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使用之我见.doc

新教材使用之我见.doc

ID:13551872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3

新教材使用之我见.doc_第1页
新教材使用之我见.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教材使用之我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教材使用之我见一、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通过三年使用新教材进行英语教学,针对学生的基础和教学实际情况,我对新教材的使用有一些初浅的想法和体会。为了使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以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1.单元之间的调整,对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八年级下,教材先教现在完成进行时,后教现在完成时,前一种时态对学生来说使用起来更难理解,不如先教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时会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学会了现在完成进行时。例如,单元与单元之间有相关内容(譬如:打电话、问

2、路和看病等),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再如,教材中某个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情相关,可以提前教学这个单元。例如,学生现在感冒的很多,结合教材内容可先教病人如何去医院看病,怎样和医生进行对话。通过对单元教学顺序的重新调整,不但可以激活学生认知的兴奋点,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而且学生很快掌这个交际运用语。2.单元内的调整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做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BookThreeUnit7可先教SectionB,学生先看一些漂亮

3、图画,他们有想去这些地方的愿望,于是就用到了本课句型Iwouldliketogotothe…,然后再教SectionA,假期你想去哪,为什么去那等。接下来教一些学生知道的旅游景点,如国内的一些名盛,国外的一些著明国家、著名的建筑物等,再教课文,你和你的家人假期想要去哪等,最后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这样由浅入深,可打破原内部框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调整。3.课内调整课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中几个部分的顺序。现行教材每个单元的第一课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而各个部分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readandlearn

4、,readandact,askandanswer,learnandpractice等。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调整这几部分内容,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教师可将JEFCBook2Lessonl7中的两部分进行对调。因前一单元刚学过农场里有许多动物,我们可以先复习动物的名称,然后顺理成章地讨论本课第二部分,把动物按特性进行归类,采用“Whichanimal…?”,使学生对动物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激发他们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急于想看看活生生的动物,自然过渡到第一部分“Shallwegotothezoo?”二、拓展和补充教

5、学内容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重“精”轻“泛”,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量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中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年龄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使他们成为高效的学习者。教师还应适时增加相关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或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等。教材中有一些涉及高科技领域的文章,例如Book3Lesson46Theuniverseandman-madesatellites,其中讲到卫星如何在太空运行,如何向地面传送信号,很多学生不太理解。教师

6、可补充“Earlybird”和“Man’striptothemoon”这两篇文章,出现新词汇2“mannedspaceship”“astronaut”等,还配备一些图片,以便学生更全面形象地理解。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利用因特网去收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人造卫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写一篇英语报道。实际上,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就是在用语言做事,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教学思想。结合学生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动机。例如教JEFCBook2Mid-a

7、utumnFestival时,教师可以补充Thanksgiving的有关内容,讲一讲“turkey”,“HarvestMoon”,并进行中外文化对比。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跨文化意识注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十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三、删减教学内容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在教材的对话课里,同一个话题经常会出现,且操练的内容和句型学生熟之又熟。例如,在JEFCBook2Lesson17、50、52,Book3Lesson13、

8、37中,话题都是“Telephoning”,而句型不外乎“Could/Mayspeakto…?”,“ThisIs…speaking.”,“CanItakeamessage?”,“I’llgivehim/herthemessage.”等。这些句型学生都接触过,且打电话这个话题他们非常熟悉。如果教师不顾实际情况,再按部就班,不但浪费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