%多菌灵2kg进行土壤消毒。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