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ID:14608795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自然灾害》专题复习_第1页
《自然灾害》专题复习_第2页
《自然灾害》专题复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然灾害》专题复习重点知识整理自然灾害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和高考关注的热点之一。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分散在自然地理各章节中,复习时要将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知识通过整合,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专题知识体系,方便学生系统地进行复习。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因素直接关联,按成因可分为天文灾害、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水文灾害和生物灾害。目前的高考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气象气候灾害和地质地貌灾害。(一)天文灾害。太阳活动的表现、标志

2、、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太阳活动的表现分别是黑子和耀斑的增多,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地面通讯和磁场产生影响。(二)气象气候灾害。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防御往往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而利用天气系统和气候因子分析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是高考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复习时要结合大气环流、各种气候特点了解气象气候灾害产生的机制、发生的时间、影响和分布的主要区域,产生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如结合冷空气、锋面等因素分析旱涝、寒潮等灾害,结合大气运动分析台风、伏旱、中

3、国华北春旱等灾害成因。我国常见的气象气候灾害主要有寒潮、台风和旱涝灾害。1、旱涝灾害。旱涝灾害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一种气象气候灾害,对各地都有重大威胁。受冬、夏季风的强弱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旱涝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不同的表现。从中国历年旱涝情况看,大致是东北涝多于旱;华北盛夏多洪涝,春旱十分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大体上夏多洪涝,盛夏多伏旱。2、寒潮。寒潮是我国冬春季节的主要灾害天气,由快行冷锋所致,可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特别是秋春季节农作物成熟期及生长期产生的冻害危害最大。目前中国已能对寒潮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报。3、台风。台风是热

4、带风暴强烈发展而成的,是夏秋季节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天气。台风过境时,往往会带来狂风暴雨,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同时台风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华南和华东等地的“伏旱”。目前中国已利用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对台风进行监测和预报。(三)地质地貌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是历年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的重点内容,复习地质地貌灾害时要结合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等进行分析,特别是要结合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解释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1、地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所有自然灾害中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理解地震的

5、震级、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和分布规律。特别是要明确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等震线是指烈度相同各点的连线。2、火山。火山爆发给人类带来惨重的灾难,严重影响地球生态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火山进入一个高喷发期。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十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地热。(四)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从成因上讲,自然灾害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如图一)图一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热点知识预测近几年高考中,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如何防灾减灾是重点内容,结合有关的政史地知识分析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地域分布及对策是

6、今后高考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气象气候灾害的时空分布(图二和图三)图二气象气候灾害时间分布图图三气象气候灾害空间分布图2、等压线的判读与灾害天气系统。等压线是反映大气运动和灾害性天气的载体,根据等压线分布判读高、低气压中心等气压场,特别是副热带高气压中心的判读。进而判读各种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锋面、锋面气旋、寒潮、台风等,结合相关大气知识分析各地天气状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根据等压线图判读灾害性天气系统——寒潮和台风。如寒潮一般表现为中心气压值高,范围广,从北向东南方向移动;台风表现为中心气压低,且气压中心位于海面上,向西北方

7、向移动。3、自然灾害与热点地区、热点材料。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今后单一考查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对自然灾害的考查将借助世界和我国某一热点作为背景材料或者试题的切入点,通过人地关系的角度来加以考查。因此关注热点材料和热点地区是至关重要的。如考查太阳活动的知识,以材料形式出现与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结合分析其原因,或与宇宙探测信息结合。如借助我国今年已成功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工程为背景材料切入进行考查。再如结合今年各地相继发生一些强烈地震考查与地震和地壳运动有关的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