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个性化作文的时代潮流

呼唤个性化作文的时代潮流

ID:13132592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呼唤个性化作文的时代潮流_第1页
呼唤个性化作文的时代潮流_第2页
呼唤个性化作文的时代潮流_第3页
资源描述:

《呼唤个性化作文的时代潮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呼唤个性化作文的时代潮流《新作文》主编赵学文谈作文的重新定位问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讨论、研究、颁布和实施,我们已经看到当下语文教育对人文性的日益强调和突出,这是教育日益深入现代本质和回归教育原始含义的一个表征。但在语文教育这一大系统人文性的统摄下,我们却很少有人研究作文这一支部的新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前几年,社会上兴起一股“新概念作文”之风,这可以看作是对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一种先发性的呼喊,对我们重新审视当下学生作文的教育实绩和写作实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照和依据。但是,鉴于“新概念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过分地追求语言、形式的另类,对内心苦愁的过分关注,

2、以及缺乏理性带来的泛社会批判倾向),要求我们对新时期的作文进行再思考。《新作文》杂志提出的“个性作文”,针对的就是这一问题。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新作文》主编赵学文。    赵主编谈到,《新作文》杂志提出的“个性作文”是这样一个概念:它既对目前流行的所谓“新概念作文”和“创新作文”中的一些难以回避的理论盲区进行了反拨和调整,又从本质上呼应了新世纪语文教育人文性的要求。从本质上讲,它是当下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一个自然的衍生,它必将廓清新时期作文教育的各种误区和盲点,进而为我们新时期的作文教学带来的新的启示。    赵学文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作文概括为“共性作文”,共性作

3、文为几代人的表达方式,它看似无形,实则有许多僵化的东西。    中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即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所以几千年来整个民族一直非常注重文章所传达的思想道德倾向,而对个人的独到思考和精辟见解却一直处于“压抑”的状态。具体到学生的作文,它同样印上了这种胎记。学生作文,其实并不需要负担过重的使命。    为此,《新作文》指出:新时期的学生作文必须克服共性作文的一体化模式,独立地思考,个性化地思考。    提倡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独立的思考、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尊重学生个人自由地运用其理性的权利,是《新作文》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这一类文章在《新作文》杂志的各个版别

4、中得到了充分的关注。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一是刊发在2002年《新作文·小学版》第四期“作文新星座”栏目中的《生物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者是湖南株洲的六年级学生张亚青。小作者将他收集的自然界众多生物的进化现象罗列、组织成文,虽然会给人枯燥、乏味的甚至是抄袭的感觉,但我们作文的内涵永远都不是局限的,它的视野应该不断地得到开阔和挖掘,我们从中看到了学生写作值得倡导的一种方向,那就是让孩子们写研究性的论文,激励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这对新世纪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素质。另一篇刊载在2002年《新作文·高中版》第五期“特别推荐”栏目中的《我们中国安全吗》,作者是浙江嘉兴

5、的高二学生朱巍。这篇作文首先值得推崇的是思考的勇气——这种问题很少有人想,能敷之成文者就更少了。其次是探究问题的科学精神。作者在查阅了很多的书籍的基础上,自己进行判断、整理,生发出独立的见解,这一过程却是素质教育体现的过程。再则,是一种大气魄。现在的学生写作关注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狭窄,在自己的圈子里伤感抒情的多,缺少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缺少一种积极向上的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关爱情绪。这篇文章,在说理的同时,情真意切,充斥其中的正是孟子所言的浩然正气。    按照传统教育对作文的理解,这两篇文章不仅不是好作文,还有可能不被称为作文,当然理不会获得作文杂志的青睐。但

6、《新作文》杂志做到了。《新作文》的编辑们自觉地实践着他们对于个性作文的追求。 批判是独立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既然提倡学生作文要进行个性化的思考,批判的问题就无法回避。但是,提倡学生作文中的批判意识在先前的语文教育、作文理念中是无法想像的。这就势必要求我们重新以作文的角度来定义“批判意识”。“批判是对既定规范的怀疑和反思,从真理意义上讲,思想的价值也就在于质疑和批判,在于它的现实的针对性。而目前对学生思考有所表现的议论文,却不是注重思考,而是注重论据的堆积,人为地制造排比,生硬地增加事例,缺乏现实针对性,是一种虚假的思考,抽象的思考。一次议论文的经历,不是一

7、次刻骨铭心的、和不合理现状斗争、追求真理的行为,而是虚幻地树立一个假想的敌人,然后借助空洞的语言赤手空搏。”    赵学文指出,在思想单一的前提下,学生作文的情感必然是单一的,缺乏生命的灵动和鲜活色彩。从作文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新鲜的散发着无限热力的生命,而往往是平面的、具有统一模式的、仿佛在同一把剪刀下裁出的纸人。不敢倾诉心底生命的律动,不敢正视个人的隐私,不敢喊出爱与恨。    针对共性作文情感单一的状况,《新作文》一直致力于学生个体情感的本真呈现,推崇个性化的体验。如果说共性作文教育强调群体客观关照——“观察生活”的话,那么,个性作文教育则应突出个性主观

8、反应——“体验生命”的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