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

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

ID:1313178

大小:1.65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7-11-10

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_第1页
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_第2页
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_第3页
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_第4页
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脑室外引流的术后护理学习目标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概述及方法掌握脑室穿刺引流的术前准备,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概述脑室穿刺引流是神经科常见的抢救技术,是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的一种操作,主要用于急救或诊断某些颅内压增高疾病。血肿清除术(右颞侧小骨窗)侧脑室引流脑室穿刺引流的适应证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颅内感染须脑室注药脑室内出血血肿形成脑室穿刺引流的方法病人仰卧,消毒皮肤后局部麻醉,根据血肿中心至穿刺点的距离选取相应长度的穿刺针,用手钻或电钻,穿透颅骨和硬脑膜后,拔除金属内芯,换塑料内芯后缓慢进入血肿内,然后接引流管.脑室穿

2、刺引流术前准备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目的,意义及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及配合皮肤的准备:术前备头皮,剃全头,并用75%酒精消毒头皮根据医嘱使用术前镇静药用物准备:包括颅骨钻,穿刺针,引流袋,注射器,无菌盘巾,麻醉剂,急救物品等脑室穿刺引流术中配合协助医生用物的传递密切观察病人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病人呼吸道通常脑室穿刺引流术后护理病情观察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有无颅内压增高肢体活动情况:颠痫发作循环系统情况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意识:主要观察病人是否清醒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和

3、演变过程,通过对言语的回答,眼睛的活动,定位动作等来判断病人是属于清醒,嗜睡,昏睡,昏迷的状态。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瞳孔: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判断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重的颅内压增高时,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深慢,血压高.对高热患者要采取积极降温措施,如效果不佳,报告医生行冬眠低温疗法,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提高神经元对缺氧的耐受性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正常颅内压为70-180mmH2O,超过200mmH2O为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与进食无

4、关的喷射状呕吐),视乳头水肿(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眼底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肢体活动情况:如果病人逐级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尤其是意识障碍加重和瞳孔改变之后,提示病情恶化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颠痫发作应注意观察抽搐的部位,眼球及头部转动的方向及发作后有无肢体活动障碍等。脑室穿刺引流病情观察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详细记录24h出入水量,观察尿量、皮温及有无紫绀等,根据尿量、血压、脉搏及末梢循环情况调节输液量及速度,防止输液量不足或过多,应适当给予降压药保证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或应用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引起再出血脑室引流管

5、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调节和控制脑脊液流速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预防伤口感染导致颅内感染,保持脑室引流通畅,缓慢持续引流,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术后患者头部活动范围应适当限制,翻身或般运时防止引流管牵拉,脱出,护士应随时检查并保持引流管位置正确,尤其在翻身或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后均应仔细检查,引流管无液体引出时应查明原因,并报告医生进一步处理。引流管堵塞。如怀疑引流管为小凝块或挫裂的脑组织所堵塞,可在严格无菌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往外抽吸,切不可高压注入生理盐水,以免堵

6、塞室间孔和脑导水管。术后如医生自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冲洗:用量2-5万单位+0.9Ns5ml,夹闭30nin-2h开放。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记录每日脑脊液引流量,每24小时必须准确计量一次,脑脊液由脑室内脉络膜丛分泌,每日分泌400~500ML,因此,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观察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清亮、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的

7、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若脑室内大量出血,则需紧急手术止血。脑脊液混浊,或有絮状物则提示发生感染,配合医生抗感染处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调节和控制脑脊液流速脑室引流袋放置高度: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引流管的引流最高点需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则平卧时高于外耳道10~15CM,侧卧时高于鼻尖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具体视病人情况及引流量随时调节高度。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调节和控制脑脊液流速引流早期要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速过多,因病人原来处于颅高压状态,骤然减压可致脑室塌陷,有致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危险。更换

8、引流袋或调节引流袋高度时,注意无菌操作,应避免引流袋大幅度升降,以防引起颅内压的较大波动,并预防逆行感染。脑室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预防颅内感染脑室引流时间不可过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