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

杨凌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

ID:12829876

大小:188.5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7-19

上传者:U-11474
杨凌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_第1页
杨凌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_第2页
杨凌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_第3页
杨凌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_第4页
杨凌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凌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杨凌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2017年7月2 目录一、基础条件1(一)科教和体制优势突出1(二)一二三产业持续融合发展2(三)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持续涌现2(四)双创生态持续优化完善3(五)农科示范效应显著增强3(六)“三化驱动”开辟产城融合新路径4(七)区域品牌效应日益彰显5(八)国际合作交流愈加紧密5二、思路目标6(一)指导思想6(二)战略定位7(三)基本原则8(四)发展目标9三、主要任务12(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12(二)保障双创政策有效落地12(三)推进成果转化机制创新132 (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14(五)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创新15(六)深化农业经营体系改革16(七)构建农业特色电子商务体系17(八)打造农科特色双创文化18四、政策举措19(一)农科人才引进培育政策19(二)农科创新激励政策19(三)双创载体扶持政策20(四)农科金融扶持政策22(五)特色农业扶持政策23五、重点工程23(一)完善创新资源供给工程23(二)创新创业空间载体工程24(三)创新创业共享平台工程28(四)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工程30(五)融资环境优化工程31(六)双创文化建设工程32六、保障措施33(一)加强组织领导332 (二)加大财税支持33(三)加强信息公开33(四)加强绩效考核34(五)推动示范应用342 前言杨凌示范区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素以“中国农科城”著称,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也是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区内聚集了农林水等70多个学科、7000多名科教人员。杨凌示范区一直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将农科创新作为城市发展重要战略,实施区校融合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予以扶持推动,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初步建成了以“农”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城。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设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7〕54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编制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7〕1111号)要求,通过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工作指引,全面推动杨凌地区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提高杨凌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能力,提升杨凌在世界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力与影响力,切实提升杨凌示范区的双创环境与质量。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有24万人的杨凌示范区,将紧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建设的重大机遇,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规划与指引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带动、社会支持”的原则,以“示范引领、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先导,以营造创业创新环境为重点,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为支撑,形成“创新无约束,创业无门槛”的双创氛围,全面激发农科企业创业创新活力,着力扩大农业科技示范效应,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2 一、基础条件杨凌示范区成立20年来,始终肩负国家使命,厚植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与省部共建体制优势,深入探索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创新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模式,走出一条“科技推动、示范引领、三产融合、协同发展”的道路,成为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科教和体制优势突出杨凌示范区集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等高校院所,拥有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60多个,聚集了农林水等70多个学科、7000多名科教人员,在校大学生5万多人。牵头发起成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两个联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国家“985”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学科全球领先,诞生了中国小麦育种之父、昆虫研究之父、克隆羊之父等一批农业科学先驱。杨凌示范区具有独特的省部共建和省内共建的领导管理体制,由国家科技部等24个部委和陕西省政府共同建设。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享有地市级行政管理权、省级经济管理权及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机制灵活高效。42 (二)一二三产业持续融合发展2016年杨凌示范区完成生产总值118.98亿元,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为6.8:52.8:40.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示范区是我国培育和发展农业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已建成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等重要产业载体。现代农业领域,聚焦现代种业、智能农业等方向,自主培育多项粮食果蔬优质产品,联合神州数码共同打造杨凌农业云,前瞻布局“互联网+农业”。涉农工业领域,推动步长制药、万隆制药等医药企业建成中药药品生产线42条,集聚汇源集团、本香农业等一批知名企业,建成全国首个“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超市”。涉农服务业领域,以农高会、西部(杨凌)农产品暨农资交易会为重点,不断发展壮大品牌展会,培育壮大会展服务业;农业休闲旅游初具规模,拥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览园等4A级旅游景区、尚特梅斯庄园等30个现代农庄。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化、农村金融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在加快形成。(三)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十二五”期间,杨凌示范区新增科技成果及专利申报4763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陕西省第一。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90项,其中国家科技奖励15项,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7家,2016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5.63%42 。杨凌示范区每年通过审定的动植物新品种在30个左右,最新培育的“瑞阳”“瑞雪”有望成为两大最具更新换代潜力的苹果主栽品种。“陕油6号”是黄淮流域第一个“双低”杂交油菜品种。超高产栽培技术使玉米单产量刷新全国纪录。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土地微生物修复技术、良种牛羊高效克隆技术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四)双创生态持续优化完善杨凌示范区先后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农民创业、高层次人才创业等20多项政策,探索形成符合杨凌实际又覆盖创新创业全过程、全方位的扶持政策体系。陆续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基地20多万平方米,形成了众创田园、创业工场、青年创业园、火炬创业园、农业企业孵化园、创业大街等核心孵化区。目前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星创天地2家。截至2016年底,各类市场主体1.27万家,其中企业4054家,累计认定的创新创业团队615家,引进了一批农业研发、创意设计、农业信息、农科服务等领域的优秀团队和项目。(五)农科示范效应显著增强杨凌示范区设立每年2000万元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专项资金,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六大推广模式”共计在全国建立示范推广基地293个,近五年推广实用技术和新品种累计超过1000项,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超过12万人次,年推广效益超过1742 0亿元。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组织体系创新,组建土地银行、土地流转公司、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等,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出本香农业、恒兴果汁、秦岭山现代农业、伟隆种业、大唐种业等40余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1个家庭农场、30个农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了以土地流转为前提、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为主体、以农业生产服务为支撑的农业生产组织体系。(六)“三化驱动”开辟产城融合新路径杨凌示范区以农业现代化为引领,通过延伸产业链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化和农民职业化,“三化驱动”开辟了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农业产业化”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等涉农工业,为就地城市化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农村社区化”着重开展“村改居”“行政村搬迁改造”及“田园村庄创建”等工作,实现2.6万户农民进城落户,1700多户农民向社区转移。五泉镇、揉谷镇分别获批成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农民职业化”着重实施“职业农民塑造工程”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制度”,累计培训职业农民4.5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多人次,杨凌连续五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先进区”。示范区人均居住面积48.6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4.75平方米,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国内认证,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区和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区称号,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初步建成省内最佳宜居城市和创业环境。42 (七)区域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杨凌农科”2016年位居全国区域品牌价值第二位,品牌估值达661.9亿元。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是全国“5A”级农业综合展会、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的认证展会,累计吸引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1个省市区的上万家涉农单位、2600多万客商和群众参会参展,交易总额累计达到7700多亿元,品牌价值615.99亿元,位居全国农业区域品牌价值榜首。杨凌示范区是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个片区之一,拥有多项“金字招牌”,是西部唯一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验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农产品深加工方向)等。(八)国际合作交流愈加紧密杨凌示范区发起成立了由中、美15所大学签约组成的“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建成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科技服务信息网和“1+3”42 国际合作平台(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商务平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美国3个杨凌农业企业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为国内农业企业在境外投资提供专业服务。2016年举办各类国际交流合作活动65项,接待国外考察团组40批1000多人次;缅甸国务资政、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德国联邦议会联盟党副主席等外国政要先后访问杨凌,全年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18位部级及以上官员访问杨凌。2016年开展援外培训项目12期,累计培训了60个国家的332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杨凌中非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基金正在组建,与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哈、中美、中吉、中塔、中俄、中澳现代农业科技园等6大海外农业园区以及在杨凌建设的中美、中以农业合作园区全面推进。杨凌示范区已经具备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良好基础,但是对照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有政府职能转变不够,政策集成落实和制度瓶颈突破不够,企业融资难未能有效解决,创新型人才不足等短板,需要进一步突破关键环节、解决核心问题,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能。二、思路目标(一)指导思想围绕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目标,紧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及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先导,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及涉农工业为支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全面激发农业科研人员、大学生、职业农民的创新创业活力,真正做到“创新无约束、创业无门槛”,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农科特色鲜明的创新型经济发展范式。(二)战略定位1.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区42 集聚全球农业创新主体,汇集高层次农业双创人才,在农业科技若干战略领域由并行走向领跑,形成引领全球农业发展的原创技术和产品,攻克制约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2.农业新业态发展标杆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农业发展趋势,积极引导农业与新经济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培育产业新业态,在若干重点产业领域融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引领中国农业发展方向。3.农业双创生态融合区完善专业化创业载体和平台,集聚全球农业创新人才和创业资本,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和氛围,促进农村电商与线下实体、孵化与创投高效结合,促进大学生、科技人员、职业农民等各类主体共生互助,打造“农业创业看杨凌”的融合效应。4.农科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先行区率先在全国开展农业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探索,在农业科技与经济结合、农业创新创业与金融融合、要素供给等层面积极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打造政策效用的高地。5.农业科技创业推广主导区发挥杨凌示范区农科教优势,按照“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42 总体格局,坚持政府引导,科教单位、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推广主体广泛参与,提升推广基地所在区域的创新创业水平,使杨凌成为依托农业科技推进创新创业的主导区。(三)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制约农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双创发展核心问题入手,遵循科技创新规律,通过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扶持高端农科研究平台、引进新型创新机构,着力解决技术研发问题;通过深化农业金融、科技金融创新,着力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建设创新人才高地,着力解决创新人才短缺问题;通过推进双创平台建设,着力解决双创生态问题。——坚持关键突破。加强各类政策统筹,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确保双创政策具体化、可操作、能落地,切实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着力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创新型、示范型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有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高端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在营造双创生态环境等方面力求突破。——坚持政府引导。着力推进杨凌示范区政府职能转变,为创新创业提供更精准、更系统、更有力的扶持体系和引导机制,降门槛、清障碍、搭平台,使创新创业要素向示范区加速汇聚。——坚持市场主导。发挥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经济发育早、应用化程度高的优势,尊重创业创新的市场规律,让市场配置创客、科技、资本、信息等资源,充分释放农科市场与创业主体活力。——坚持结果导向。42 以构建双创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环境营造、制度设计、平台搭建等方式,聚焦现代农业产业领域,在发展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扩大社会就业,培育双创内生动力等方面取得实效。——坚持区校协同。与区内两所大学深度合作,统筹区校优势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机制,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集中力量突破产业链发展关键环节,推进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发展。(四)发展目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结合示范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19年,实现就业目标、创业目标、创新目标“三大突破”,努力形成一系列普适务实的现代农业科技的双创模式和创新经验,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为建成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农科特色突出的双创环境基本形成。全面实施清单管理制度,建成阶梯型的孵化扶持体系和孵化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机制,建立一批双创公共服务平台和投资扶持基金。——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加快发展。发挥现有产业园区优势,推动资源、产业和技术集成,深化现有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培育一批专注于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服务业、农业信息产业等的重点企业,增强良种繁育、生物技术、农业节水、生态修复等领域经济动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42 ——一批高层次人才到示范区创业创新。新增一批高层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落户杨凌,在杨凌创办、领办企业。——大学生创业持续活跃。通过创业培训与辅导,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技能,激发大学生创业活力,到2019年末,大学生创业企业(在校和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达300家。——职业农民和返乡农民工高质量创业。通过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支持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创办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农庄和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经济效益。到2019年,职业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50家。——创业创新品牌影响力增强。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企业的质量,通过提高企业在行业的影响力、对外示范推广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扩大杨凌农科双创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双创成果目标规划如下:1.双创平台目标2017-2019年期间共投入30多亿元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等杨凌特色的众创载体。年新增创新创业载体面积分别为20、30、40余万平方米。新增创新创业服务平台10个。2.人才目标42 2017-2019年,每年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00家以上、高层次人才30名以上。3.就业目标到2019年,小微与初创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600人,小微企业就业人数达到28000人。从2017到2019年,小微企业就业人数累计增长47%。4.双创主体目标到2019年底小微企业数达到7000家,新增小微企业数每年增长20%以上,创业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现代农业企业占50%,涉农工业企业占20%,农业科技服务业企业占30%。5.创新目标到2019年,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9%,区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亿,比2016年增长50%,城市每万人专利授权量达到24项。6.创业推广目标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涉农产业发展优势,到2019年,在省内外创建的农业科技创业示范推广基地比2016年增加60个,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9000万亩,年示范推广效益达到210亿元,每年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达到4.5万人次。三、主要任务(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1.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公布“互联网+政务”42 的服务流程和标准体系,推广面对创新创业主体的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等高效审批模式,结合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客户端,完善线上与线下实时互动的双创服务支撑体系,让创业者们“多跑网路、少跑马路”。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整合双创信息资源,根据创新创业的日常监测和季度抽查情况,及时、精准地出台扶持双创的政策与制度,增强政府服务与引导的功能。2.深化行政审批与商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创业创新活动的干预,营造有利于双创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双告知、一承诺”制度,进一步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建成启用杨凌综合服务大厅,联办平台运行快捷顺畅。依托商业银行网点和工商服务站建成25个行政事项审批(备案)联办服务中心,企业在任意网点即可办理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大力推广微信办理营业执照等便捷措施。(二)保障双创政策有效落地1.放大政策的引导与效用价值。以建立适应创新创业发展的政策运行机制为目标,探索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反馈与修订等方面建立由政府部门、企业家和创业者全程共同参与的运作模式,充分考虑不同双创利益主体的发展诉求,42 形成政策创新与技术创新互相促进、互为依托的发展态势。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制定、细化并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指南,积极接受公众监督和第三方评估。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发布端上及时公开政策性文件的废止、失效等情况。2.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企业信用信息发布制度,联接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及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覆盖全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加快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相关制度,全面提高农业合作社、职业农民、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应用成效,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打开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创新创业之门。(三)推进成果转化机制创新1.优化高校院所科技创新的激励体制。建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体系,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情况作为对单位予以支持的参考依据。推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符合自身人事管理需要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鼓励高校院所创新农业科研项目申报和评价机制,以应用前景作为科研经费安排的重要依据,将成果转化和推广效果作为项目评价重要指标。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支持,联合社会资本,扶持符合产业发展需求、易于产业化的科研项目。坚持区校联席会议制度,会议议题及时征求相关企业意见,建立企业创新需求和高校创新供给对接新通道。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42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使用、收益和处置权改革。区内单位职务科技成果,由成果完成人实施转化的,将转化收益的90%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科技成果2年内未转化的,采取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实施转化,将转化净收益的80%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3.支持开展技术转移服务。鼓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变革行政化科技成果管理模式,加快提升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推动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国际化发展,为优秀的技术转移机构提供专项补贴和奖励。鼓励专业咨询机构为技术转移经纪人机构的提供岗位设定、人员招募、薪酬激励与绩效管理等咨询服务,引进技术转移经纪人培训体系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给予经认定合格的技术转移经纪人提供教育补贴,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复合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经纪人。4.搭建多主体协同创新网络。突显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导地位,发挥企业在资金、市场网络、人脉资源等方面优势,联合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多主体共建协同创新网络。发挥科研机构创新源头作用,积极与企业联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标准服务。支持农业行业协会等组织为企业提供产品认证服务、协助品牌营销推广。(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1.鼓励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调研、厘清和总结当前农业科技类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问题,重点鼓励技术创业资源、研究人员同创业项目和团队结合,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形成高质量的研发成果和专利。42 对获得国内外专利的个人或机构进行奖励;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创新积极性。2.培育农业领域知识产权服务业。强化部门合作,扩大涉农专利、植物新品种、农产品地理标志基础信息资源共享范围,使各类知识产权服务主体可低成本地获得农业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建立农业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分析、预警和信息发布。重点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业务指导、规范服务行为,发展咨询、检索、分析、数据加工等基础服务;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培育评估、交易、转化、托管、投融资等增值服务。(五)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创新1.开展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利用国家自贸区政策优势,吸引金融机构聚集,探索银行、担保、信贷等涉农金融产品创新。争取上级监管部门支持,差别化考核杨凌农商行业务发展指标,支持杨凌农商行建设农业科技银行。探索建立“银政担”合作风险分担机制。深入推进杨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贷款抵押试点,加强“两权”抵押业务模式创新,建立配套信用风险管控机制。2.引导金融支持农业创新创业。42 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鼓励金融机构开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质押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质押贷款;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创新,扩增保险试点品种,为本地特色农业、科技农业开设保险产品,并在全省及更大区域进行示范推广。3.鼓励引进天使投资等创业投资机构。出台财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创业投资机构进驻开展投资业务。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政府部门、创业投资机构与创新创业企业交流互通,进一步消除科技金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实现企业与投资机构的良性互动,不断扩大创业投资网络。4.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对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产生损失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按照累计投资与累计退出收益差额部分,给予一定比例投资损失补偿。建立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中小微企业信用增级。(六)深化农业经营体系改革1.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认真落实中省有关设施农用地管理的政策要求,探索现代农庄集群等用地新模式,保障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新业态发展用地需求。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试点,探索农民将土地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合作社等,建立入股主体联结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提高土地利用率。2.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鼓励职业农民以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积极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42 综合合作,依法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返乡农民创办家庭农场、农庄,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双创实现自身转型与升级,搭建众创平台带动创业者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走上细分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加大对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3.降低农业创业要素供给成本。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要素交易成本,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对农产品冷库用电在工业用电价格基础上给予优惠。建立完善农村土地长期流转和风险防范机制,保护农民和创业者利益,提高土地使用效益。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下调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比例,允许困难小微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七)构建农业特色电子商务体系1.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等载体。以电子商务为主线,构建包括电商应用、第三方电商交易平台、电商支撑项目在内的综合性电商产业集群,重点依托示范区涉农产业触网营销需求,打造集仓储、物流、展示和检验检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2.推动电商企业快速发展。按42 照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标准,建立完备的现代农业电商服务体系,加快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效率和物流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创业者和农民对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扩大产品销售渠道,加强本地企业与省内外知名电商企业交流合作,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基本形成支撑服务示范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电子商务产业链条和生态体系,将杨凌示范区打造成面向全国示范推广基地和境外科技合作平台的电子商务产业带。(八)打造农科特色双创文化1.培育社会创新基因。强化双创素质教育,把创新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职业培训、科研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大中专院校学生和科研人员的创造活力,实现创业创新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注重培育青年人的创新意识,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农科创意征集活动和创新创业大赛。加强政府、企业、高校院所、众创空间、服务机构的双创理念传播,激发员工创造力,培育创客基因。2.打造双创文化品牌。组织开展各类创业辅导与实训、经验交流分享、项目路演、创业社交等面对面社群活动。举办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农科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论坛、现代农业研讨会等,搭建创新创业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和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农科特色的前沿、权威、专业的杨凌双创品牌活动。3.营造双创文化氛围。加大双创宣传力度,通过高校宣传、农村社区推广、媒体解说、新闻报道、微电影等方式,强化政策解读,弘扬创新精神,树立创业典范,使农科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通过创业创新活动实践,打造崇尚创新、追求创业、坚韧不拔、宽容失败的双创精神。42 四、政策举措(一)农科人才引进培育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创业,对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陕西省“百人计划”、示范区级高层次创业人才分别予以5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的资助;对高层次人才购房进行补贴;改革职称制度,根据人才不同类别,实施学术评价、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等人才差别化评价方式。支持大学生创业,设立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项目的投入;设立种子孵化资金,按照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予以支持;可享受两年期内单笔10万元的贴息贷款资金;进入政府孵化基地的大学生创业企业5年内免缴办公用房租金;优先解决创新创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大学生创业团队为其成员缴纳社会保险,对单位配套部分进行补贴,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支持职业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创业,规划建设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农庄,鼓励开发特色农业产业,完善物流下乡体系,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不断扩大金融支持职业农民和返乡人员创业的覆盖面,优化融资担保服务机制。(二)农科创新激励政策优先支持创新企业、服务机构承担和实施中、省各类项目。示范区技术创业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示范区初创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项目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推动农科实验空间、技术中心的开放共享。42 凡面向创业者开放的实验室、工程中心、检验检测机构等,列入示范区技术创业资源共享平台序列,并在申报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省平台环境建设项目时优先推荐。技术创业资源共享平台为创业者和企业提供的研发、检验和检测等服务,按照单位内部收费标准收取相关费用的,示范区按照其所收费用的40%给予补贴。重点鼓励农业技术创业资源共享平台研究人员同创业项目和团队结合,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研发成果和专利。鼓励共享平台研究人员以其职务发明和技术成果,开展股权和分红权激励。对获得国内外专利进行资助和奖励。获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后奖励1000元/件;国内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后分别资助1000元/件和500元/件;国外专利申请受理后资助1万元/件、授权后奖励2万元/件;有效发明专利从第7年始给予年费资助、标准为当年已缴清年费的50%,此后资助比例逐年递减5%。(三)双创载体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在示范区建立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支持示范区内的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进入孵化器开展服务,建立同孵化器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开展全方位、个性化创新创业服务。发挥杨凌农高会平台作用,促进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42 凡被认定为示范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给予50万元补助;凡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给予100万元补助;凡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给予200万元补助。孵化器建设达到国家级标准的,按照有关规定可享受国家级孵化器的税收减免政策。区外孵化机构向杨凌推荐的创业企业(项目)或从区内孵化载体成功毕业且发展为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的,对孵化机构给予10-50万元的一次性培育经费奖励。实行创业企业孵化期房租差异化政策,推动孵化器内企业流动,加速毕业进度。对于在孵化器内建设和完善企业服务平台、公共技术与产业化平台等项目,给予其平台年度投入经费20%的资金支持,同一平台最多补贴40万元。支持杨陵区创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县(区);鼓励企业利用空闲设施建设面向社会的创新创业园,符合条件的,推荐申报中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争取中省政策资金扶持;制定出台示范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中省各项税收优惠、减免和小微企业所得税返还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减免和所得税返还;企业符合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条件的,予以免征。示范区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被认定为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的,示范区给予1万元奖励。(四)农科金融扶持政策42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等投资扶持基金的作用,通过阶段参股、跟踪投资、风险补助、收益让渡等方式,鼓励各类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示范区孵化器内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创办基金的创业投资机构具有投资示范区最新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的优先权,并优先推荐申报科技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项目。对其投资坏账部分按照如下标准给予补偿:投资期在3-5年内的,按股权投资基金损失额的20%进行补偿;投资期在5-7年内的,按股权投资基金损失额的30%进行补偿。每个项目只补贴一次,金额不超过500万元。创业企业获得科技项目贷款时,示范区财政给予两年贴息,最大贴息额为50万元。示范区国有担保公司优先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对拟在国内股票交易所首发上市企业的阶段性奖励标准:对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给予50万元的奖励;对企业已进入上市辅导期,并经陕西证监局备案,给予50万元的奖励;对中国证监会已受理企业申请,并出具受理文件的,给予50万元的奖励;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成功,按净募集资金额的5‰给予奖励,奖励资金最高不超过150万元。对拟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的阶段性奖励标准: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给予50万元的奖励;主办券商完成内核工作并上报推荐挂牌备案文件后,给予30万元的奖励;企业挂牌后,给予50万元的奖励。(五)特色农业扶持政策支持种业创新创业,42 对新获得省级及以上种子经营许可证、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种业企业进行奖励;支持玉米、小麦、油菜等育种优势作物种子生产能力建设和加工能力建设;支持优质新品种展示示范。支持示范区内大学、研究所(中心)和优势企业联合形成的种业育种技术联盟,有效整合育种材料、技术和人才,开展优势农作物品种选育研发,力争在高产优质、广适多抗和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品种选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鼓励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符合标准的,给予每个网点5万元一次性补贴。争取在2-3年内,实现示范区农村电子商务网点的全覆盖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按照企业线上纳税销售额每10万美元销售收入,给予1万元人民币的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支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建设以农庄为载体,以优势农业产业为基础,发展农产品加工、展销,开发农耕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等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带动周边农民就业。五、重点工程(一)完善创新资源供给工程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42 ,加强区校融合发展,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一批国际领先的优势科研平台和学科,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旱区现代农业发展等重大需求,在生物育种、作物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动物生产与疫病防控、农林资源高效利用、水科学与农业工程、食品加工与营养安全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支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大学”,围绕陕西省农业主导产业,建设农业综合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培育职业农民。支持驻区科研院所联合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设立研发机构或虚拟研发机构、试验示范基地。支持骨干企业以自建或联合科教单位共建等方式,加快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市场化的研发平台体系。责任部门:科技局(二)创新创业空间载体工程1.国际企业孵化社区:项目占地24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为综合性孵化器,涵盖“众创空间—核心孵化器—孵化加速器”全链条孵化器功能,配套孵化生活服务区。主要发展生物医药、功能性食品加工、健康养生等大健康产业,集聚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和先进科技成果,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带动杨凌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责任部门:创业服务中心2.农产品加工企业孵化器:占地65亩,建筑总面积7万平方米,总投资2.45亿元,包括研发和商务办公大楼、高管公寓、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将主要承载企业孵化、科技创新及人才培育等,形成创业孵化、科技协同创新创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责任部门:工业园区公司42 3.农产品加工企业加速器:项目占地面积41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投资7亿元,主要建设核心研发总部区、企业办公区、中试试验区、会展展示区、标准化厂房等。孵化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扶持发展产业关联性强、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规模效益显著、区域比较优势明显的科技型企业,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责任部门:工业园区公司4.杨凌文化产业专业孵化器:占地约30亩,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3万平米孵化场地,主要包括孵化办公空间、文创空间、文创车间、共享共用展示厅、多功能厅、路演厅、会议室、洽谈室等。主要培育孵化农业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产业、农业工艺美术产业、农耕文化数字创意产业、三农影视制作产业和丝路农业艺术品展示交易等具有农业特色的文化产业类型。责任部门:文广新局5.农机贸易企业孵化器:项目占地20亩,建设中小型农机展示区、产品演示推广区、技能培训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功能区,为入驻企业提供宣传推广、活动策划、培训指导、销售流通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孵化服务,加速企业成长,使孵化器成为陕西省重要的农机集散交易推广基地。责任部门:展览局6.种业企业孵化器:按照“中国种业硅谷、西部种业之都”42 的目标建设杨凌种业孵化器,孵化器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投资2.4亿元,包括企业孵化区、研发区、商务办公区、展示交易区、综合服务等功能区,提供种子检测、交易、技术转移、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重点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提高杨凌种业竞争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责任部门:农业园区公司7.农业创意与研发设计基地:建设1.58万平方米孵化器大楼,投资7000万元,项目建成后,通过企业招引,集聚农业规划、产品设计与研发、产品检测、农业大数据等服务机构,为农业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加快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责任部门:创业服务中心8.富海工业园加速器:项目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20幢,约12万平方米,投资4.5亿元,以及综合服务楼等配套服务设施。以富海工业园标准化厂房为承载,重点引进机械加工、电子制造等产业项目,完善政策、配套、服务保障体系,形成示范区新的涉农工业经济增长极。责任部门:工业园区公司9.现代农业电商创业园:项目总占地面积120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包括电子商务园区服务大厦、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集中采购中心、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中心、电子商务外包基地、培训中心等。责任部门:经贸和安监局42 10.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占地500多亩,总投资约1亿元,以职业农民创立的合作社为投资主体,规划建设100余座新型温室,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需求为导向,生产优质高端农产品丰富市场有效供给,以创新为引领,采用农业高新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打造农业新技术培训基地、职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示范基地。责任部门:杨陵区政府11.扶贫创业园:占地435亩,建设现代化温室大棚50座及水电路基础设施、三产融合发展配套设施,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亿元。基地充分依托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优势,通过培训扶贫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和部分残疾人就业创业,生产高端优质农产品和发展观光采摘休闲产业,实现产业扶贫。责任部门:杨陵区政府12.农庄创业集群:以职业农民、返乡人员为投资建设主体,充分发挥杨凌农业技术和品牌优势,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休闲农庄30家,形成各具特色的休闲农庄集群,实现以创业促就业,探索新型产业发展之路。责任部门:农业局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业园: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建成面积5000平方米大学创业园,开放校内现有科研和教学公共实验平台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初期场所、资源保障、孵化服务,打造具有培训、实训、孵化、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学创业园。42 责任部门:科技局(三)创新创业共享平台工程1.中国杨凌农业云服务平台:农业云服务平台主要分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为市民服务的公益性板块,主要依托杨凌农科城卡,为杨凌居民提供居民健康、公共交通、小额支付、公用事业等融合服务。第二个板块是市场化和半市场化板块,主要依托杨凌农业大数据中心,发挥杨凌农科教资源优势,打造包括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村土地确权平台、职业农民培训信息服务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统一数据平台,主要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乃至全国提供相关服务。责任部门:科技信息中心2.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对植物品种权在内的现代农业资源进行聚集、展示、集成、创新;发布有关供求信息,组织农业科技成果鉴定评估,开展转移、交易服务,进行农业技术咨询、培训,探索科技金融、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等创新性工作。责任部门:展览局3.农业技术转移中心:为进一步整合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发挥示范区支撑引领作用,发布技术服务体系,为周边县区的农民提供技术支撑。责任部门:展览局4.农民发展学院:42 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包括培训和实训楼、宿舍、餐厅、活动室等功能区,总投资2.4亿元,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有创业意识的农民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创业实训,提高创业技能,促进农民创新创业。责任部门:科技局5.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农业投入品应用评价、农产品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等领域的检验、检测和研究。责任部门:质监局6.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建立农产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支经验丰富的质量管理、农业生产、食品加工的检查员、检查员和技术专家团队,为社会提供权威、优质的有机产品认证服务,打造杨凌认证模式。责任部门:质监局7.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为社会提供知识产权专业平台开发,专利信息分析利用,知识产权评估与价值专利挖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培训等专业服务。责任部门:科技局(四)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工程1.中国-美国农业科技园:在杨凌建设占地1000亩的农业科技园区,集中展示美国先进的节水灌溉设备、土地耕犁及收播机械、粮食储存设施等,引进一批美国节水设备、农业机械和仓储设施生产企业入驻杨凌投资发展。42 责任单位:国际合作局2.中国-以色列节水技术示范园:在杨凌建设占地400亩的农业节水技术示范园,引进以色列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的硬件设施、管理人才及培训体系等,通过园区展示以色列先进的设施农业及节水灌溉技术,提升设施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国际合作局3.中国(陕西)—哈萨克斯坦苹果友谊园:在杨凌建设530亩的高酸苹果标准化示范园,集中展示中哈优质苹果品种及果园管理技术,打造中哈两国苹果友谊园。责任单位:国际合作局4.杨凌丝路农业展示园: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建设丝路农业展示园,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推动杨凌与丝路沿线国家在历史文化、农业科技、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农技培训、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责任单位:农业园区公司5.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整合杨凌示范区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现有面向丝路沿线国家的援外培训资源和项目,针对丝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重点在节水灌溉、农业生产环境调控、畜牧养殖等领域开展培训,远期规划每年培训不少于20个丝路国家的200人次。责任单位:国际合作局42 (五)融资环境优化工程1.推动多元化创业投资主体发展。发起设立杨凌示范区天使投资基金,支持初创企业发展壮大。探索出台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工商便利、落户奖励、住房补贴等方面予以支持,引导和鼓励创业投资机构进驻杨凌,并优先投资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责任部门:金融办2.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加大示范区内企业上市奖励力度,按照“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思路,借助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和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等市场,营造梯次推进的后备上市资源。同时综合利用企业债、P2P、信托、融资租赁等方式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责任部门:金融办3.加强金融服务现代农业政策支持。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本的引导和撬动,实现财政和金融支农政策双轮驱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税收优惠、贷款贴息、保费补贴、奖励补助等多种手段,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引导力度。责任部门:金融办(六)双创文化建设工程1.常态化开展创新创业校园行活动:42 紧紧抓住大学生和科研人员两支创新创业主体力量,坚持每年走进20所高校和50个院系及科研院所,开展创新创业宣传推介和创业辅导,培养双创意识,招引优秀创业团队入驻杨凌。责任部门:创业服务中心2.创新创业大赛:主办、承办全国或区域性农业创新创业大赛,筛选优秀创业项目,对接投资和技术等创业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优质创业项目落户杨凌,提升杨凌创新创业水平。责任部门:创业服务中心3.开展孵化培育工作:开展管理能力提升工程、融资促进工程、市场拓展工程和政策集成与项目开发工程四大特色培育工程,帮助企业提高管理能力;对接融资机构和创业投资基金争取创业资金;组织创业企业参加西洽会、农高会等专业展会,宣传企业、拓展市场;进行政策搜集发布、解读,帮助对接政府职能部门争取财政补助资金,提升企业创业发展能力。责任部门:创业服务中心4.打造多种媒体融合的创业宣传矩阵:依托杨凌公众信息网、杨凌电视台、农业科技报等主流媒体,开办《我是创客》电视专题节目,运营“杨凌众创”微信公众号,拍摄创业微电影,利用QQ群,宣传创新创业政策,树立创新创业典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责任部门:创业服务中心42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杨凌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工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示范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管委会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示范区发改局、财政局、科技局、经贸和安监局、人社局、农业局、金融办、创业服务中心、工商局及杨陵区政府等相关单位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二)加大财税支持杨凌示范区设立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双创示范基地重点工程建设、人才引进和政策扶持,保障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顺利实施,并通过多种途径筹措地方配套资金。争取中央财政支农转移支付和税收补偿制度创新,建立针对涉农企业的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的联动机制,综合运用费用减免、业务补助、贷款贴息、保费补贴、增量奖励、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加大对农科企业创业创新空间、公共服务、税费融资等方面的财政支持,撬动各种资源向小微企业聚集,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三)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完整、透明的政策执行、项目申报、审核审批流程,保障各类创新创业专项资金使用公平、公开、公正。建立政府部门数据资源共享机制42 和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机制,努力打破信息孤岛问题,提高政府协同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效率。积极拓宽信息公开渠道,设定的政策举措的颁布、实施与监督的公开形式,扩大公开范围,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四)加强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杨凌双创示范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的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并将创业创新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基地建设取得实效。(五)推动示范应用加快吸收国内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其他双创基地的建设发展经验,提高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科学性,实施个性化的支持政策,积极打造示范园区、示范联盟、示范企业、示范创业者,及时总结工作进展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果经验,定期报国家、省双创主管部门,并密切与兄弟单位的合作与联系,使杨凌双创基地建设切实起到区域和产业升级的示范带动作用。附件:1.杨凌示范区已出台的关于支持双创发展的政策与文件汇总2.杨凌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指标与目标3.杨凌双创示范基地重大工程汇总表4.杨凌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附件142 杨凌示范区已出台的关于支持双创发展的政策与文件汇总1.《杨凌示范区鼓励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杨管发〔2013〕4号)2.《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杨发〔2015〕15号)3.《印发<杨凌示范区关于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杨管发〔2015〕5号)4.《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杨发〔2017〕1号)5.《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若干措施的通知》(杨发〔2016〕17号)6.《杨凌示范区落实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工作方案》(杨发〔2017〕7号)7.《关于实施现代农业创新示范提升工程的意见》(杨发〔2014〕4号)8.《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高层次创业人才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杨办发〔2014〕21号)9.《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高层次创业人才评价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杨办发〔2014〕22号)42 10.《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杨管办发〔2016〕17号)11.《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管理办法的通知》(杨管发〔2015〕12号)12.《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杨管发〔2016〕17号)13.《关于进一步加强杨凌农科区域品牌建设的意见》(杨管发〔2016〕7号)14.《关于进一步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杨管发〔2015〕4号)15.《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方案>的通知》(杨办发〔2015〕47号)16.《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工作方案>通知》(杨管办发〔2016〕7号)17.《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入孵企业管理办法》(杨管创办发〔2015〕10号)18.《杨凌示范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杨管字〔2015〕9号)19.《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杨管知发〔2017〕2号)42 20.《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申报发放工作的通知》(杨管创办发〔2016〕3号)21.《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7)>的通知》(杨管人劳发〔2014〕107号)22.《杨凌示范区种子孵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杨管财发〔2012〕299号)23.《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杨管发〔2015〕6号)24.《关于印发<杨凌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入园优惠办法(试行)>的通知》(杨电商办发〔2015〕1号)25.《关于印发杨凌示范区小微文化企业扶持办法的通知》(杨改组发〔2016〕5号)26.《杨凌示范区技术创业资源共享平台认定和管理办法》42 附件2杨凌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指标与目标序号项目指标名称2017年2018年2019年责任部门1双创平台目标建设创新创业载体(万平方米)203040各相关部门2新增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个)334科技局3人才目标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家)100100100科技局4引进高层次人才(人)303030人社局5就业目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220024002600人社局6小微企业就业人数(人)190002300028000经贸安监局7双创主体目标小微企业数(户)480058007000经贸安监局8创新目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当地生产总值比重5.7%5.8%5.9%科技局9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户)445科技局10技术合同成交额(万元)90001200014000科技局11城市每万人专利授权量(项)21.52324科技局8创业推广目标在省内外新建农业科技创业示范推广基地基地(个)202020科技局9示范推广总面积(万亩)690078009000科技局10示范推广效益(亿元)190200210科技局11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万人次)4.54.54.5科技局42 附件3杨凌双创示范基地重大工程汇总表序号名称摘要责任部门1完善创新资源供给工程支持区内两所大学和企业等主体提升创新能力科技局2创业创新载体工程国际企业孵化社区建设创业服务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孵化器工业园区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加速器工业园区公司杨凌文化产业专业孵化器文广新局农机贸易企业孵化器展览局种业企业孵化器农业园区公司农业创意与研发设计基地创业服务中心富海工业园加速器工业园区公司现代农业电商创业园经安局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杨陵区政府扶贫创业园杨陵区政府农庄创业集群农业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业园科技局3创新创业共享平台工程中国杨凌农业云服务平台科技信息中心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展览局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展览局农民发展学院科技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质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质监局农业知识产权促进中心科技局4中国-美国农业科技园国际合作局42 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工程中国-以色列节水技术示范园国际合作局中国(陕西)—哈萨克斯坦苹果友谊园国际合作局杨凌丝路农业展示园农业园区公司一带一路”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国际合作局5融资环境优化工程推动多元化创业投资主体发展金融办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金融办加强金融服务现代农业政策支持金融办6双创文化建设工程常态化开展校园行活动创业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服务中心开展孵化培育工作创业服务中心打造多种媒体融合的创业宣传矩阵创业服务中心42 附件4杨凌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魏建锋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示范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副组长:刘天雄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成员:单舒平杨陵区人民政府区长张小明党工委宣传部部长白敏示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桂党会示范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赫思远示范区科学技术局局长刘仲山示范区经贸发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袁鸿马示范区财政局局长张忠示范区国土资源局局长肖永贤示范区农业局局长明涛示范区国际合作局局长李恒示范区金融办主任杜江示范区展览局局长卫景芳示范区科技信息中心主任42 刘春阳示范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高凯刚示范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苏亚文工业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敏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汉涛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园公司),崔汉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