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框图推断与元素推断练习

无机框图推断与元素推断练习

ID:13203815

大小:27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1

无机框图推断与元素推断练习_第1页
无机框图推断与元素推断练习_第2页
无机框图推断与元素推断练习_第3页
无机框图推断与元素推断练习_第4页
无机框图推断与元素推断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机框图推断与元素推断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机框图推断与元素推断【1】下图中①~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请填写以下空白。(1)①、③、④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⑧与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1)请写出步骤③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若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是m,则每份试样X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用m表示)【3】A,B,C和D分别是NaNO3,NaOH,HNO3和Ba(NO3)2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

2、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即可将它们一一确定。试确定A,B,C,D,X各代表何种溶液。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X:______【4】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据此判断:(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______。(用A,B,C字母填写)(2)单质乙必定是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____________。(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______,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5

3、】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粗框表示初始反应物(反应时加入或生成的水,以及生成沉淀J时的其他产物均已略去)。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B是______,F是_______,J是______。(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6】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RO3n-+6I-+6H+=R-+3I2+3H2O(1)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______。【7】高锰酸钾和氢溴酸溶液可以发生下列反应:KMnO4+HBr→Br2+MnBr2+KBr+H2O其中还原剂是___

4、___。若消耗0.1mol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答案1.【答案】(1)①为NH4HCO3〔或(NH4)2CO3〕,③为NH3,④为O2。(2)C+4HNO3=2H2O+4NO2↑+CO2↑【解析】粗读题目,将整块网络图看在眼里,不要被11个数码搞得心慌意乱,要清醒地看到④、、⑥、⑦、②的重复出现。细读题目,把整块框图画分成Ⅰ→Ⅳ小块,如图所示:第Ⅰ块中,Na2O2是个突破口,能与Na2O2反应的气体应该是CO2,由此估计②可能是CO2,④可能是O2。由①加热得气体混合物,该气体混合物通过浓硫酸后,得到气体②,可认为①为碳酸铵

5、或碳酸氢铵(中学学过的物质受热得到气体混合物的,当属这两种盐)。第Ⅱ块中,气体混合物通过碱石灰后,CO2和H2O均被除去,③应为NH3,③与④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生成⑥和的反应为=2NO2,由此可知⑥为NO,⑦为NO2,为H2O。⑦与反应生成⑥和⑧,应该是3NO2+H2O=2HNO3+NO,由此可知⑧为HNO3。第Ⅲ块中,⑧与⑨反应,生成⑦、②和,只有⑨是未知的,HNO3与什么物质反应能生成NO2,CO2和H2O呢?显然⑨应该是碳。第Ⅳ块中,②与Mg条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⑨和⑩,可确定⑨为碳(发生的反应当然,也可以按Ⅰ、Ⅳ、Ⅱ、Ⅲ块的顺序思考。本题使用了1

6、1种物质,用了15个序号,其中④、、⑥、⑦、②重复出现,涉及9步反应(或操作),组成了元素化合物的框图题,考查四种主族元素的典型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关的化学用语。上述的种种常见误区,反映出考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差,不能迅速将整幅网络图分解成4个小块,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个击破。还反映出考生在正确书写指定物的化学式方面的缺陷,由于“NH4+”与“NH3”不分、“NH3”与“NH3·H2O”不分,把本应该得到的分数丢失了。由此我们得到启示,要走出元素化合物框图的误区,就要熟练掌握重要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典型反应,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做到

7、知识存储有序,便于迅速准确提取。2.答案】(1)Cu2++Fe=Cu+Fe2+,2H++Fe=Fe2++H2↑【解析】审题时注意:第一,X由FeO和CuO组成。第二,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进行实验。第三,反应中盐酸过量,CO过量,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且“③强酸性溶液(不含Cu2+)”,说明溶液中的Cu2+全部变成了Cu,在不溶物W中不含Fe(因为强酸性条件下,Fe变成了Fe2+)。第四,不溶物W只含Cu,这里的Cu一部分来自粉末Z,另一部分来自粉末Z中Fe与溶液Y中CuCl2反应生成的Cu。考虑问题时,可设每份试样X中含CuOamol,FeOb

8、mol,按题意画出框图:根据上述框图可知各步所发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